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平衡工作與生活的藝術35:分享式閱讀輸出階梯法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作爲中國富豪排行榜上數一數二的馬雲,曾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的成功與曾經身爲教師傳道授業有關。

而後他又基於教師的職業屬性,用“商業的手法、公益的心態”,透過分享來不斷輸出他的思想和理念,使得大衆逐漸接受當初離經叛道的馬爸爸。(事實上,著名人士也都喜歡這麼幹~)

如今支付寶接連在國外紮根,“歪果仁”最羨慕的世界“第5大發明”造福芸芸衆生,直到不帶手機小青菜都買不上~那個影響力啊!

算了,不說馬爸爸了,普通人還是踏踏實實做好當下每一步。

我們都知道演說在輸出系統中佔據極高地位。一個人越早建立輸出系統,通常越早進入人生快車道。

  • 例如,馬爸爸~

除此之外,還有“教與他人”和“寫”。

  • 例如,幫我們補課的學習委員~ 教授於人,是他的輸出系統 。
    例如,作者本人(跟馬爸爸一起出現啦啦啦~不要臉啊不要臉)

不斷輸出的過程,就是教化自己的過程

而一個人越清楚自己要什麼,就越容易做自己;意味着更容易堅守本心,最終,成人達己。

倘若能站在更多舞臺將我們所秉持的價值觀以及經驗知識分享出去,最好。倘若沒有,將閱讀過的書籍整理成發言稿,同樣也是輸出。

這是更細分的領域,也是今天的重點內容:分享式閱讀輸出。

一,一分鐘解說法

說到“讀書”,其實存在若干標準。有時走馬觀花就算“讀過了”,有時則會讀得出神,記住每句話每個字。

其關鍵在於,從中吸收了多少內容?

當有人問起你下面的問題,你會怎樣回答呢?

  • 這本書講了什麼內容?
  • 你最喜歡書的哪一部分?
  • 這本書對你有什麼影響?
  • 它的優點又在哪裏?

除了抓耳撓腮,就真到了“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沒法解說的,日本作家齋藤孝認爲,不能算讀過。很遺憾,我現在還沒完全做到,我還在積攢閱讀數量上找存在感~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困境呢?

“是否能把書的內容向別人說清楚”,是衡量標準之一。

如若一本書能像講義一樣用1個多小時解說,說明吸收度非常高。但這種程度需要大量時間,一般用的機會也較少。而且只要不是大學教師,發表成果的機會也很少。

在這種情況下,標準不妨設定得再寬鬆些,便是“是否能把書的內容用一兩分鐘的時間向別人說清楚”。總之,應該圍繞要旨來說明。

有些書太難或太艱澀,個人水平暫時沒達到,經常做不到順利解說。因爲我不是記不住,就說明能力尚顯不足。但這種書,除了小說,大多都很有價值。

所以除了搞清楚難懂的原因,到底是翻譯不到位,還是內容本身過難?那便只有放棄另尋,或事先閱讀解說書籍,然後堅持下去,即便有不理解的也可以優先選擇跳讀。

此外,還可以從一開始就假定好要述說的對象,例如:

  • “我要把這段話講給某某聽”
  • “某某肯定會對這段話深感共鳴”
  • “這部分應該建議某某讀一讀”……
    像這樣想象具體場景,讀書的興致就會愈發高漲。讀到搞笑的地方,標記的“爆笑符號”(深閱讀作者原創),再特意把這部分推薦給別人。

二,以複眼角度捕捉事物現象

哪怕身邊沒有合適的對象,也不妨礙輸出,各種社區、寫作或社交平臺稍微寫寫都行。

而想向別人說明某本書的內容時,只講述梗概大意會很無趣,應該添加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感興趣的地方

將書中的內容和自己的經驗聯結起來——“說起來,確實遇到過這種事”、“以前確實這樣想過”。這種感覺與其說是獲得書中的知識,不如說是將其融入自己的身份

在這個過程中,會明白“世界上還存在這樣的想法”,也就與更多人,乃至偉人、賢人們共享了視角。隨着閱讀量的增加,逐漸能大概預測該作者下次會使用怎樣的轉換。

只要存在穩定的軸心,就能形成自己的“f”。——《深閱讀》齋藤孝

學過函數都知道,y=f(x),這裏y是創意x是素材f是你的解讀

隨着理解的深入,即使脫離書本,針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現象,也能明白該以怎樣的視角去看待/解讀。也就是說,能以複眼的角度捕捉事物現象。可以說,這也是很了不起的知性做法。

至於具體方法,可大概分爲兩類。

一類是根據對象改變輸出

譬如你是小學教師,想教學生“E=mc2”。暫且不論你自身的理解程度,倘若一律按教科書照本宣科地講解,學生一般是理解不了的,需要你根據各個對象分別下一番工夫,而這正是你作爲老師的能力的體現。另外,思考的過程也會加深你自身的理解。

還有一類是面向非特定的多個對象自由發揮

例如,有大學教授會讓學生針對自己讀過的書做一分鐘報告。當然,單純陳述概要是不合格的,合格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引用原文,而且在講述時,要將選擇該部分的理由和自己的有趣經歷結合起來。

學生起初有些困惑,但嘗試後就明白了。這既是對自己記憶的追溯之旅,也是當衆發表觀點的好機會,所以這樣的經歷應該是很有趣的,能讓學生髮現讀書本身的樂趣。

另外,還指導學生製作帶有引用文和讀後感的“書單”。按照同樣的要領,以寫代說,但條件是向其他學生公開。

大家互相借鑑,把自認爲有趣的書加入書單,就能通過協同效應拓寬閱讀領域,而且質、量均能得到提高。以書爲媒介,交流也會變得豐富。

當然,我們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自媒體裏寫書評或讀後感。在寫作過程中,自然會想到應該着眼於原書的哪部分,這時就要求具備截取段落、改變排版、合併粘貼等編輯能力。可以說,文章是否可信,取決於歸納得夠不夠簡潔、合理。

如果文章的讀者增多,反饋良好,那麼我們在開心之餘,更會願意繼續寫下去。爲此,就必須讀更多的書,繼續打磨自己的視角和經驗。如此一來,閱讀就會更加深入。

只要這樣的人變多,結果就會像前面所說的“書單”一樣,大家互相刺激,使書單的冊數增多,就能在線上共享“圖書館”。即便是同一本書,評價要點也會因人而異,所以幾個人互相評論也是很有趣的。以一本書爲媒介,激起萬丈波瀾。

這樣一來,“圖書館”裏的書也會逐漸分出級別。有很多人評論的書,基本上肯定是好書。只要這樣的書多介紹幾本,主頁就能變成罕見的“好書共享網站”。這種方式不限年齡,不同輩分的人都能參加,而且人數也多,所以或許還要勝過大學生的“書單”。豆瓣當初便是這麼回事。

儘管讀書這一基本行爲沒有改變,但這仍可說是一種新的讀書文化形態

需要注意的是,想讓“輸出閱讀”變得更有效,需要滿足兩點:

  • 1,不要用俯瞰全局的視角,以自己的感性及體驗爲主,比如感興趣和印象深刻的點。
  • 2,引用一部分書的內容,如此讀後的記憶和印象更容易被喚醒,成爲閱讀的“證據”。至於作品梗概或內容簡介,只要看看各出版社提供的目錄或網絡信息就能知道。反正是自己說,不如加上自己的體會。留意這樣的輸出,也有助於強化記憶。

三,活用“映射交流”

下面介紹一種能使“讀書會”更深刻的方法:“映射交流”。

至於人數,兩三人足矣。基本規則只有一條——大家事先指定一本書,在讀書會前都要讀完。到了讀書會當天,大家只要像前文提到的那樣,不斷講解內容就可以了。

這樣做有不少好處。首先是讀書有動力。既然對方也會讀,自己當然不好意思馬虎敷衍。

同時,又因爲這種場合並不要求精確細緻,要講解的內容也不是特定的多本書,所以允許做出大膽的闡釋和發言。這種適度的緊張感,能夠增強進取心和集中力。

而且別人介紹的書,還可能是自己平時不讀的題材。相互介紹的書,應該不是那些過於難懂或水準很低的書,所以讀到好書的可能性很高,是拓寬視野的絕佳機會。

另外,這樣也能加深對一本書的理解。聽着對方的評論,往往能驚訝地發現,“原來還可以這樣理解”。這樣一來,既可以按對方的觀點重讀一遍,也可以試着提出反對意見。當別人的光芒照亮自己的盲點時,強烈的求知慾就會被激發。可以說,這正是參加“讀書會”的最大樂趣。

還有一點,讀書會能讓自己與對方的距離一下子拉近。根據對方介紹的書,就能大概知道對方的興趣愛好,下次再介紹書時,就會想“這本書也許比較適合他”。同樣,自己指定的書,也能讓對方大致瞭解自己。這難道不是很高級的交流手段嗎?

另外,優質的書還能成爲掌握新知識、新信息的起點。在書中內容的刺激下,產生新的興趣,或者對書中介紹的其他書籍和人物展開調查,能讓我們眼中的世界從“點”變成“線”,進而擴大成“面”。可以說,其作用就像中轉車站一樣。

若能由此發現新的起點,“面”就會變得更大。一旦開始這種自體繁殖的循環,我們的意識世界就會發生改變,變得再也不能失去書的存在。

當然,即使在日常會話中,口頭所說的話也很容易過耳即忘,難以長期留存在記憶中,而且常會逐漸跑題。這是會話的一大缺點。

但既然好不容易指定一本書爲主題,就應該儘量把“錨”固定在這個主題上,並且令其長期留在記憶中,這樣纔有意義。爲此,在說話的同時,還應該“動手”——做好筆記。

由於記筆記的不是一個人,就需要一個規則,如:

  • 當對方寫下某個關鍵字的時候,若是自己的意見與其一致,可以用“紅色”圈起來
  • 若是存在異議,可以寫下與之對立的關鍵字,或者從對方的話中尋找靈感,指出其他的關鍵字。
  • 可能的方向有很多。還可以畫線把這些項目聯結起來,或者用箭頭導向新的論點,或者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明確概念

這樣一來,首先能確保每次談話不會白費功夫。聽到所有發言都能體會到一種充實感,彷彿它們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還有,這樣能讓你在加深理解書的同時,自然得知對方的想法和愛好。

有句俗話叫“打開天窗說亮話”,即使不能達到這種坦白程度,僅以一本書爲媒介,雙方也完全有可能互相瞭解。這能帶來極大的喜悅,就無須贅言了。

至於字跡雜亂的紙張,相當於在場所有人創作出的“新作品”,建議複印幾份各自帶走。

【最後】

以上3種方式可根據自己的情況,由上至下階梯遞進,無論怎樣,內化是核心。

任何形式的輸出都是在分享並展示自己,曝光率高,自然獲得機會與關注的可能性也更高;持續不斷地去做,也將獲得越來越多的即時反饋,推動着我們大跨步地前行。

因此,成長離不開輸出/分享。越分享越享。

自此,《平衡工作與生活的藝術》專輯已更新完畢,共計35篇166705字,歷時10個月整(2018年6月21日-2019年6月21日,曾經我用10個月逆襲成“能量女神”,如今我又用10個月從業餘即將走向專業化道路-家庭教育夥伴們的內訓,而我陽曆的生日也在10月,10是我的幸運數字!)。

還有一些話題將納入其他寫作項目,下週將整理本專輯參考文獻,之後再更新的文章將圍繞家庭教育的主題進行(左手事業,右手家庭,手拉手,一個都不能少)。

歡迎小夥伴們持續的關注,感恩一路的陪伴與鼓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