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常用操作命令

1. ls命令、cd命令、pwd命令

 

1.1 ls


 
ls -a  ## 顯示所有包括隱藏
ls -l ## 文件名+權限+所有者+文件大小
ls -al ## 上面疊加
ls -h ## –human-readable 以容易理解的格式列出文件大小 (例如 1K 234M 2G)
ls -alh  ## 三種效果疊加

 

drwxr-xr-x

 

第一位紅框:

d表示文件夾,-表示文件,l表示鏈接文件,p是管道;

第2-4位 rwx:

表示權限,讀、寫、執行

第5-7位 r-x:

表示文件屬主所在同一個組的用戶具有的權限

第8-10位 r-x:

表示其他用戶所具有權限

1.2 cd命令

cd / ## 根目錄
cd .. ## 父目錄
cd ~ ## 用戶主目錄
cd - ## 上一次目錄
cd / ## 根目錄
cd .. ## 父目錄
cd ~ ## 用戶主目錄
cd - ## 上一次目錄

1.3 pwd命令

顯示當前目錄

2. mkdir命令、rm命令、mv命令、cp命令、cat命令、nl命令

2.1 mkdir命令

mkdir -m ## 權限限定
mkdir -p ## 遞歸創建目錄。若路徑中的某些目錄尚不存在,系統將自動建立好那些尚不存在的目錄
mkdir -v ## 每次創建新目錄都顯示信息

 

2.2 rm命令

-f --force 忽略不存在的文件,從不給出提示
-i --interactive 進行交互式刪除
-r --recursive 指示 rm 將參數中列出的全部目錄和子目錄均遞歸地刪除
-v --verbose 詳細顯示進行的步驟

 

2.3 mv命令

參數 描述
-b --back 若需覆蓋文件,則覆蓋前先行備份
-f --force 如果目標文件已經存在,不會詢問而直接覆蓋
-i --interactive 若目標文件已經存在時,就會詢問是否覆蓋
-u --update 若目標文件已經存在,且源文件比較新,纔會更新
-t --target 該選項適用於移動多個源文件到一個目錄的情況,此時目標目錄在前,源文件在後
 

2.4 cp命令

參數 描述
-t --target-directory 指定目標目錄
-i --interactive 覆蓋前詢問(使前面的 -n 選項失效)
-n --no-clobber 不要覆蓋已存在的文件(使前面的 -i 選項失效)
-s --symbolic-link 對源文件建立符號鏈接,而非複製文件
-f --force 強行復制文件或目錄, 不論目的文件或目錄是否已經存在
-u --update 使用這項參數之後,只會在源文件的修改時間較目的文件更新時,或是對應的目的文件並不存在,才複製文件

 

2.5 cat命令

參數 描述
-A --show-all 等價於 -vET
-b --number-nonblank 對非空輸出行編號
-e 等價於 -vE
-E --show-ends 在每行結束處顯示 $
-n --number 對輸出的所有行編號,由 1 開始對所有輸出的行數編號
-s --squeeze-blank 有連續兩行以上的空白行,就代換爲一行的空白行
-t 與 -vT 等價
-T --show-tabs 將跳格字符顯示爲 ^I
-u (被忽略)
-v --show-nonprinting 使用 ^ 和 M- 引用,除了 LFD 和 TAB 之外


來源: 實驗樓
鏈接: https://www.shiyanlou.com/courses/68
本課程內容,由作者授權實驗樓發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下載及非法傳播

2.6 nl命令

 

 

3. more命令、less命令、head命令、tail命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