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登錄提示及歷史命令

登陸後提示信息及歷史命令

1.1  /etc/motd 文件,此文件默認爲空,可以灌入字符圖形,交互登陸時會加載此文件並顯示。不支持命令,只顯示文本
1.2  /etc/profile.d/*.sh 建立腳本文件 ,此文件是配置文件,用戶登錄系統時加載 vim myenv.sh ,裏面可以定義環境變量,可以在登錄成功後發出提示信息,此信息在歡迎信息之後,說明系統最後加載此文件,即此處定義的變量纔是最後生效的環境變量。

1.2.1 登陸後信息警示: Waring ...,if you not root,Please get out!
echo -e "\e[1;5;31m Waring ...,if you not ${USER},Please Get out! \e[0m"
此指令會在登錄時發出警告。
1.2.2  修改格式提示符:
需在 /etc/profile.d/*.sh 文件尾部加入如下內容:
PS1="[\e[1;32m][[\e[0m]\t [\e[1;31m]\u[\e[36m]@\h[\e[1;3;31m] \W[\e[1;32m]][\e[0m]\$"
PS1="[\e[1;31m][\u@\h \W]\$[\e[0m]"
//設置紅色提示符
備註:
字體顏色:30m-37m 黑、紅、綠、黃、藍、紫、青、白
背景顏色:40-47 黑、紅、綠、黃、藍、紫、青、白
\033[1;m 設置高亮加粗
  \033[4;m 下劃線
  \033[5;m 閃爍
\033可用\e代替,可用分號連接,連用多個
1.2.3 系統環境變量設置
HISTSIZE=500 ,直接更改歷史命令行數據,配置文件中只保留500條歷史數據,內存存盤時自動更新。
HISTTIMEFORMAT="%F %T " 帶時間的歷史紀錄,此時歷史記錄文件會記錄命令生成的秒數。
HISTCONTROL=ignorespace 忽略命令前加空格的命令,此命令不記錄
// 歷史命令記錄文件 __~/.bash_history 。若想清理記錄不留痕跡,則需要先rm -f 刪除此文件,然後 history -c__ 清理內存數據,最後強行退出終端。

1.3 date使用:

1.3.1   顯示當前日期時分秒 date +"%F %T"
1.3.2   顯示三天前日誌 date -d "-3 day" 顯示三天後日期,date -d "3 day"
1.3.3   設置當前日期爲2019-08-07 06:05:10 date -s "2019-08-07 06:05:10" 按硬件時間更改系統時間 clock -s
***************************************2019072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