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的保存和備份

從進入到互聯網時代開始,各種資料都開始電子化,照片、文檔等,這些資料的保存和備份工作也越來越重要。

一、一次意外

高中畢業之後的那個暑假,我去了工地打工,每天搬磚鏟泥,空閒的時候,就拿着手機來回拍,沒有什麼特別美的景色或畫面,但是對我來說,是一段珍貴的記憶。

那時候還想着,等打工結束了,就把照片上傳到 QQ 空間,沒錯,那個時候大家還都玩 QQ 和空間。但是好景不長,我還沒來得及上傳,手機的內存卡就壞了,是的,那個時候手機存儲空間不像現在這樣動不動就 128G、256G,那個時候 8G 就很了不得了,所以照片都是額外加內存卡做存儲。

手機的問題也好,內存卡的問題也好,反正就是壞了,所有的照片都沒了,對那個時候的我還是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對資料備份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是這篇文章的起源。

二、資料備份意識

即使我們處在互聯網的時代,電子化的資料也隨時會丟。即使是大廠的博客平臺,也可能說關就關,各家網盤平臺也是如此。資料無論存在自己的電腦或手機裏,還是存在雲服務上,都有隨時丟失的可能,電腦或手機可能會壞掉,雲服務可能會停止提供服務,好像我們的資料在哪都不安全。

那就沒有辦法了麼,也不是,首先不同的存儲介質損壞的概率是不同的,比如你把資料存在一個防摔的硬盤裏,肯定比一個普通的硬盤更靠譜;找一個大廠的雲存儲,肯定比小作坊的要靠譜;把資料存在多個地方,肯定比存在一個地方要靠譜。

想要保存好資料,首先就要有保存和備份的意識,比如說收到一份很重要的文件,除了保存在電腦上,是否考慮發送郵件到自己的郵箱,這樣就可以在郵箱裏多存一份了;是否考慮往 U 盤裏複製一份,這樣不僅多了一個備份,攜帶也方便;寫 Word 文檔的時候,要不要設置自動保存,防止電腦突然斷電等等。

三、工具和備份策略

自從內存卡損壞事件之後,我就開始把照片存在至少兩個地方,比如說手機存一份,電腦存一份,當然也不僅限於照片,文檔、軟件安裝包等也是如此。

目前,我用到的一些工具如下:

  • 百度雲
    • 主要做照片備份,和一些不常用到的軟件安裝包備份,以及視頻教程備份。
  • 堅果雲
    • 常用文檔和圖片的備份。
  • 谷歌雲
    • 手機相冊備份。
  • WPS 雲
    • 常用文檔備份,直接雲端讀取編輯。
    • 寫文檔,必定是寫完一段,手條件反射自動按下 Ctrl + S。
  • Chrome
    • 書籤保存在雲端賬戶裏,切換設備隨時同步。

大家有什麼好的工具和方式,歡迎溝通交流。

歡迎訪問的個人博客:掘墓人的小鏟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