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學習時遇見“方千里者九”

學習時看到“方千里者九”的註釋:縱橫各一千里的地方有九塊。這是當時流行的說法《禮記·王制》:“凡海之內九州,州方千里。”

昨天看的是中國近代路上的尷尬並有自愧之感,這一刻我分明知道她之完美和招人喜歡,她可以是完美的,意味着不只全沒有病態,而更是其思想文化的深蘊和天馬行空之自在使人嘆息自豪。後來是怎麼多了那些廢物的呢?說不準,我想是巧在清朝正處使民族丟臉的狀態,沒有預備就被西方人事衝擊,比愚蠢的醉漢還滑稽可悲。

可悲可嘆——即使不夠因之悲觀——的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好,一個人可以不知道大概不妨礙她照樣美麗,民族應該儘可能多地瞭解自己的美,不是麼?某個人儘可能多地瞭解、儘量多的人去瞭解到,那纔不會對外來的東西或多或少地屈膝卑躬、效仿膜拜,就像白癡眼饞着別家的飯,也不會對他國的顯耀傾倒着迷,反身唾棄或漠視生養之地的同類事物,如果知道不好,那便不會再繼續不好了不是麼?另一方面,無知向來廣泛存在,無知之人時時並不承認這點。愛自己就是幸福,愛不值得愛的人就是病態,一些國人還存着輕微時不時的病態,像感冒病在國內,不過聽說偶爾感冒也有好處,而愛上不該愛的人事,仰慕不該仰慕的,則一定會浪費精力,浪費掉愛的位置(同時委屈了自己),也會傷害原本值得愛的。任性孩子,如今不再是孩子,成人了,往往他們都看低自己,事實也即爲此。

當我感覺到一種有益於公衆或這個民族的領悟時,一種看待事情的正直恰當、本分公平、實質光明的視角時,我會忍不住即時趕去表達,記錄在承載文字的物件上。這實在是出於一種責任心,希望這個世界越來越清明和光亮,分享恐怕別人沒有能力和德性感觸的點滴與成就。爲什麼我要說這個?不爲了什麼罷,反正都是事實,不怕別人模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