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他處:京都版生活的時之砂

文/寶木笑

公元794年,甲戌狗年,唐貞元十年,日本延歷十三年,桓武天皇終於做了那件光耀日本史冊的大事,他毅然將國都遷到平安京,奈良時代結束,平安時代開始。平安京即京都,從794年直至1868年東京奠都,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是不折不扣的“千年古都”。從此,在整個日本文化和民衆心中,京都逐漸成爲一個圖騰般的存在,那是他們精神的故鄉,是他們文化的源點,是他們氣質的象徵。

20世紀人類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戰爭浩劫,但在戰爭推動等各種因素的催化下,科技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自二戰後科學技術產業化步伐加快,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經濟社會經歷了一個個爆發式增長的時期。人類似乎真的進入到了期盼已久的繁榮時代,20世紀的兩次大戰又給全人類印刻了難以抹去的心理陰影——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和死亡,瘋狂消費和及時行樂逐漸成爲劫後餘生的慘淡安慰。

狂歡的季節之後,是無盡的茫然,人類好像漸漸明白過來,生活似乎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於是,各類尋找心靈的旅行逐漸火熱,京都遊成了全世界的熱門旅遊項目,特別是成爲我們日本遊的重中之重。京都確實很美,供奉佛祖舍利的金閣寺令人炫目,伏見稻荷大社是當之無愧的日本神社之最,全長30公里的鴨川隨處都是賞櫻至境,清水寺的紅葉季讓人流連忘返,祗園的花見小路是從江戶時代流傳至今的藝伎風流……

隨着京都遊逐漸火熱,對於京都版生活,以至於日式的生活美學,讓我們越來越感興趣,同時也在內心不由產生更深的疑問:京都真正吸引世人的到底是什麼?京都版生活的真意又到底是什麼?怎樣才能真正領略京都版的生活?京都和她的日式生活美學是怎樣形成的?對於京都的這種深入體味的渴望,就像徐銘志在《京都人的京都》中流露出的那種感情,“拖着行李、趕着時間的旅客在現代化的月臺來來往往,置身於大劇場般的車站”,那麼我們想要的理想京都又在何方?

從某種意義上說,《京都人的京都》就是這種情緒在文字間的流淌,更是對上述關於京都版生活追問的回答。這是一次名副其實的京都深度遊,徐銘志是一名很有經驗的旅行者,他找來九位重量級京都本地人,圍繞着“京都人的京都”,讓他們從自己術業專攻的角度進行私房推薦,然後再按圖索驥自己親身體驗一番。那是一個多維的京都,這九位京都人有攝影師、老鋪傳人、旅館繼承者、作家、花道家、藝廊主人、建築師等,他們眼中自然有着各自專業的角度。更重要的是,他們生活在京都,他們實質上在從一個非常私人化的角度去講述自己所理解的京都和京都版生活。

“千年古都”京都之所以成爲日本文化的圖騰,不但因爲她風情萬種的名勝,更是因爲她生活的情調和似水的性格,京都版生活是一種標準的日式生活美學的實踐。日本文化的審美屬性十分強烈,在日本人的審美觀中,與自然萬物融爲一體,並體驗諸行無常的美感是核心的內容。如果我們再深入進行探究,就會漸漸理解日式審美的這種核心要義。也許在國土狹小和天災頻繁的日本,從其先民開始便能夠更深地感受到一種悵然和無奈——生存從來都是一件非常逼仄和艱難的事情。想要從物質角度突破這種逼仄和艱難,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日本先民心理逐漸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凡是物質不能滿足的,必尋求於精神,凡是空間不能實現的,必轉圜於時間。

京都和她所代表的日式生活美學以至於整個日本文化的美學主張,其本質上都是在表達這樣的心理。既然狹窄逼仄,就必在極小的空間或事物上追求極致,既然外物貧乏,就必在形式、儀式以至器物等方面追求情調,既然擁有的極少,那就必捨得用極多的時間去打磨和傳承,這便是京都。這樣看來,《京都人的京都》中的京都版生活更像是這種日式美學的例證。那是一種輕輕撫摸時間沙漏中時之砂的意象美,那是活在他處身隨意轉的境界美。京都和京都版生活,將這兩種美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在京都著名的花道家未生流屜岡第三代屜岡隆甫看來,京都版生活是一種時間的整體美,“京都沒有最美的一瞬間,表現美好事物的時間轉移就是京都的美感”。確實,在京都這種時間轉移的美不勝枚舉,乍暖還寒的時節去感受櫻花的美麗和哀愁,悶熱的夏季躲到川牀上納涼,踩着輕快步伐登上大文字山俯瞰京都,擡頭仰望熱情奔放的楓葉在眼前畫出半道彩虹,坐在千百年的建築裏沉思往事……

京都版生活體悟的時之砂是一種延續的動態影片,單看某個定格畫面都是不完美的。當秋天臨近,京都人看着楓葉由青色漸漸轉爲黃、橙、紅等色,一片葉子彷彿流逝着時間,這是一種美。從更寬泛的角度看,京都版生活給人的美學享受更像是沿着時之砂留下的時間軸,進行一場從容的遠行。一棟房子、一間寺廟、一個小店、甚至一件器物,無不都是經歷了很多時光的磨拭,那種時之砂層層累積的厚重感,正是京都版生活最讓人欲罷不能的地方。正是這種對於時間延續和流逝的極致追求,集中體現了日本民族“物哀”的核心美學觀。在日本民族的心中,“物哀”並非只是悲傷、哀傷之意,還包含着讚賞、共鳴、喜愛、感動、憐惜等多重的意味。這種多重情緒最終讓他們既享受時之砂的延續,又推崇時之砂的流逝,在這樣的矛盾統一體中,京都獨具特色的生活美學形成了。

那是一種極致,那是一種敏感,爲追求剎那瞬間之美,不惜在美的瞬間求得永恆的靜寂。他們喜歡容易凋零的櫻花,喜歡轉瞬即逝的煙火,甚至推崇唯美的死亡,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覺得那是他們性格的偏激,但在京都,面對京都版的日式生活美學,我們會逐漸理解其中的深意。京都版生活並非是偏執地要留住那瞬間的美,而是要將自己融入到永恆的時之砂中,由此實現“活在他處”的禪境。《京都人的京都》中不少京都本地的生活家都是從東京迴歸家鄉,還有一些是從海外歸來,吸引他們的原因當然很多,其共同點卻驚人的相似,那就是他們要融入京都的“慢”之中。

這又是一個與時間有關的話題,這樣看來《京都人的京都》確實是一本講述京都“時之砂”的美好漫談。或者更確切地說,我們前面提到的那些關於京都和日式生活美學的問題,已經藉由這本圖文並茂的遊記,自己慢慢找到了答案。京都的一切都處於“慢”之中,京都版生活是一種“慢生活”,日式的生活美學是一種慢的美學。既然“物哀”,便一定珍惜所有之“物”,必然願意爲此更多地付出。在京都千年的風霜雨雪中,在嵐山的春秋冬夏裏,京都人漸漸懂得,作爲一個生命能夠爲“物”付出的最寶貴的東西,便是時間——“快”意味着儘量不爲“物”所役使,儘量爲自己節省時間,“慢”意味着心甘情願與“物”融爲一體,願意爲“物”付出時間。

在這樣的美學心理中,我們彷彿找到了理解京都版生活精髓和日式生活美學本質的鑰匙。比如,我們便可以理解爲何京都料理看起來簡單樸拙,卻聞名天下。因爲京都料理的精華並非在那些能夠看到的表象,而是在於準備料理的人爲此付出的時間。《京都人的京都》介紹了京都懷石料理中有一款小小的五顏六色的金平糖,就是這樣一顆直徑不足0.5釐米的糖果卻大大有名,全日本只有京都纔有唯一的金平糖專賣店。爲何如此?因爲這顆不起眼的小糖果裏掩藏着京都版生活的時之砂:一顆金平糖由糯米粉作心,在轉動的鍋上加熱,不斷地裹上砂糖,依據溫度、溼度不斷調整,這個過程至少得需要14天才能完成。特別是,能操刀的師傅得經歷過十年攪拌、十年淋蜜的訓練才能獨當一面,如今傳承到第五代的店主依然堅持着手工製作。

“時之砂”、“千年古都”、“活在他處”其實在日本文化“物哀”、“幽玄”、“侘寂”的美學氛圍裏形成了一個完美的生態鏈,最終的果實便是“京都版生活”,是京都特有的“慢城氣質”,也是京都特有的自有秩序。那是輕輕撫摸“時之砂”的流逝,融入“千年古都”的日常,最終神遊身外、物我同一的“活在他處”:把自行車當作代步工具的市民,緩緩踩着踏板,穿梭在城市間;公交車行駛在不太寬的道路上,一站接着一站,不疾不徐;古寺裏望着枯山水出了神的遊客,彷彿世界已經靜止;堅持手工製作的藝匠,仔細琢磨每個細節,標準的慢工出細活。這個時候,身在京都的你,根本不需要什麼導遊和資料,只需在那個時之砂幻化而成的古都裏,隨意一坐,閉上雙眼,放鬆呼吸,活在他處。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