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c計算的大小端再次總結

a = 20
b = 400
s = struct.pack('>ii', a, b)
print(s, type(s))

s = struct.pack('ii', a, b)
print(s, type(s))
s = struct.pack('<i', 170)
print(s, type(s))

執行結果:
('\x00\x00\x00\x14\x00\x00\x01\x90', <type 'str'>)
('\x14\x00\x00\x00\x90\x01\x00\x00', <type 'str'>)
('\xaa\x00\x00\x00', <type 'str'>)

cpu讀取內存數據是從低位到高位讀取,由執行結果可知默認爲小端模式。
採用大端方式進行數據存放符合人類的正常思維,而採用小端方式進行數據存放利於計算機處理。
按讀取順序來說,大端模式更符合人的思維。

1)大端模式:

低地址 -----------------> 高地址

0x0A | 0x0B | 0x0C | 0x0D
crc計算的大小端再次總結

2)小端模式:

低地址 ------------------> 高地址

0x0D | 0x0C | 0x0B | 0x0A

crc計算的大小端再次總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