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標準判斷一篇論文質量!

01 內容是否有吸引力

由於我所在的集刊採用匿名評審,編輯在評審文章時不知道作者的姓名、學歷、職稱等個人信息,完全按照文章的內容評判文章質量。判斷文章質量的首要標準就是文章是否有吸引力,換言之,在我讀了文章的標題以及摘要後是否有興趣繼續讀下去。文章是否有吸引力是編輯(讀者)對文章的第一印象,對於文章能否發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編輯不喜歡這篇文章,一般會帶着“有色眼鏡”尋找文章的缺點;如果編輯喜歡這篇文章,則會努力尋找文章的亮點。

那麼,什麼樣的文章算是有吸引力呢?筆者以自己所學的法學專業爲例進行說明。一般而言,在法學論文中,純理論性建構的文章很難引起編輯的興趣,僅僅介紹或者評析案例的文章也因爲缺乏學術深度難以被編輯所欣賞,較受歡迎的寫法是在理論研究中穿插具體案例,以具體案例的判決結論論證自己的結論或者以自己的理論對具體案例的判決展開評析。這是一種較爲常用的寫作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這種寫作方法時應該妥善處理案例與理論的關係:案例只是起到輔助說明理論觀點的作用,而不能喧賓奪主。其次,交叉研究也很容易讓編輯產生好感,尤其在文科論文中,如果能恰當地使用數據或者圖表,也會讓編輯眼前一亮,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02 結構、語言、標點是否規範

作者的觀點需要語言表達出來。文章結構是否合理、語言是否通暢、標點是否準確是判斷文章質量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結構是文章的骨架,文章結構是否合理體現着作者邏輯能力的高低。一篇文章的字數一般在一萬字以上,只有結構合理、體系清晰,才能讓編輯(讀者)迅速明白作者的寫作思路。在接到待審文章後,筆者在閱讀文章具體內容之前首先要提取文章的目錄,查看文章的框架。如果同級標題之間沒有邏輯上的順承關係,或者一級標題與二級標題之間不存在包含關係,甚至各級標題之間在邏輯上是混亂的,那麼,這篇文章基本過不了初審。除非文章質量很好,纔有可能讓其修改後再安排外審。

除了文章的框架結構,語言和標點也很重要。語言和標點的使用是基礎問題,本不應該出現,但是,幾乎很少有人能夠徹底避免。即使是教授博導的文章,仔細閱讀也偶爾能發現幾處語言或者標點問題。在筆者審稿的過程中,很多文章中普遍存在病句、錯別字(主要是拼音輸入法導致的同音錯別字),個別標點的使用也很混亂(例如,引號與引文末尾標點的關係)。語病和標點錯誤容易形成作者不夠認真嚴謹的印象,要儘量避免。

03 是否有自己的觀點

文科留學論文的任務是把自己的觀點,按照學術規範的要求表述出來。一般而言,不存在正確與否的問題,關鍵看你的觀點是否有說服力。從這個角度而言,內容的吸引力,結構、語言、標點的規範性等形式上的要求也是爲增強文章的說服力服務(文章的可讀性是有說服力的前提)。因此,一篇文章質量的高低關鍵在於該文章是否有自己的觀點以及如何論證自己觀點的合理性。

在審稿過程中,筆者發現很多文章的寫作套路是,首先對某問題的支持觀點和反對觀點進行彙總,然後簡單加以評析,最後匆匆得出自己的結論。這種寫作方式不是學術論文,而是一種文獻綜述。論文不同於文獻綜述,他人的研究成果是你展開論文寫作的前提,而不是論文寫作的目的。我們之所以重視文獻資料,是因爲前人的研究對展開自己的論證有推動作用,可以強化自己文章結論的說服力。具體而言,你只有知道與自己持有類似觀點的作者是怎麼論證的,才能明白自己的觀點是否有創新性;也只有知道反對者是如何論述的,纔有可能對其觀點進行迴應以增加自己觀點的可信性。

論文是表現自己觀點的舞臺,文章的寫作應該圍繞如何論證自己的觀點而展開。在這個基本原則的指導下,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從不同的角度層層遞進。文章有自己的觀點(也就是常說的創新)不是要求提出別人從未提出的觀點,而是在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上有自己的想法,向讀者說明自己對特定問題的看法以及理由,這也是學術論文的價值所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