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每天聽本書|《成爲》

音頻鏈接:得到|每天聽本書
音頻文稿:

關於作者

米歇爾·奧巴馬,美國前第一夫人。

關於本書

本書由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親筆撰寫,講述了她是如何從芝加哥南城一個非洲裔工人家庭的女孩,努力“成爲”常青藤精英,然後又“成爲”美國第一夫人的。這本書還在預售期間,就登上了美國亞馬遜暢銷書榜第一名;上市第一天賣出72萬冊;上市一個月全球銷量超過500萬冊,成爲超級爆款。

核心內容

第一,作爲黑人,她如何應對種族歧視與自我認同之間的衝突?

第二,作爲精英,她如何處理職業方向與人生理想之間的衝突?

第三,作爲女性,她如何平衡個人事業與家庭之間的衝突?

前言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這期音頻爲你解讀的是《成爲》,副標題是“米歇爾·奧巴馬自傳”。這本書由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親筆撰寫,講述了她是如何從芝加哥南城一個非洲裔工人家庭的女孩,努力“成爲”常青藤精英,然後又“成爲”美國第一夫人的。

第一夫人在丈夫卸任後寫回憶錄,這其實是美國的一項政治傳統。比如勞拉·布什、希拉里·克林頓等,都在丈夫任期結束以後出版了自己的回憶錄。不過,米歇爾這本回憶錄的受歡迎程度,不但碾壓了之前所有的第一夫人,而且超越了歷任美國總統。這本書火到了什麼程度呢?還在預售期間,就登上了美國亞馬遜暢銷書榜第一名;上市第一天賣出72萬冊;上市一個月全球銷量超過500萬冊。上一次這麼火爆的書,是《哈利·波特》。

爲什麼這本書這麼受歡迎?因爲米歇爾本身就是一個勵志傳奇。米歇爾的父親是名殘疾的鍋爐工人,母親是家庭主婦。他們沒有自己的房子,米歇爾和父母、哥哥一家四口寄居在親戚家的閣樓上。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米歇爾憑藉自己的天賦和努力,進入了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頓大學,本科畢業後又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深造,後來成爲一家知名律所的律師。

換句話說,即使沒有遇到奧巴馬,即使沒有成爲第一夫人,米歇爾“成爲”美國社會主流精英的故事,仍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美國夢”的象徵。米歇爾是怎麼遇到奧巴馬的呢?你肯定想不到,原來,奧巴馬是米歇爾在律所帶的一個暑期實習生,米歇爾是奧巴馬的“督導”。反過來說,如果奧巴馬沒有遇到米歇爾,他能不能成功當選爲美國總統,還很難說。米歇爾後來成爲奧巴馬競選班子中非常重要的一員,民調顯示,她的演講能顯著提高民衆對奧巴馬的支持率。在奧巴馬八年任期結束後,甚至有大量美國民衆呼籲米歇爾自己出來參選總統。

所以說,米歇爾本身已經成爲了一個全球性的勵志偶像。不過,在書中,米歇爾並沒有向人們灌輸“我的成功你也可以複製”這樣的心靈雞湯,而是非常坦誠地“自揭瘡疤”,講述她在人生每個階段所遭遇的衝突和困境。作爲黑人,作爲女性,作爲職業精英,她遇到了怎樣的挑戰?她又如何進行艱難抉擇?也許沒有人能夠複製米歇爾的成功,但是,每個人都能從她的困境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並從中汲取力量。這也是這本書如此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好了,介紹完這本書的基本情況,下面,我就從三個方面來爲你詳細講述,米歇爾遭遇的人生挑戰。第一,作爲黑人,她如何應對種族歧視與自我認同之間的衝突?第二,作爲精英,她如何處理職業方向與人生理想之間的衝突?第三,作爲女性,她如何平衡個人事業與家庭之間的衝突?

第一部分

下面我們就先來說第一個重點,作爲黑人,她如何應對種族歧視與自我認同之間的衝突?

米歇爾出生於1964年,作爲非洲裔美國人,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年份。這一年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二是美國頒佈《民權法》,從法律上正式廢除種族隔離制,第二年又頒佈了《選舉權法》,進一步擴大了黑人的選舉權。

也就是說,從1950年代開始風起雲涌的美國黑人平權運動,在1964年取得了一個里程碑式的勝利。一批黑人精英開始躋身社會上層,美國出現了第一位黑人內閣成員、第一位黑人參議員和第一位最高法院黑人大法官。

對當時的非洲裔美國人來說,一方面,種族之間的有形障礙被打破了,即使出身貧寒的黑人孩子也可以看到向上流動的希望;另一方面,無形的歧視和傳統的偏見仍然長期存在,讓黑人羣體在無意識中降低對自己的自我認同。米歇爾正是成長於這樣一個矛盾的時代背景之下。她在書裏講了這樣一件小事。

有一次,米歇爾到親戚家做客。閒聊中,親戚家孩子突然責問米歇爾:“你怎麼說起話來像個白人女孩?”原來,米歇爾的父母從小就教導她說話要使用標準詞彙,而不是黑人慣用的俚語,這樣才能更好地融入美國主流社會。但在親戚們看來,這種說話方式是“白人的”,是對黑人文化的背叛和否定。

親戚家孩子突如其來的責問,讓米歇爾第一次強烈感受到了身份認同的衝突:身爲黑人和成爲社會精英,難道是不可調和的嗎?米歇爾生性好強,有獲得成功的強烈願望,但同時她意識到,身爲黑人,她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纔有可能打破偏見,建立起正常的自信。這種偏見既來自於白人,也來自於黑人族羣自身。

實際上,米歇爾一直活在一種深刻的自我認同焦慮中:我足夠優秀嗎?別人是怎麼看我的?我能夠向別人證明自己的優秀嗎?她一直努力學習、力爭上游,就是爲了贏得別人的認可,捍衛自己脆弱的自信心。有一件事很能說明這一點。

米歇爾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幼兒園老師教孩子們學念單詞,全唸對的孩子會得到一顆紙做的小星星作爲獎勵。當輪到米歇爾的時候,她特別緊張,唸錯了一個單詞,結果沒能得到獎品。其實這本來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而且班裏大多數孩子都沒有得到獎品,但米歇爾卻無法原諒自己,她在心裏罵自己蠢,覺得無比丟人。第二天,米歇爾堅持要求老師讓她重新念一遍單詞,這一次,她終於全部唸對,並且贏得了一顆小星星。對年幼的米歇爾來說,這顆星星意義非凡。

小學時的米歇爾已經顯示出了學霸特質,後來她以優異成績升入芝加哥市頂尖的公立中學——惠特尼·揚高中。按說她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優秀,但她的焦慮感卻有增無減。米歇爾認爲,在這所中學,自己的成績不僅僅代表她自己,更是代表着她出生的芝加哥南城黑人社區,如果她不夠優秀,就會坐實人們對黑人的偏見。這種想法促使她更加瘋狂地投入學習,竭盡全力想要證明自己。

整個高中期間米歇爾都名列前茅,她還入選了“美國國家高中榮譽生會”,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榮譽,只有學習成績、領導才能、社區服務及品德等各方面都表現出衆的學生才能入選。高中的最後一年,米歇爾逐漸克服了對自己是否足夠優秀的懷疑,相信自己有能力申請到一流大學。她到一位大學申請顧問的辦公室面談,信心滿滿地告訴這位顧問,自己的目標是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頓大學。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給了米歇爾當頭一棒。這位顧問根本沒對她的情況做詳細瞭解,只是看了她一眼,就居高臨下地說:“我不確定你是上普林斯頓的料。”她是在暗示米歇爾,那不是你應該去的地方,你應該降低自己的目標。好像一瞬間,多年來關於自己“不夠優秀”的聲音又呼嘯而來。米歇爾憤怒了。她拒絕接受這種暗示,她不允許自己小心翼翼建立起來的自信瞬間崩塌。她衝出辦公室,在心裏大聲說:“我會證明給你看。”

當然,米歇爾後來如願以償地進入了普林斯頓。但她發現,這個事實也無法證明什麼。在普林斯頓,米歇爾感受到某些老師和同學看她的眼光,似乎是在說“我知道你爲什麼在這裏”。那是在1980年代,在黑人平權運動的影響下,美國的精英大學開始實行配額制,規定必須招收一定比例的少數族裔學生。難道自己僅僅是一個社會實驗的受益者?米歇爾自己也開始懷疑。她當時也並不知道,爲什麼在大一的時候,自己宿舍的白人室友忽然搬走了。時隔多年後那位室友才承認,那是因爲她母親不願意自己的女兒和黑人同學住一間屋。

除了這件事,米歇爾在大學期間沒有受到過明顯的歧視。但生性敏感的她,說自己“能在空氣中捕捉到一種安靜的、殘酷的疏離感,那是一種微妙的暗示。”作爲迴應,米歇爾的選擇是找到自己的黑人同學圈子,從這個小圈子裏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她幾乎沒有什麼白人朋友。

米歇爾從自己的經歷中看到,即使在大學這樣一個應該最爲開放和多元的環境裏,也還遠遠沒有做到真正的種族融合。由於一流大學中的白人學生數量遠遠多於少數族裔,種族融合實際上是要求少數族裔學生努力融入白人圈子,米歇爾認爲,這對少數族裔學生來說是一個太過沉重的任務。這也意味着,少數族裔精英想要真正融入美國上層社會,仍然前路漫漫。

以上就是爲你講述的第一個重點,作爲黑人,米歇爾一直在對抗隱形的歧視和偏見,通過不懈努力、力爭上游,克服自我認同焦慮,建立起自信心。她以優異成績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成功躋身美國精英階層。

第二部分

但是,成爲了精英的米歇爾卻並不開心,她發現自己面臨着一個更爲嚴峻的挑戰,她失去了人生的方向。這是爲什麼呢?這就是接下來要講述的第二個重點。

普林斯頓大學的畢業生前途一片光明。他們要麼直接進入投資銀行或者500強企業工作,要麼升入法學院和醫學院繼續深造,總之是換一個賽道繼續攀爬成功的階梯。可能也會有極少數人出於真正的熱愛,選擇教育、藝術或者公益事業,但這在當時的米歇爾看來,都屬於不務正業,甚至是愚蠢。如果不把精英大學的教育背景轉化爲在社會中繼續向上攀升的資本,那努力不就白費了嗎?

比如,米歇爾在大學時的男朋友叫凱文,他畢業之後不去接着讀醫學院,而是純粹出於好玩兒,去參加一個扮演球隊吉祥物的選拔賽,這讓米歇爾感到簡直無法理喻,直接宣佈分手。米歇爾自己則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考入哈佛大學法學院繼續深造,畢業後成爲了芝加哥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從普林斯頓到哈佛再到知名律所,米歇爾的人生像是進入了開掛模式,呈火箭式上升。

當時她才25歲,開着豪車,穿着阿瑪尼套裝出入高檔寫字樓,擁有能俯瞰密歇根湖的獨立辦公室和私人助理,享受着葡萄酒定製服務。作爲一個出身工人階級的黑人女孩,這樣的生活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對米歇爾來說,確實是一切順心如意,除了一件事情——就是她突然發現,她對枯燥乏味的律師工作越來越提不起興趣。或者說,她從來沒對律師工作感興趣過。

米歇爾熱情外向、充滿活力,喜歡和人打成一片,可身爲律師,她一週得在辦公室坐70個小時,閱讀厚厚的卷宗,撰寫冷冰冰的法律文案,處理抽象繁瑣的知識產權糾紛,這完全不符合她的天性。有時候,她辛苦準備了很久的案子,客戶忽然達成了庭外和解,就意味着她之前的工作全部都白費了。所有這些,讓米歇爾無法從這份光鮮的工作中獲得真正的成就感。她在人生中第一次,對自己選擇的道路產生了困惑。

就在這時候,米歇爾遇到了一個人,是這個人促使她重新思考自己的未來。一天,米歇爾的領導問她願不願帶一個暑期實習生,這個人還在哈佛法學院讀一年級,算是米歇爾的學弟。就這樣,“督導”米歇爾和她的實習生貝拉克·奧巴馬相遇了。不過,米歇爾很快發現,這位實習生根本不需要她的指導。

奧巴馬雖然是學弟,但實際上比米歇爾還大三歲。奧巴馬從哥倫比亞大學本科畢業後,到一家非營利組織工作了幾年,然後才上的哈佛。換句話說,他就是米歇爾曾經認爲的那種“不務正業”的人。更令米歇爾吃驚的是,奧巴馬對自己的人生方向相當清晰和自信,他似乎並不急於去攀爬階梯,也不用外在評價體系作爲人生座標,而是從容篤定地朝自己的理想和使命堅定前進。

在米歇爾眼中,這是一種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生狀態,她被奧巴馬深深吸引了。奧巴馬身上那種強烈的使命感,正是米歇爾所沒有的。她忽然意識到,這麼多年來,自己忙於攀爬階段,卻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真正的人生理想到底是什麼。她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我對於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感到非常迷茫。我想成爲什麼樣的人呢?我想以怎樣的方式爲世界做貢獻呢?”

當時,米歇爾唯一能夠確認的,就是自己討厭做律師。但是,對於什麼是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她並沒有答案。直到有一天,奧巴馬受邀去黑人社區做一場講座,米歇爾也跟着去了。那個社區位於芝加哥南城遠郊,經濟凋敝,治安混亂,是被城市所遺忘的角落。來聽講座的大部分是關心社區事務的女性,單身母親或者奶奶輩的人,大家擠在一間燈光昏暗的地下室裏。她們想知道,未來會如何?生活還有希望嗎?

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奧馬巴讓每個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激勵她們:不要放棄希望。即使身處這樣的社區,只要大家彼此連結在一起,積極行動起來,也可以形成一股強大的社會力量,改變現狀,重建信任,讓凋敝的社區重新煥發出活力。奧巴馬問:“我們是安於這個世界的現狀,還是努力讓世界變成它本該有的模樣?”

米歇爾說,這句話她後來牢記了很多年。那一刻她突然意識到,讓自己一個人從困境中掙脫出來,逃離原有的社區、加入精英羣體,是容易的;而要幫助黑人社區以及其他弱勢羣體走出困境,是困難得多的一件事,但是,這件事能夠超越狹隘的小我,爲人生賦予更高的意義。

想到這裏,米歇爾決定投身於公衆服務,特別是幫助少數族裔和弱勢羣體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這意味着她要到公共部門或者非營利組織工作,拿着比過去低得多的薪水。米歇爾的家人和朋友並不支持這個想法。米歇爾說,從小到大,她的母親一直默默支持她的每一個決定,只有這一次,母親直言不諱地告訴她:“如果你是在問我,我的意見是先掙錢,然後再考慮成就感的事。”

不過,在所有人都反對米歇爾“自毀前途”的時候,只有一個人在堅定地支持她,這就是當時已經成爲了米歇爾未婚夫的奧巴馬。奧巴馬的理由很簡單:你儘可以大膽地跳到一個未知領域,你又不會死,怕什麼呢?

在奧巴馬的鼓勵下,米歇爾最終走出了第一步。她先是應聘到芝加哥市長辦公室,作爲市長助理負責社區工作,瞭解底層民衆的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後來,米歇爾加入一個叫“公衆聯盟”的非營利性組織,並作爲該組織在芝加哥分會的執行董事,從零開始組建分會。她的使命,是招募願意投身公共事業的年輕人,給他們提供培訓和指導,並且介紹他們到社區和公共機構帶薪實習,最終目的是把這些年輕人培養成能帶領社區進步的領袖。

米歇爾爲這份工作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從佈置辦公室到發展和培養每一名成員,米歇爾都親力親爲。她一手培養起來的成員隊伍越來越壯大,其中很多人後來成爲政府機構和全國性非營利組織的領導人。直到今天,這個組織還在不斷髮展壯大。米歇爾說,能夠親手建立這樣一個生命力持久的非營利性組織,是她職業生涯中最爲滿足的事情之一。也讓她第一次體會到,能夠從事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

以上就是爲你講述的第二個重點,身爲精英,米歇爾取得了外界定義的成功,卻並不快樂,因爲律師工作並不能給她帶來真正的成就感。她最終選擇投身於自己熱愛的公衆服務事業,並在這個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

第三部分

就在米歇爾專注於自己的新事業時,她的人生又發生了一系列的新變化。她和奧巴馬結婚了,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同時奧巴馬開始從政,他當選爲伊利諾伊州的州議員,工作非常繁忙。擺在米歇爾面前的,是每個職業女性都面臨的難題:在事業和家庭之間,如何取捨,如何平衡?米歇爾是怎麼做的呢?這就是接下來要講述的第三個重點。

一開始米歇爾的選擇很簡單,就是僱一個保姆在家看孩子,自己全職上班。這個保姆也非常盡職盡責,對孩子視如己出,讓米歇爾可以安心工作。只是,當米歇爾的第二個女兒剛出生,正好更需要幫手的時候,保姆提出辭職,因爲保姆找到了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米歇爾回憶說,她在得知這個消息的當晚,情緒崩潰,哭了又哭,感覺失去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爲了照顧孩子,米歇爾嘗試過把全職工作變成兼職工作,卻發現根本行不通。她還是得參加之前所有的會議,完成和以前相同的工作量,但是必須把這些工作壓縮到一週20個小時內完成,而且只拿之前一半的薪水。如果某次會議結束晚了,她就得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趕回家,這種節奏讓她感到身心疲憊,難以爲繼。擺在米歇爾面前的,似乎只剩下了全職媽媽這一條路。

就在她猶豫之際,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工作機會。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在招募一位負責社區服務事務的執行董事。這是一份全職工作,但是工作時間靈活,沒有那麼多繁瑣的會議,也可以在家辦公。米歇爾感覺這份工作簡直就是爲她量身定做的。於是,她去面試了,而且是帶着只有三個月大的小女兒一起去的。

米歇爾回憶起當時的面試情形:她一邊搖晃着坐在腿上的女兒,一邊回答她未來老闆的問題,整個過程中一直在擔心女兒的尿布會不會漏。重要的是,她成功趕在女兒大聲哭鬧之前結束了面試。最後,米歇爾得到了這份工作,並且成績突出。從表面上看起來,她實現了工作與家庭的完美平衡。

然而,米歇爾指出,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母親這一角色和職業女性之間其實是很難完全兼容的。比如,當她在家裏接工作電話,她會對孩子有負疚感;而當她坐在辦公室裏時,又會隨時分心去想孩子的情況,結果又對工作有負疚感。更重要的是,對於工作,她再也不可能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很多事情,她明明可以做得更好、走得更遠,但是她卻沒有跟進;在通常需要向前一步的時候,她卻選擇了後退一步。因爲她有兩個年幼的孩子,她必須爲孩子們留出足夠多的時間和精力。這裏並沒有什麼完美的平衡,只有不得不做的妥協。

也就是說,米歇爾刻意收斂起自己在事業上的雄心壯志,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家庭,這也就給了奧巴馬更多的自由,讓他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投身自己的理想。但與此同時,米歇爾與奧巴馬之間的關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原因是奧巴馬開始籌備競選美國參議員,忙得四腳朝天。米歇爾基本處於“喪偶式育兒”的狀態,還要忙自己的工作,這讓她始終處於高壓當中,時不時就會情緒爆發。

比如,那時奧巴馬週一到週四都在外地的州議會辦公,只有週四晚上才能趕回家。米歇爾會在週四晚上做一頓豐盛的晚餐,和孩子們一起等他回來。但出於各種原因,那一天奧巴馬經常要很晚纔到家,孩子們都困得睡着了,而米歇爾則是衝他大發脾氣。

就這樣,兩個人開始激烈而頻繁地吵架。米歇爾意識到自己的婚姻出現了危機,如果不及時採取行動,情況可能會惡化。她堅持兩人一起去做婚姻諮詢,婚姻諮詢就是由心理諮詢師與夫妻二人面談,來調解夫妻矛盾。

在婚姻諮詢的過程中,米歇爾發現了自己的問題:婚姻生活中的種種委屈,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給自己的負面情緒火上澆油的結果。覺得一件事對自己不公平,就千方百計地搜尋證據來證明這個結論,導致自己成了假想的受害者。其實,很多事情,只要稍稍改變看問題的角度,就能從被動應對到操之在我。

比如,晚上回家吃飯這件事,她一直糾結於奧巴馬能不能準時到家,結果無論奧巴馬在不在,晚餐本身都不再有趣。想清楚了這個道理,米歇爾後來規定,孩子們每天晚上6點半開飯,7點洗澡,8點睡覺,這個作息雷打不動,週四也不例外。這就把責任拋給了奧巴馬——如果他想和家人一起吃晚飯,就必須6點半之前趕回來,否則就會錯過。米歇爾告訴女兒們說:“我們不等爸爸,是他要趕上我們。”這也是在用實際行動告訴女兒們:不需要服從於男權,生活不是要等男人回家了纔開始。

同時,米歇爾開始重新健身。生完孩子以後她沒有時間規律地健身,她後來意識到,健身可以重新爲自己找回平靜與力量,而這兩樣東西正是她急需的。她改變了自己的作息時間:每天早上5點去健身房,6點半回家叫孩子們起牀,開始一天的生活。這樣的安排讓她覺得自己找回了生活的主動權。儘管她比之前更忙了,但她的負面情緒卻越來越少,她和奧巴馬之間的感情裂痕也迅速修復。

儘管有所保留,但米歇爾的工作依然很出色,幾年之後,她被提拔爲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的副院長,可以爲當地社區居民做更多的事情。女兒們也開始上學了,米歇爾有更多時間投入工作,她摩拳擦掌,開始規劃一系列新的工作目標。而這時,奧巴馬的事業也進入了一個關鍵期:他已經成功當選爲美國參議員,公衆和媒體對他參選總統的呼聲很高。

事實上,奧巴馬一直在積極向外界釋放參選的信號,卻小心翼翼地避免和米歇爾直接談論這個話題,因爲他知道,米歇爾不願意。米歇爾認爲,奧巴馬的每一次競選活動都給他們的婚姻造成了傷害,而競選總統的巨大不確定性,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無法估量的影響,這真的值得嗎?而且,奧巴馬一旦參選,米歇爾也必須全身心投入到助選活動中,這意味着她將再次中斷自己的事業。

所以,每當有記者問奧巴馬是否會競選總統,奧巴馬總是回答:“我還在考慮。這是一個家庭決策。”這等於是把球踢給了米歇爾。米歇爾反覆問自己:我該同意嗎?我該放下對家庭和婚姻的焦慮,犧牲自己的個人事業,全身心幫助丈夫實現他的事業追求嗎?這一次,擺在面前的現實只有二選一,沒有平衡的可能。

最後,米歇爾選擇了放棄工作,爲奧巴馬全力助選。她說,她當時根本不相信美國能出現一位黑人總統,所以她其實是抱着必敗的心情,知其不可而爲之。她爲什麼這麼做呢?她一直牢記奧巴馬的那句話,“我們是安於這個世界的現狀,還是努力讓世界變成它本該有的模樣?”當這樣一個機會出現在面前,她感到,必須放下屬於個人和家庭的小確幸,爲一個更好的可能世界而奮力一搏。

以上就是爲你講述的第三個重點,作爲職業女性,米歇爾同樣面臨着事業與家庭的平衡問題。面對困境,改變自己的狀態,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主動權,並最終爲了一個更大的理想,放棄工作,全力爲奧巴馬助選。

總結

這本書的精華內容就給你講到這兒,下面來簡單總結一下爲你分享的米歇爾的人生故事。

第一,作爲黑人,米歇爾一直在對抗隱形的歧視和偏見,通過不懈努力、力爭上游,克服自我認同焦慮,建立起自信心。她以優異成績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成功躋身美國精英階層。

第二,作爲精英,米歇爾取得了外界定義的成功,卻並不快樂,因爲律師工作並不能給她帶來真正的成就感。她最終選擇投身於自己熱愛的公衆服務事業,並在這個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

第三,作爲職業女性,米歇爾同樣面臨着事業與家庭的平衡問題。面對困境,改變自己的狀態,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主動權,並最終爲了一個更大的理想,放棄工作,全力爲奧巴馬助選。

米歇爾的這本自傳一直寫到2017年奧巴馬卸任美國總統爲止。不過,這本書裏最精彩的內容,還是奧巴馬入主白宮之前,也就是本期音頻的主要內容。書中還披露了很多有趣的白宮生活細節,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得到”App裏就有電子書,推薦你閱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