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方法可以高效休息?

一天只睡6小時+半小時午休的我,來分享幾種迅速恢復精力的方法。姿勢簡單,不妨一試。我們的口號是: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

人生應該是一場接一場的短跑,而不是永不停歇的馬拉松。短跑觀意味着:當你學習/工作90~120分鐘後,你應該休息15分鐘。過多的精力消耗和過度恢復都是不好的。(《精力管理》)(具體比重自行決定,下文僅以15分鐘爲例,需要休息120分鐘的胖友,恕我愚鈍、沒什麼可說的……)

暫且把里程長短視爲成功標準,相信我,人生這賽道,跟長跑比起來,短跑跑得更遠、更久、更開心。

記住:學習/工作1~2小時後,必須讓自己停止,從高速運轉的軌道上脫離,將全部注意力轉移到恢復精力上去。(《精力管理》)

注意,是全身心地休息15分鐘。所以,“充電五分鐘”的姿勢有:

一、冥想

懶癌的福音,冥想應該是最有效的精力恢復方式了。其實已經被大家說爛了,不過還是具體寫一下吧…先安利一個坐姿冥想:手機倒計時15分鐘(時間可循序漸進,一開始可5分鐘,慢慢來)。坐在椅子上,可以靠在椅背上,手腳、全身都放鬆,閉上眼睛。把注意力集中於呼吸上面,深深地、靜靜地、緩緩地呼吸,只關注自己的每一次呼氣和吸氣。“一切拋在外,唯獨我存在。”

深呼吸的頻率不必死板,讓身體感覺舒服即可。如果有雜念進來了,那些你正在考慮、擔憂的事情或者人,把注意力輕輕拉回到呼吸上就好。繼續關注你的一呼一吸。如果雜念出現的頻率很高,真的沒關係,一開始都是這樣的。能意識到自己出現雜念了,是很好的事情。拉回來……就好。

(哈佛大學積極心理學課哈佛大學公開課:幸福課積極提倡這種方法,並安利了《精力管理》精力管理 (豆瓣)以及《改善情緒的正念療法》改善情緒的正念療法 (豆瓣)這本書,後者是冥想療法的集大成者,關於冥想的這部分知識,我應該是根據記憶,複述了《正念療法》中的方法)

二、間歇訓練(複述自《精力管理》)

間歇訓練的定義是:短時間內(每次60秒或更短)進行劇烈的無氧運動,比如短跑、步行上下樓梯、騎自行車等,然後進行徹底的休息恢復。在15分鐘(時間長短可循序漸進)內如此重複進行,有節奏地快速加快和降低心率。

間歇訓練能夠增加身體的能量儲備,使其有效恢復精力、能夠承受更多壓力。對人的情緒穩定,也有很大益處。

三、做不同的事情

靈感來自這位答主轉自網絡的答案,哪些方法可以高效休息? - 故鄉的雲的回答

我沒找到出處,網上到處都是。引用一下其中的段落:

法國傑出的啓蒙思想家盧梭就講過他的心得:“我本不是一個生來適於研究學問的人,因爲我用功的時間稍長一些就感到疲倦,甚至我不能一連半小時集中精力於一個問題上。但是,我連續研究幾個不同的問題,即使是不間斷,也能夠輕鬆愉快地一個一個地尋思下去……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覺得疲倦了。”

先複述一下文中的方法叫做:交換使用你大腦的不同區域。所以,我們可以學一會兒知乎,累了的話再學習一下微博,又累了的話再學一下微信。想一想,高中時的課程安排,很科學啊。

對此進行了一下思考,我想,還有另一種使用不同區域的休息方法:“做新鮮的事情”。有陌生感,大腦纔會更加投入,才能真正放鬆休息。

比如:

手機倒計時15分鐘,出去走一條不同的路,看看路上的風景,全身心投入其中(默默自言自語很有效);

利用15分鐘默寫古詩;

利用15分鐘聽書,前幾天發現了XXXXFM(聽書軟件),其中一個叫做“XXXX”(byXXXX)的專輯,其中《我與地壇》,聲音配合文字,真的太贊,讓人平靜,讓人沉溺,超喜歡,所以真心分享給你們。(…大小是個V,真的不敢隨便亂推薦什麼啊…不過真的很喜歡這個節目,聲控的胖友自己去找吧)

總之就是,做有一點打破常規的、不同的事情,其實很有效的。

四、午休、好好吃飯以及和朋友交談(複述以及摘錄自《精力管理》)

午間小睡20~30分鐘,這是一種戰略性恢復。吃飯、睡覺、交談這些剛需,認真對待,可以恢復精力。這時別玩手機了,手機不會讓你得到休息。這些其實是常識,但往往是常識才不去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