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

一.系統管理命令

  1. shutdown:關閉、重啓計算機
    -h:關閉計算機
    -r:重啓計算機
    如:立即關機: shutdown -h now
    10分鐘後關機:shutdown -h +10
    23:30分關機:shutdown -h 23:30
    立即重啓: shutdown -r now
  2. poweroff:立即關閉計算機
  3. reboot:立即重啓計算機
  4. date: 查看或設置當前系統的時間
    格式化顯示時間:+%Y–%m–%d;
  5. date -s:設置當前系統的時間
  6. hwclock(clock):顯示硬件時鐘時間(需要管理員權限);
  7. cal:查看日曆;
    格式: cal [參數] 月年
    cal 4 2004 :顯示2004年4月的日曆
    cal -y 2003 : 顯示2003年的日曆
  8. uptime:查看系統運行時間
  9. Ispci:查看PCI設備
    -v:查看詳細信息
  10. Isusb:查看USB設備
    -v:查看詳細信息
  11. Ismod:查看加載的模塊(驅動)
  12. who或w命令:查看當前系統中有哪些用戶登錄
    格式:who/w[參數]
  13. dmesg:顯示系統診斷信息、操作系統版本號、物理內存的大小以及其它信息
  14. df:用於查看文件系統的各個分區的佔用情況
    格式:df [-ahikHTm] [目錄或文件名]
    參數意義:
    -a :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統,包括系統特有的 /proc 等文件系統;
    -k :以 KBytes 的容量顯示各文件系統;
    -m :以 MBytes 的容量顯示各文件系統;
    -h :以人們較易閱讀的 GBytes, MBytes, KBytes 等格式自行顯示;
    -H :以 M=1000K 取代 M=1024K 的進位方式;
    -T :顯示文件系統類型, 連同該 partition 的 filesystem 名稱 (例如 ext3) 也列出;
    -i :不用硬盤容量,而以 inode 的數量來顯示
  15. du:查看某個目錄中各級子目錄所使用的硬盤空間數
    格式:du [-ahskm] 文件或目錄名稱
    參數意義:
    -a :列出所有的文件與目錄容量,因爲默認僅統計目錄底下的文件量而已。
    -h :以人們較易讀的容量格式 (G/M) 顯示;
    -s :列出總量而已,而不列出每個各別的目錄佔用容量;
    -S :不包括子目錄下的總計,與 -s 有點差別。
    -k :以 KBytes 列出容量顯示;
    -m :以 MBytes 列出容量顯示;
  16. free:用於查看系統內存,虛擬內存(交換空間)的大小佔用情況
  17. fsck:用來檢查和維護不一致的文件系統。
    若系統掉電或磁盤發生問題,可利用fsck命令對文件系統進行檢查。
    語法:fsck [-t 文件系統] [-ACay] 裝置名稱
    選項與參數:
    -t : 給定檔案系統的型式,若在 /etc/fstab 中已有定義或 kernel 本身已支援的則不需加上此參數
    -s : 依序一個一個地執行 fsck 的指令來檢查
    -A : 對/etc/fstab 中所有列出來的 分區(partition)做檢查
    -C : 顯示完整的檢查進度
    -d : 打印出 e2fsck 的 debug 結果
    -p : 同時有 -A 條件時,同時有多個 fsck 的檢查一起執行
    -R : 同時有 -A 條件時,省略 / 不檢查
    -V : 詳細顯示模式
    -a : 如果檢查有錯則自動修復
    -r : 如果檢查有錯則由使用者回答是否修復
    -y : 選項指定檢測每個文件是自動輸入yes,在不確定那些是不正常的時候,可以執行 # fsck -y 全部檢查修復
  18. mount:掛載磁盤
    磁盤掛載語法:
    mount [-t 文件系統] [-L Label名] [-o 額外選項] [-n] 裝置文件名 掛載點
  19. umount:磁盤卸載
    磁盤卸載語法:
    umount [-fn] 裝置文件名或掛載點

二.系統文件管理命令

  1. ls -a:顯示該目錄下的所有文件或文件夾
  2. ls -l:顯示該目錄下的所有文件或文件夾的詳細信息
  3. ls -R:遞歸顯示子目錄結構;
  4. ls -ld:顯示目錄和鏈接信息;
  5. ctrl+r:歷史記錄中所搜命令(輸入命令中的任意一個字符);
  6. Linux中以.開頭的文件是隱藏文件;
  7. pwd:顯示當前目錄
  8. file:查看文件類型 (file 文件名/目錄名)
  9. locate:快速查找文件、文件夾: locate keyword
    此命令需要預先建立數據庫,數據庫默認每天更新一次,可用updatedb命令手工建立、更新數據庫。
  10. find:查找位置 查找參數
    如:
    find . -name liuyazhuang :查找當前目錄下名稱中含有"liuyazhuang"的文件
    find / -name *.conf :查找根目錄下(整個硬盤)下後綴爲.conf的文件
    find / -perm 777 :查找所有權限是777的文件
    find / -type d :返回根目錄下所有的目錄
    格式:find [<路徑>] [匹配條件]
    find / -name httpd.conf 搜索系統根目錄下名爲httpd.conf的文件

三.操作文件或文件夾命令

  1. mv 文件 目標目錄:移動或重命名文件或目錄(如果指定文件名,則可以重命名文件)。可以將文件及目錄移到另一目錄下,或更改文件及目錄的名稱。
    格式爲:mv [參數]<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mv a.txt …/:將a.txt文件移動上層目錄
    mv a.txt b.txt:將a.txt改名爲b.txt
    mv dir2 …/:將dir2目錄上移一層
  2. cp:複製文件和目錄 cp源文件(文件夾)目標文件(文件夾)
    常用參數:
    -r:遞歸複製整個目錄樹;
    -v:顯示詳細信息;
    複製文件夾時要在cp命令後面加 -r參數:cp -r 源文件夾 目標文件夾
  3. touch 文件名:當文件不存在的時候,創建相應的文件;當文件存在的時候,修改文件的創建時間。
    功能:生成一個空文件或修改文件的存取/修改的時間記錄值。
    touch * :將當前下的文件時間修改爲系統的當前時間
    touch –d 20040210 test:將test文件的日期改爲20040210
    touch abc:若abc文件存在,則修改爲系統的當前時間;若不存在,則生成一個爲當前時間的空文件
  4. rm:刪除文件;
    常用參數:
    -i:交互式(刪除時詢問) ;
    -r:遞歸的刪除包括目錄中的所有內容;
    -f:忽略不存才的文件或文件夾(強制刪除),不提示;
    rm -rf *:刪除所有文件或文件夾,慎用,一般刪除後不可恢復;
  5. mkdir 文件夾名稱:創建文件夾;
    mkdir -p dir1/dir2:級聯創建目錄,創建dir1並在dir1下創建dir2;
  6. grep:在文件中搜索匹配的字符並進行輸出;
    格式:grep[參數] <要找的字串> <要尋找字 串的源文件>
    greplinux test.txt:搜索test.txt文件中字符串linux並輸出
  7. ln命令:在文件和目錄之間建立鏈接
    格式:ln [參數]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鏈接分“軟鏈接"和“硬鏈接”:
    1.軟鏈接:
    ln–s /usr/share/do doc :創建一個鏈接文件doc,並指向目錄/usr/share/do
    2.硬鏈接:
    ln /usr/share/test hard:創建一個硬鏈接文件hard,這時對於test文件對應 的存儲區域來說,又多了一個文件指向它
  8. cat:顯示文件內容,也可以將數個文件合併成一個文件。
    格式:cat[參數]<文件名>
    cat test.txt:顯示test.txt文件內容
    cat test.txt | more :逐頁顯示test.txt文件中的內容
    cat test.txt >> test1.txt :將test.txt的內容附加到test1.txt文件之後
    cat test.txt test2.txt >readme.txt: 將test.txt和test2.txt文件合併成readme.txt 文件
  9. rmdir –p dir1/dir2:刪除dir1下的dir2目錄,若dir1目錄爲空也刪除它
  10. echo: 顯示輸入的內容 追加文件echo “liuyazhuang” >> liuyazhuang.txt
  11. head:顯示文件的頭幾行(默認10行)
    -n:指定顯示的行數
    格式:head -n 文件名
  12. tail:顯示文件的末尾幾行(默認10行)-n:指定顯示的行數 -f:追蹤顯示文件更新 (一般用於查看日誌,命令不會退出,而是持續顯示新加入的內容)
    格式:tail[參數]<文件名>
    tail -10 /etc/passwd :顯示/etc/passwd/文件的倒數10行內容
    tail +10 /etc/passwd :顯示/etc/passwd/文件從第10行開始到末尾的內容
  13. more:用於翻頁顯示文件內容(只能向下翻頁)
    more命令是一般用於要顯示的內容會超過一個畫面長度的情況。爲了避免畫面顯示時瞬間就閃過去,用戶可以使用more命令,讓畫面在顯示滿一頁時暫停,此時可按空格健繼續顯示下一個畫面,或按Q鍵停止顯示。
  14. ls -al |more:以長格形式顯示etc目錄下的文件列表,顯示滿一個畫面便暫停,可 按空格鍵繼續顯示下一畫面,或按Q鍵跳離
  15. less:翻頁顯示文件內容(帶上下翻頁)按下上鍵分頁,按q退出、‘
    less命令的用法與more命令類似,也可以用來瀏覽超過一頁的文件。所不同的是less 命令除了可以按空格鍵向下顯示文件外,還可以利用上下鍵來捲動文件。當要結束瀏覽時,只要在less命令的提示符“:”下按Q鍵即可。
    ls -al | less:以長格形式列出/etc目錄中所有的內容。用戶可按上下鍵瀏覽或按Q鍵跳離
  16. zip:壓縮文件 zip liuyazhuang.zip myfile
    格式爲:“zip 壓縮後的zip文件文件名”
  17. unzip:解壓文件 unzip liuyazhuang.zip
  18. gzip:壓縮文件 gzip 文件名
  19. tar:歸檔文件
    tar -cvf out.tar liuyazhuang 打包一個歸檔(將文件"liuyazhuang"打包成一個歸檔)
    tar -xvf liuyazhuang.tar 釋放一個歸檔(釋放liuyazhuang.tar歸檔)
    tar -cvzf backup.tar.gz/etc
    -z:參數將歸檔後的歸檔文件進行gzip壓縮以減少大小。
    -c:創建一個新tar文件
    -v:顯示運行過程的信息
    -f:指定文件名
    -z:調用gzip壓縮命令進行壓縮
    -t:查看壓縮文件的內容
    -x:解開tar文件
    tar -cvf test.tar *:將所有文件打包成test.tar,擴展名.tar需自行加上
    tar -zcvf test.tar.gz *:將所有文件打包成test.tar,再用gzip命令壓縮
    tar -tf test.tar :查看test.tar文件中包括了哪些文件
    tar -xvf test.tar 將test.tar解開
    tar -zxvf foo.tar.gz 解壓縮
  20. gzip各gunzip命令
    gzip test.txt :壓縮文件時,不需要任何參數
    gzip –l test.txt.gz:顯示壓縮率
  21. chgrp:更改文件屬組
    chgrp [-R] 屬組名 文件名
  22. chown:更改文件屬主,也可以同時更改文件屬組
    chown [–R] 屬主名 文件名
    chown [-R] 屬主名:屬組名 文件名
  23. chmod:更改文件9個屬性
    Linux文件屬性有兩種設置方法,一種是數字,一種是符號。
    Linux文件的基本權限就有九個,分別是owner/group/others三種身份各有自己的read/write/execute權限
    數字權限變更
    三種權限的簡寫及數字代表:
    read:r : 4
    write: w :2
    execute:x : 1
    每種身份(owner/group/others)各自的三個權限(r/w/x)分數是需要累加的,例如當權限爲: [-rwxrwx—] 分數則是:
    owner = rwx = 4+2+1 = 7
    group = rwx = 4+2+1 = 7
    others= — = 0+0+0 = 0
    數字變更權限的命令:chmod [-R] xyz 文件或目錄 (xyz代表數字即770,-R代表遞歸變更,即目錄下的所有文件都變更)
    符號權限變更
    三種身份的簡寫:
    user :u
    group :g
    others:o
    (all : a 代表所有身份)
    符號權限變更的命令如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如果我們需要將文件權限設置爲 -rwxr-xr-- ,可以使用 chmod u=rwx,g=rx,o=r 文件名 來設定
    而如果是要將權限去掉而不改變其他已存在的權限呢?例如要拿掉全部人的可執行權限,則 chmod a-x 文件名

四.Vim

VIM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命令行文本編輯器,在Linux中通過vim命令可以啓動vim編輯器。
一般使用vim + 目標文件路徑 的形式使用vim,如果目標文件存在,則vim打開目標文件,如果目標文件不存在,則vim新建並打開該文件

  1. q : 退出vim編輯器;
  2. Vim的三種模式:
    • 命令行模式:
      • i :在光標前插入文本;
      • o:在當前行的下面插入新行;
      • dd:刪除整行;
      • yy:將當前行的內容放入緩衝區(複製當前行)
      • n+yy :將n行的內容放入緩衝區(複製n行)
      • p:將緩衝區中的文本放入光標後(粘貼)
      • u:撤銷上一個操作
      • r:替換當前字符
      • / :查找關鍵字
    • 插入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 " i "鍵,即可進入插入模式,在插入模式可以輸入編輯文本內容,使用esc鍵可以返回命令模式
    • ex模式:
      在命令模式中按" : "鍵可以進入ex模式,光標會移動到底部,在這裏可以保存修改或退出vim
      • w :保存當前的修改
      • q :退出
      • q! :強制退出,保存修改
      • x :保存並退出,相當於wq
      • set number 顯示行號
      • ! 系統命令 執行一個系統命令並顯示結果
      • sh :切換到命令行,使用ctrl+d切換回vim

五.軟件包管理命令(RPM)

  1. 軟件包的安裝
    使用RPM命令的安裝模式可以將軟件包內所有的組件放到系統中的正確路徑,安裝軟件包的命令是:rpm –ivh wu-ftpd-2.6.2-8.i386.rpm
    i:作用rpm的安裝模式
    v: 校驗文件信息
    h: 以#號顯示安裝進度
  2. 軟件包的刪除
    刪除模式會將指定軟件包的內容全部刪除,但並不包括已更改過的配置文件,刪除RPM軟件包的命令如下:rpm –e wu-ftpd
    注意:這裏必須使用軟件名“wu-ftpd”或”wu-ftpd-2.6.2-8而不是使用當初安裝時的軟件包名.wu-ftpd-2.6.2-8.i386.rpm
  3. 軟件包升級
    升級模式會安裝用戶所指定的更新版本,並刪除已安裝在系統中的相同軟件包,升級軟件包命令如下:rpm –Uvh wu-ftpd-2.6.2-8.i386.rpm
    –Uvh:升級參數
  4. 軟件包更新
    更新模式下,rpm命令會檢查在命令行中所指定的軟件包是否比系統中原有的軟件包更新。如果情況屬實,rpm命令會自動更新指定的軟件包;反之,若系統中並沒有指定軟件包的較舊版本,rpm命令並不會安裝此軟件包。而在升級模式下,不管系統中是否有較舊的版本,rpm命令都會安裝指定的軟件包。
    rpm –Fvhwu-ftpd-2.6.2-8.i386.rpm
    -Fvh:更新參數
  5. 軟件包查詢
    若要獲取RPM軟件包的相關信息,可以使用查詢模式。使用-q參數可查詢一個已安裝的軟件包的內容 rpm –q wu-ftpd
    查詢軟件包所安裝的位置:rpm –ql package-name
    rpm –ql xv (l參數:顯示文件列表)

待更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