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一碗人間煙火,飲幾杯人生起落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
——陸游《幽居初夏》

      雲林深處,寥寥幾家,乃修身養性之人。

      門前小徑時而筆直,時而蜿蜒。

      山腳下,是一片清澈見底的溪流。

      本想沿着溪流的蹤跡探尋它的來處,誰知天色一片茫茫,分不清是雲是霧,只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許是遠方有着一片波光粼粼的大海,海天相接的地方正是火紅日出升起的方向。

      高而聳立的松樹上棲息着三兩隻小鳥,時而歪着腦袋打探正在岸邊戲水的孩童,時而作沉睡狀,時而被滴落的水珠驚醒。

      神采奕奕於炎炎夏日中耕上幾畝田地,日日施肥,等待秋收。肩上的扁擔裝滿了對生活的期盼,更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閒情雅緻。

      天色漸晚,屋裏漸漸亮起燈光,炊煙陣陣不時縈繞着屋檐,那是廝守一生的老伴正在廚房忙活着晚餐。

      歸家時踩在石徑上的鞋子微微發燙,卻不及心裏的萬分之一溫熱。

      人生總是如此,躲不過平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也終究要回歸大自然。



      於閒暇的午後,吹着和煦的暖風,獨自在庭院煮一壺清茶,看雲起雲落,看人間百態,怡然自得,心之所向。

      忽的下起雨來靜聽雨聲,竟似在彈一曲相思奏,勾起了對昔日往事的回憶。

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尋常百種花齊發,偏摘梨花與白人。
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

      往事隨風揚長而去,把酒問青天,伯樂幾時有。

      曾有三五知己,庭中作樂,一曲蕭聲綿長,古琴作伴,四處桃花紛飛,儼然一副身處桃花源般的境地。

      如今各安天涯,四海爲家,唯有幾封書信可以代替思念,送去遠方。

      取出舊友遠行前相贈的古琴,卻見染上了風塵幾載,如今只能睹物思人。對着明月彈奏一曲,竟有些生疏,已然不似舊時的意氣風發。

      淡淡的落寞之餘,把酒斟滿一飲而盡。下肚的是酒,酒燒人心,心中滿是愁緒。

      高歌一曲,剎那間又彷彿看開了世間的聚散離合。不得不承認,聚散終究不由人。於宇宙萬物之中,人不過是滄海一粟。

      莫問花兒爲誰開,爲卿開。

      於紛紛擾擾的花花世界中,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各自安好。



      識得一國畫大師,爲人不急不躁,不緊不慢,談吐大方,超凡脫俗般。整日研究書法,作畫,老伴在一旁耐心爲其磨墨,好一副其樂融融的景象。

      牆上擺滿他的得意畫作,很多人找他題字,總覺得他字裏行間無不透露着清心寡慾的至高境界。

      浮躁之人若不經意路過,也總能被一股書香氣息吸引過去,靜坐一會,便能感覺心平氣和,氣定神寧,暫時忘卻煩惱。

      大師不是沒經歷過人生的起起落落,只是最終迴歸於生活的平淡罷了。

      有養活一家的技能,有陶冶情操的愛好,有午後飲一杯茶的閒暇時光,這樣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彌足珍貴的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