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感悟

這幾天依然沉浸在離別的悲傷中無法自拔,每天的午睡都處於混沌夢境之中,彷彿越陷越深。作爲最後走的一個人,送走了一位位同學,現在人去樓空,面對空蕩蕩的走廊與房間,不禁心生悲涼,五味雜陳。

大學四年,終於還是來到了畢業這一天。畢業酒會上,微醺的我沒繃住,情緒失控,抱着同學嚎啕大哭。四年的感情化作淚水,宣泄出來。四年大學生活要告一段落了,人生就是這樣,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夾雜着一次次痛苦的別離。

現在的我正收拾心情,寫點東西,稀釋一下這些天積澱的情緒,開始向前看。

高中時,我就一直幻想着大學生活,或愜意、或自由,也一直期待着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大學生活,要對得起自己的青春。因此在上大學前,就決定在大學幹一些有意義的事:

  • 拿一次獎學金
  • 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 談一次戀愛

四年過去了,拿了四年的獎學金,學會了吉他,談了一次不是戀愛的戀愛。但現在,我不禁反問自己,這樣就算有意了義麼?

有一位博士在他的論文致謝中這樣寫到:

從進入大學到博士畢業,整整十年了。在這十年中,我過得渾渾愕額。
十年前,我身高170cm,十年後,我身高還是170cm。
十年前,我體重60kg,十年後,我體重還是60kg。
十年前,我一無所有,十年後,我還是一無所有。十年前,我眼睛明亮、有神,十年後,摘掉眼鏡,我已看不清自己有多少個手指了。
十年前,我聲音洪亮、清澈,十年後,已經是慢性咽喉炎,聲音嘶啞。
十年前,我躊躇滿志、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十年後,我心如止水,只求溫飽。

當然,我也得到了一些東西。

十年前,我還是個農民的兒子,十年後,我成爲了一個博士。
十年前,我只懂得砍柴、種田、割草、放牛,十年後,我已經成爲了一個懂機械、金融、管理的複合型人才。

但如果您問我這十年最大的長進是什麼,我將告訴您:十年前,我十七,十年後,我二十七。

上面的致謝,作者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大多數人一樣,我們更多的只是學習課本的理論知識,實踐經驗少之又少,畢業之後面臨融入社會的問題,似乎四年下來,只有年齡長了4歲,其他的一無所獲。

因此如果現在有人問我,大學應該幹些什麼,我想我會更加具體的告訴他:駕照,專業證,四六級,堅持鍛鍊,交點好朋友,多去上課,多看書看好書,多去圖書館。學會獨立思考,嘗試多點事情不會後悔,尊重別人,懂得感恩,學會與自己相處。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多實踐。

經過四年的觀察,發現在大學,似乎也有一個約定俗成的二八定律:假如你比別人努力20%,那麼你將超過學校80%的人。

在大學,有的人努力創業,實現某種程度上的財務自由;有的人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拿到獎學金,找到滿意的工作或繼續深造;有人努力做學生工作,提高鍛鍊自己的口才和能力。

當然,學歷或者在校的成績並不能說明什麼,步入社會後也將面臨更多地機遇和挑戰,但相信大學努力過的你至少成長過,與過去的自己相比應該是更好了。就像之前聽到過的一句話:如果你和別人比自己就像個弱雞,那你就和過去的自己比,現在的自己是否比過去的自己更好。

大學裏拿到多好的成績、多少的獎勵或許都不重要,自己是否獨立、是否成長、是否能在未來的工作或者生活中獨當一面,或許這才更加重要。正如我在論文致謝中所說,大學,其實就是學着長大。

花有重開時,人無再少年。總之大學時光就這樣過去了,隨之而來的是兩年研究生生涯,未來充滿變數,今後的生活中,我依然會做好這幾點:

  • 堅持鍛鍊注意飲食,維護好身體
  • 多結交優秀的人,以他們爲榜樣
  • 學會感恩

人總是要向前看的,活在當下,學會放下,美好的回憶放在盒子裏,想起時打開看看。希望老師同學一切安好,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我給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未來可期,我們江湖再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