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井守:退無可退,纔會勇往直前

在我們特殊教育領域,很強調要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小到今天吃什麼、穿什麼,大到想學什麼將來要做什麼,因爲這有助於他們學會自我決策。

可是押井守在《我每天只工作三小時》裏花了很大的篇幅來講選擇過多並非好事。他以電影爲例,講到上位者面對一羣廢柴屬下時,不需要給他們那麼多的選擇,不需要問你想做什麼他想做什麼,只需要分配給他們一個目標,然後斬斷他們的退路。他說:“如果不事先斷其後路,那麼任誰都不會想跟着自己幹。”

作爲管理者來說,確實是很好的一條法則。可我們更多的時候不是作爲職場人作爲管理者出現的,我們更多的時候是自己的管理者,也是自己的執行者。

在關鍵時刻學會自斷後路,能讓我們獲得意想不到的結果。

《我每天只工作三小時》中提到的第一部電影《鳳凰劫》中的德國人,在飛機遭遇空難的時候,自斷了保留現有的水源和和食物的退路,直接改裝飛機。我相信倒不是因爲他有完全的把握能改裝成功甚至能成功找到綠洲,而是他願意爲了一種可能性放手一搏。一旦放棄其他的可能,那我們對剩下的唯一一種可能性只能全力以赴。

還挺佩服這個德國人的,我想要是按我的性子,說不定會列出各種的可能性然後和大家討論,耗費了資源儲備,耗費了精力,但什麼結果也沒有,甚至會跟大家一起等死。

因爲我在生活中是個很猶豫的人,常常會因爲各種大大小小的選擇而抓狂。比如要不要報名某個比賽,是不是要寫一篇關於某某的文章,是不是要去參加某某考試,是不是要學某項技能。每一件事情,我都會花很多事情去想,然後羅列出各種優劣,等到最後截止日期過了我才能結束這種猶豫糾結的狀態。

但是一旦是領導交給我的事情,朋友拜託我的事情,我根本不會去想那麼多。我腦子裏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把它做好。一點點修改,一遍遍完善,最後基本都能完成得不錯。而我在這個過程中也很有成就感。

所以有時候我在想,如果生活中所有事情都有人替我決定好,我只執行就好了。雖然有些想當然,可是卻讓我想到,作爲自己管理者的我,隨意替自己做一個決定都好,把它假想成任何一個領導或者朋友擺脫我做的事情,然後接下來的任務就交個那個擅長執行的我。在這個過程中,從心理上切斷退路,不需要去糾結猶豫A和B的優劣在哪裏,只需要盯着我手裏的A或者B,盡全力完成就好了。

仔細一想,上閱讀課和寫讀後感不就是這樣做的嗎?

我喜歡閱讀,也喜歡寫作,但是一直以來,並不夠堅持。所以參加閱讀課的時候,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到最後。但是生活總是時刻在考驗我,某天,老師告訴我們因爲一些原因要暫停兩個月的課,在那短暫的瞬間,有兩個聲音打架,有個聲音說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而另一個聲音說堅持了這麼久停下了多可惜,而且一旦停下,之前的堅持都白費了。

所以在那一刻我心裏很堅定地做了決定,一定要堅持下去。然後我就一直在寫讀後感,可能寫得很爛,可能交得晚一些,可能到凌晨了還在寫,但都沒再花時間去糾結和猶豫要不要寫這件事情。

押井守的角色學教給我很重要的一點是當好自己的領導,甚至是個嚴肅的領導,說一不二地爲自己指定一個目標,切斷所有退路,然後交給那個作爲下屬的自己去執行。

我希望將來的自己,即使有很多想學的東西,也能夠在“領導”的指派下一次只學一個,自斷他路,然後勇往直前,全力以赴。

2018.11.2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