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網絡技術導論筆記(第二講)

無線網絡技術導論

主講教師:張亮老師

第二講 無線傳輸技術基礎

https://blog.csdn.net/Wjwstruggle/article/details/90757351

目錄

無線網絡技術導論

第二講 無線傳輸技術基礎

一、​無線傳輸媒體

1、傳輸媒體分類

2、傳輸媒體的電磁頻譜

3、無線電波的傳播特性

4、無線電波屬性

5、無線電

6、微波

7、紅外線

​二、無線傳輸方式

1、地面波

2、天空波

3、視距傳播

​三、無線傳輸損傷

1、衰退(fading)

2、反射(Reflection)

3、衍射(Diffraction)

4、散射(Scattering)

5、多徑(Multipath)傳播

​四、信號編碼技術

1、信號編碼技術——基本概念

2、信息通過數據通信系統進行傳輸的過程

3、信道複用技術

4、波分複用 WDM

5、碼分複用 CDM

​五、無線擴頻技術

1、通信系統的兩個指標

2、擴頻通信的理論依據

3、擴展頻譜的原理

4、擴頻技術的出現——反通信

5、擴展頻譜基礎

6、擴頻系統的一般描述

7、噪聲調製

8、擴頻使用的兩種信號構建技術

9、直接序列擴展頻譜

10、跳頻擴展頻譜



1、傳輸媒體分類

  • 引導性媒體(線纜媒體),電磁波沿着一個固態媒體傳播。例如:金屬導體、玻璃或plastic 。
  • 非引導性媒體(無線媒體),提供了傳輸電磁信號的手段,但不加以引導。例如:大氣層、外層空間。

2、傳輸媒體的電磁頻譜

3、無線電波的傳播特性

4、無線電波屬性

(1)波長和頻率

  • 波長(λ),兩個相鄰的波峯之間的距離
  • 波長和頻率的關係

光速(c):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3*10⒏m/s)

頻率(f):電磁波每秒震動的次數

 

5、無線電

  • 頻率範圍在10kHz~1GHz之間,波長在幾百米至一釐米之間
  • 射頻信號的能量可由天線和收發器決定。
  • 能穿透牆壁,也可到達普遍網絡線無法到達的地方。
  • 不受雪、雨天氣的干擾。
  • 可全方向廣播,也可定向廣播

全向傳播

  • 信號沿着所有的方向傳播
  • 可被所有的天線接收
  • 發射設備和接收設備不必在物理上對準

6、微波

  • 頻率較高的無線電波(電磁頻譜較低GHz級頻率)
  • 不能很好地穿透建築物
  • 微波按照直線傳播
  • 發射端和接收端的天線必須精確地對準

定向傳播(directional)

  • 天線把所有的能量集中於一小束電磁波

7、紅外線

  • 利用紅外光波傳送信號。採用電磁頻譜的THz範圍。發光二極管或激光二極管用於發射信號;光電管則能接收信號。
  • 信號不能穿透牆壁等固體物體
  • 易受強烈光源的影響
  • 應用與優點:
  • 短距離通信(TV、錄像機、DVD、音響等)
  • 不同房間內的紅外系統互不干擾
  • 防竊聽安全性比無線電系統好

 

(信號從天線出發通過三種路由發射)

  1. 地面波(ground wave)
  2. 天空波(sky wave)
  3. 直線傳播(line of sight)

1、地面波

  • 沿着地球輪廓線
  • 可以傳播很遠
  • 頻率高達2MHz

例如
AM radio調幅無線電

2、天空波

  • 信號從大氣電離層反射回地球
  • 信號能傳播上幾個來回,在電離層和地球表面之間上下
  • 比地面波範圍還要遠
  • 反射效果由折射引發

例如
業餘無線電
民用波段無線電

3、視距傳播

  • 傳輸和接收天線必須在視線內
  • 視距傳播的距離一般爲20~50Km

 

1、衰退(fading)

  • 傳輸媒體或者路徑使得接收信號的能量發生變化
  • 在固定環境下:大氣層條件的變化(例如:下雨)
  • 在移動環境下:障礙物的相對位置隨時間發生變化,造成複雜的傳輸效果— — 多徑傳播

2、反射(Reflection)

  • 當信號遇到表面大於信號波長的障礙物(地球表面、高建築物、大型牆面)導致信號的相位發生漂移

3、衍射(Diffraction)

  • 當信號遇到大於波長的不可穿透物的邊緣(例如無線電波中途遇到尖銳不規則的邊緣物)
  • 即使沒有來自發送器的視線信號(LOS)也可接收到信號。

4、散射(Scattering)

  • 當入境信號遇到波長小的物體(樹葉、街牌、燈柱)就發散成幾個弱的出境信號

5、多徑(Multipath)傳播

  • 障礙物反射信號,使得接收端收到多個不同延遲的信號。
  • 一個信號的多個拷貝以不同的相位到達:如果相位破壞性地疊加,則相對噪聲來說信號的強度就會下降(信噪比減小),導致接收端檢測困難。
  • 信號串擾:一個脈衝的一個或多個延遲的拷貝在一個比特時間內到達

1、信號編碼技術——基本概念

  • 數據(Data)傳遞(攜帶)信息的實體。
  • 信息(Information)數據的內容或解釋。
  • 信號(Signal)數據的物理量編碼(通常爲電編碼),數據以信號的形式在介質中傳播
  • 模擬信號,時間上連續,包含無窮多個信號值
  • 數字信號,時間上離散,僅包含有限數目的信號值。最常見的是二值信號
  • 週期信號,信號由不斷重複的固定模式組成(如正弦波)
  • 非週期信號,信號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波形循環(如語音的音波信號)。
  • 信息編碼:將信息用二進制數表示的方法,例如:ASCII編碼、BCD編碼等
  • 數據編碼:將數據用物理量表示的方法,例如:字符“A”的ASCII編碼爲01000001,其數據編碼可能爲

2、信息通過數據通信系統進行傳輸的過程

  • 把攜帶信息的數據用物理信號形式通過信道傳送到目的地(信息和數據(二進制位)不能直接在信道上傳輸)

編碼:數據→適合傳輸的數字信號——便於同步、識別、糾錯
調製:數字信號→適合傳輸的形式——按頻率、幅度、相位
解調:接收波形→數字信號
解碼:數字信號→原始數據

  • 不同類型的信號在不同類型的信道上傳輸有4種情況:

  • 模擬傳輸和數字傳輸所使用的技術

  • 模擬的和數字的數據、信號

編碼與調製的區別

  • 編碼:用數字信號承載數字或模擬數據
  • 調製:用模擬信號承載數字或模擬數據

編碼與解碼

調製與解調

3、信道複用技術

頻分複用、時分複用和統計時分複用

  • 頻分複用:所有用戶在同樣的時間佔用不同的帶寬資源。
  • 時分複用:所有用戶在不同的時間佔用同樣的頻帶寬度。

4、波分複用 WDM

波分複用就是光的頻分複用。

5、碼分複用 CDM

常用的名詞是碼分多址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各用戶使用經過特殊挑選的不同碼型,因此彼此不會造成干擾。
這種系統發送的信號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其頻譜類似於白噪聲,不易被敵人發現。

(1)、碼片序列(chip sequence)

每一個比特時間劃分爲 m 個短的間隔,稱爲碼片(chip)。

每個站被指派一個惟一的 m bit 碼片序列。

  • 如發送比特 1,則發送自己的 m bit 碼片序列。
  • 如發送比特 0,則發送該碼片序列的二進制反碼。

例如,S 站的 8 bit 碼片序列是 00011011。

  • 發送比特 1 時,就發送序列 00011011,
  • 發送比特 0 時,就發送序列 11100100。

S 站的碼片序列:(–1 –1 –1 +1 +1 –1 +1 +1)     

(2)、重要特點

  • 每個站分配的碼片序列不僅必須各不相同,並且還必須互相正交(orthogonal)。
  • 在實用的系統中是使用僞隨機碼序列。

(3)、碼片序列的正交關係

令向量 S 表示站 S 的碼片向量,令 T 表示其他任何站的碼片向量。
兩個不同站的碼片序列正交,就是向量 S 和T 的規格化內積(inner product)都是 0:

(4)、正交關係的另一個重要特性

  • 任何一個碼片向量和該碼片向量自己的規格化內積都是1 。
  • 一個碼片向量和該碼片反碼的向量的規格化內積值是 –1。

(5)、CDMA 的工作原理

 

1、通信系統的兩個指標

通信系統中兩個基本問題:有效性和可靠性

  • 有效性:是指通信系統傳輸信息效率的高低
  • 可靠性:是指通信系統可靠地傳輸信息的能力

2、擴頻通信的理論依據

香農公式

式中C爲信道容量,它是信道可能傳輸的最大信息速率,W爲信道帶
寬,S爲有用信號的平均功率,N爲白噪聲的平均功率,S/N就是信噪比。

3、擴展頻譜的原理

擴頻通信的含義:擴頻通信技術是一種信息傳輸方式,其信號所佔有的頻帶寬度遠大於所傳信息必需的最小帶寬;頻帶的擴展是通過一個獨立的碼序列來完成,用編碼及調製的方法來實現的,與所傳信息數據無關;在接收端則用同樣的碼進行相關同步接收、解擴及恢復所傳信息數據。

  • 頻道內將幾十個或者幾百個電路和發射機互相堆積
  • 擴頻不去試圖消除干擾,相反歡迎它並將其設計到系統中。
  • 使用非常寬的頻道
  • 系統自動平衡、自我調節

4、擴頻技術的出現——反通信

  • 直接序列擴頻(DSSS)直接序列擴展頻譜是爲實現保密話音通信而提出
  • 跳頻擴頻(FHSS)跳頻擴展作爲反干擾策略提出

5、擴展頻譜基礎

  • 模擬或者數字數據
  • 採用模擬信號
  • 將數據擴展到一個大的帶寬上
  • 使干擾和竊聽非常困難
  • 特點:傳輸信息所用的帶寬遠大於信息本身帶寬

6、擴頻系統的一般描述

7、噪聲調製

將類噪聲型信號加入到擬傳輸的信號之中

8、擴頻使用的兩種信號構建技術

  • 直接序列擴頻(DSSS)使用調幅技術合併數據信號和載波信號的波形
  • 跳頻擴頻(FHSS)不斷的在頻道之間切換載波信號來發射信號

9、直接序列擴展頻譜

基本原理

將兩個數字信號加到一起得到第三個實際傳輸比特流;

  • 第一個信號是信息信號;
  • 第二個信號是由隨機序列產生器產生的隨機比特流;
  • 第三個比特流的速率與第二個信號相同;

具體方法

  • 每個比特由擴展碼的多個比特表示
  • 擴展碼信號佔更寬的頻率(擴展與所用的比特成比例,10比特擴展碼將信號擴展到10倍寬的頻道)
  • 一種如下方法
  1. 將輸入信號與擴展碼進行XOR
  2. 輸入比特1反轉擴展碼
  3. 數據比特0不改變擴展碼
  4. 數據率與原始的擴展碼速率相同

優點:直接序列擴頻技術爲共享頻譜提供了可能。使用擴頻技術能夠實現碼分多址,即在多用戶通信系統中所有用戶共享同一頻段,但是通過給每個用戶分配不同的擴頻碼實現多址通信。

10、跳頻擴展頻譜

基本原理

跳頻擴頻通過不斷的在頻道之間切換載波信號來發射信號
確切的說,跳頻系統應該叫做多頻、選碼和頻移鍵控通信系統。它是用二進制僞隨機碼序列去控制射頻載波震盪器輸出信號的頻率,使發射信號的載波頻率隨僞隨機碼的變化而跳變。頻率跳變系統可供隨機選取的載波頻率數通常是幾千-幾萬個離散頻率,在如此多的離散頻率中,每次輸出哪一個由僞隨機碼決定。

  • 信號在一串隨機序列的頻率上廣播
  • 接收者以與發送者同步的方式跳轉頻率
  • 竊聽者聽到的難以理解
  • 干擾僅影響某個頻率上的有限幾比特
  • 跳頻能克服噪聲干擾和多徑效果
  • 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阻塞

一個好的跳頻圖案應具備以下幾點

  1.  圖案本身的隨機性要好, 要求參加跳頻的每個頻率出現的概率相同。隨機性好, 抗干擾能力就強。
  2.  圖案的密鑰量要大, 要求跳頻圖案的數目要足夠多,這樣抗破譯的能力強。
  3.  各圖案之間出現頻率重疊的機會要儘量的小, 要求圖案的正交性要好,這樣有利於組網通信和多用戶的碼分多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