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日本文章,作者曾經在二戰後去法國巴黎一所大學任老師。那時候,全世界的人都在排斥日本人,可以想見他們的處境。甚至連租房都不好租,人家一聽他是日本人,說,我的親戚誰誰在哪裏作戰,被日本人打死了,我雖然對你沒意見,但我對日本人有意見,對不起,不租。最後他實在沒辦法,住在了學校給租的房子裏。條件很差。每月的薪水也很低,月光族,一到月底,就不敢吃飽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天天在一個附近的小店吃飯,一到月底,就不敢喝湯了,而且要那種便宜的份飯。那店家一到月底他很窘迫的時候,每次總給會送給他一個打折麪包,就是相當於半價,而且人傢什麼都不說。在一個很冷的冬天,老闆甚至給他端來一碗熱湯,告訴他是別人點錯了,如果不嫌你就喝了吧。其實店裏人很少,是不會出錯的,一種善意的表達吧。他是流淚喝完湯的。他得出了一個結論,只有愛是國際性的,這種國際性的愛才會讓人不會徹底絕望。
看到這篇文章,我也是流淚了。是的,世界性的,愛是終極武器。
造物主決定了,人不和動物一樣。動物是通過聞同類的氣味,氣味對了,就可以成爲朋友,人,是通過心靈溝通的。這決定了人生而是一種孤獨的種類。
總是從網上看到各種各樣分析愛情應該是什麼樣的,朋友應該是什麼樣的,家庭成員應該是什麼樣的。在我看來,各種形式,不外乎都是愛的形式罷了。中國有個成語“抱團取暖”,無非就是,愛讓人心裏暖罷了。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但沒聽說過,哪裏有愛,哪裏就有反抗,這裏不包括那些變態的,不健康的愛。
在集體裏是如此,在家庭更是如此:你氣勢炎炎,想讓大家服你,有什麼用,換來的可能是不屑與嘲笑。你一身名牌,一幅大款模樣,跟我有什麼關係?你有什麼什麼親戚是什麼什麼領導,混得很好,跟我有什麼關係?你地位很高,當國家主席,跟我又有什麼關係?你整天顯擺這些,人家跟你水平相當的,可能還把你奚落一頓,有教養的,都不屑理你的。所有這些,都不一定能服人,正所謂“有錢是買不來愛”的。但“愛”可以。
是愛,讓人在寒冷的冬天感到春天般的溫暖;感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不那麼孤獨;才感到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沒有了愛,心靈一片荒蕪,沒有愛的心靈,是不會幸福的,更不會快樂。親人,沒有了愛,陌生人而已。這時候的親情,只是一種形式而已。所以,你一點愛心都沒有,就不要拿親情綁架別人了,不要索取什麼了,你不知道,什麼都是相互的嗎?愛也是。
愛讓人變得強大。愛也成爲人的軟肋。一個人應該常常的多想想自己,你是常常的散發的是愛呢,還是惡意。
其實給人愛是很簡單的:一個舉手之勞,一個善意的安慰。沒有人會嫌這個多。
在你想以氣勢把人壓下去的時候,還是用愛來代替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