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on 10週年特刊(廣州站)

卷首語:永遠保持好奇

QCon 在今年步入了它的第十個年頭,這十年間,QCon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也正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關鍵節點,QCon選擇擁抱廣州。作爲國內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技術大會,進入到廣州後,根據華南地區互聯網的特點,在本次迷你書內特意收錄了微服務、移動與大前端以及大數據處理這三個熱門專題下5位大神的見解,希望能爲我們的開發者帶來更多變的思路與不一樣的收穫。

微服務的火熱

這十年間,企業的後臺業務架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過去,一體式架構已經能滿足業務的絕大多數需求,很少有人會意識到需要把服務拆分開來。但隨着互聯網的飛速發展,雲計算與容器技術的普及,一款產品的功能日益龐大甚至臃腫,動輒就要對整體進行更新維護,實在是太過傷筋動骨。

這兩年的大紅大紫的微服務恰好是該問題的最優解,提到微服務每個人似乎都能說上兩句。像Spring Cloud、Dubbo、Service Mesh 等都是當前最火熱的微服務框架。

其中的 Service Mesh 更是微服務中的當紅炸子雞,被視爲微服務的未來發展趨勢。再加上一線互聯網公司的嘗試與帶頭作用,很多企業包括開發者都在嘗試這個框架。這些框架在性能上各有優劣,對於開發者來說,如何選擇最適合業務發展的微服務框架?向微服務轉型,需要面臨哪些問題?使用微服務,是選擇自研、開源還是基於開源的微創新?Service Mesh這種獨特的思考模式以及工程化,能給我們開發者帶來怎樣不同的靈光與思路?

大數據的實時流計算之爭

說起微服務,就不得不提我們的大數據實時處理技術。在後端服務架構運轉效率提高的同時,對數據的處理效率的要求也在同步跟進。在互聯網越來越快的今天,用戶的“耐性”正在變差,企業對數據服務實時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打車、外賣、網購、在線視頻等場景下,用戶已經不能忍受較長時間的等待,企業對於大數據實時決策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

而且各家廠商都在不遺餘力地試用新的流計算框架,Flink、Storm、Kafak 等,這些大數據流計算的框架之爭,我們從中又該如何抉擇?

大前端與移動開發的融合

與其它領域下技術之間的爭鬥不同,前端領域有着融合統一的態勢。隨着前端技術的發展以及移動互聯網普及,大前端的概念應運而生。由於業務的快速增長,單純使用HTML5+CSS的組合已經無法適應當下前端與移動端上的各種應用,PC端與移動端上各種跨平臺開發的方案一時間百花齊放。

原因就在於 Web 平臺纔是真正意義上的跨平臺, 所有主流操作系統都能通過瀏覽器來訪問相同的網頁。但是由於 PWA、WebAssembly 等進一步增強 Web 能力的技術和標準並未成熟,導致當下前端局面“混亂”的狀態。前端技術日新月異,在技術的演進過程中,有哪些設計思想和架構經驗值得前端工程師學習呢?

再回到移動開發上來,從早期的 PhoneGap,到後來的 React Native,再到現在的 Flutter,衆多跨平臺開發框架的應用實踐,與原生技術展開了一場博弈。用戶該如何在衆多選擇中,做好技術選型及落地實踐?使用跨平臺開發框架,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對其通病有何應對方案?

我們可以看到,開發圈子裏,無論是哪一個領域,都存在着創新與抉擇,沒有一款開發語言、或者是框架能夠完美適配全部的應用場景。那面對不同的場景與需求,我們又該如何進行選擇?互聯網,這個圈子實在是太大太深了,所以說–好奇,是伴隨程序員完整職業生涯的命題。喜歡嘗試新鮮事物,喜歡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語言來實現相同的目的,相信這是每一名優秀程序員都有的心態。

目錄

恕我直言,你可能誤解了微服務

跨平臺開發框架的大旗,究竟誰能扛起來?

大前端時代,如何做好C 端業務下的React SSR?

從觀望到落地:新浪微博Service Mesh自研實踐全過程

OPPO 基於 Flink 構建實時計算平臺的思路、演進與優化

滴滴基於 ElasticSearch 的一站式搜索中臺實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