跨境電商選品-亞馬遜大賣家的選品和大多數人不同

爲什麼明明參考了亞馬遜的新品排行榜,熱榜,甚至review增長快的,銷量環比增長快的產品,很多產品還是沒法出現爆款呢?

我們來看下很多普通賣家的基本選品方法

1 從1688上找一些賣的不錯的

2 從亞馬遜的排行,其他軟件裏找賣起來或者馬上要賣起來的

3 從本地的貨源裏去找市面上已經賣的不錯的產品

4 跟蹤競爭對手的店鋪,它哪個銷量增長快,就跟蹤什麼

這是一種低維的選品方法,嘗試着做一下別人測好沒有毛病的款式,可以選擇,也不至於虧錢

更高一級的選品方法,是在上述的這些“事實爆款”裏找出不足的款式,比如質量偏差,顏色太暗(當然,這些可以從評論裏去找),然後去改進這些產品的缺陷,讓它成爲一個全新的款

根據長期對競爭對手的跟蹤,我們發現,明星產品,從來不是靠抄襲的,而是靠發現的

這裏的主要因素便是時間因素,這是不可逆的,當你開發出一款爆款後,數據被亞馬遜所掌握並且大量的推薦流量過來,這個產品,會很快速的成爲爆款,但是不管多快,等到第二個人看到的時候,已經是當前熱款了,如果發現者要跟進這個產品,那要做的,就是同樣週期內,數據超過這個爆款在這個週期內的數據表現

我們都知道,亞馬遜的推薦算法,是以指數級別來推薦的,也就是說,如果扶持期內,給你推薦了100人看,有20人購買了,那它接下去給你推薦的,可能就是1000人,如果你的數據依舊漂亮,那就是10000人,這種指數級的增長,可能在幾個小時或者一兩天內就會完成,試問投放非常大量的廣告,能否做到這點

所以,我們應該不斷的開發市場上沒有的款式,而且這些款式,要能受人歡迎

有產品開發經驗的朋友,可以回顧下工廠開發新品的流程,是不是會去收集很多展會的新版,然後結合新版來開發,更有的工廠,是直接購買國外的品牌新版,然後通過技術手法做二次創新,然後上市,這種產品,首先是市面上沒有的,其次是加入了很多市場調查的信息,有比較大的爆款可能

現今已經過了以往跟着別人走的時間,我們需要在市場上做第一個賣這個產品的賣家

包括我們在內的很多公司,實際的選品,已經脫離了平臺數據選品,而僅僅是作爲參考,比如上述的,可以找到一些缺點的爆款,會有這些產品的存在,主要原因可能就是供應鏈實力不足的原因

比如,之前有發現一款男鞋,其2周左右的表現是從20雙增長到300雙每天,是一個標準的爆款,但是我們在他的評論裏看到了質量問題,特別是在2個月左右的評論裏,看到差評雲集。

我們推論是因爲第一批賣完後,趕不上第二批生產,或者第二批的質量出了問題

這就是因爲供應商的實力問題出現的,很多供應商一開始會給你很好的一批貨,當你大量下單的時候,又會大打折扣,導致了這個爆款的失敗,然後把機會給了別人

而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直接深耕行業的產業鏈,從裏面去認識,拉攏一些優質的供應商,這些供應商本身就很重視研發和質量,如果你和他們合作,他們推薦的產品,實際都不會差到哪裏去,他們本身對市場的瞭解,纔是最深入的,畢竟他們可不能測款

很多人從網絡上尋找供應商,都不曾瞭解供應商是怎樣的,也許有的人就是從當地批發市場作爲依託,註冊個1688賬戶,就開始批發了,並沒有工廠,再者,假設是真實的工廠,那工廠的實力如何,在當地的工廠羣裏,處於什麼樣的水平,是否有實力進行研發投入,去各地設計展參加展會收集行業前沿信息,這些都不不瞭解的情況下,怎麼發現爆款

我身邊做起來的大賣,幾乎都是靠着幾家實力雄厚的供應商給出來的產品,也許就靠着一款,發了家,再看那些拿來主義的,看到好賣就拿來做的,幾乎就是養家餬口,從來都不去注重供應鏈的開發和爲系,靠運氣,看天吃飯。能做起來的畢竟是少數

那麼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剛入行的新手,該怎樣選擇公司的問題

請選擇一家擁有成熟供應鏈體系的賣家公司,或者本身就有產品研發部門的公司,這樣運營起來,會比較簡單一些

畢竟,所有技術,像房價一樣,總會改進/提高到一定水平,剩下那點頂端的技術,常人也沒法接觸到,比如,某公司的運營技術是60分,另一家是90分,60分的很快可能也能到90分,但是要突破90分,大家都很難

而產品方向就不一樣了,運營好的和不好的公司,都能出新品,哪家公司背後的供應鏈資源豐富,研發成果多,那爆款的機會,就在誰手裏

這是一家只有幾個人的小公司的營業額,靠的就是老闆的供應鏈資源,運營僅僅是輔助作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