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感悟】:宗通說通分外明

↗☉☪🔦  ∞✡∫
☄㊖㊝㊣♗
Ψ㊜  μ♬   ❤❁♔
░▒▓▐↕🌀☼



  最近,愈來愈發現一個怪現象,即…宗教間、學術間的相互批評。

  譬如,佛教裏頭一些〝和尚〞,批評儒學、或道家…乃至是國外的宗教。

  或者,有一些〝學者〞,就在分析這些批評、那些批評,對在哪裏?錯在哪裏?

  現在,我就在想,我現在的這個作爲,是不是就像上面那些被我提到的怪現象…當中的一部份呢?

  對此,嗯!我得好好想想,看看當中,是不是有…由我自己就可以發現到的盲點?

  好,開始!


  一般而言,宗教當中、或宗門當中、或學門派別當中…按最約略的講,有宗通及說通。

  何謂宗通?向着該宗所崇的境界,依照該宗所提供的教法,親自習練,練到到家了之後,境界就達到了。這就叫做宗通。此處要注意喲!得通了宗旨的,纔算得是喲!見地正確的,這也算是宗通。

  何謂說通?對該宗所崇的境界,說得極其到位。雖說,指月指,其本身並不是月,但一定是準確無誤地指向月亮。凡是準確指着月亮的指,凡是能令人看到月亮的解說,都是說通,也是指得對的通達。

  通達了宗通的人,口才不一定很好。但見地及修爲,都是準確地向着該宗所宗的終極標的…高速奔進的人!

  但對於口才很好、卻不通達宗旨的人,這種人,於其人的自心當中,往往會發生以偏概全的謬誤。明明不知道宗旨,卻硬要說,這就是最大的硬傷。

  對於懵懵懂懂的人來說,因爲口才好的人說得好聽,所以,懵懂人就會被帶離宗旨。像這種似是而非的言論,最是害人。

  所謂的懵懂人,我是指,老是從衆,卻無獨立思維的人。文字上的堆砌,只要是離了宗旨宗趣的表述,無論堆砌出來的知識再多,再花俏,都不頂用的。

  這時,要特別留意,看那口才雖然很差,要真是通達了宗通的人,那麼他們,遇事時,他們真的能幹。

  現在,我終於,我漸漸能夠分辨這個差別了:

  ① 【宗通+說通】=善導己彼入正途。
  ② 【說通-宗通】=盲人引盲入昧途。
  ③ 【宗通-說通】=唯己從正入正途。

  寫書的,只要宗旨一錯失,寫再多的字,都是廢話。

  真會寫書的,宗旨必不失錯,寫得再多的字,各個脈絡都相互調達!哪怕被看不懂裏頭精蘊的迷昧人來看,看來似乎都是廢話。但只要明理的人,一碰,就知道內裏水位涵量在哪兒了!換言之…即知深淺!

  我上頭的老師告訴我:  『要記得,真要寫書,那是一定要利益到別人的,才行!這是極其高的要求標準,不能打馬虎眼。如果你真的按你最高良心的標準來要求你自己時,你還敢隨便寫書嗎?你若只是爲了自己出名、只是爲了賺錢、或是拐着彎子作爲賺錢求名的踏腳石,那這就很是不好了,小心得報應呀!』

  分享,是要藉由寫書,將自己的成功經歷,或是由敗轉勝的心路歷程給陳托出來,這纔會讓人得到最大利益。而這種經歷與歷程,無一不是…宗通…的變形。

  注意,這裏所說的勝,是可持續性的勝,是勝義的勝。不是可持續性的勝、不是勝義的勝,那都不過是一時的僥倖罷了!僥倖,有什麼好分享的?這點,一定要很謹慎,免得被自己的惰性給忽悠了去,那就虧大了的!


  宗通,是第一段的功夫。這是最該練的,也是最首先要練的。

  說通,是宗通得了正受用時,學習如何表達得到位,應機,這是第二段的功夫。

  當然,兩者是能夠互即互入、相互輝映的。在具體的操練上,在練第一段功夫時,就可以把自己當作是對象,說給自己聽。當自己覺得說的與做的,一旦有匹配不起來的部份產生時,那當然是落後的那個,由於那個的不到位,纔會有脫節的發生。這時,解決之方無非是…那就向領先的看齊…想辦法跟上,還要調諧哪!

  經由如此地交互淬勵之後,哪有可能不長進的呀?

  因此,我可以如此確定…

  摒棄了說通的宗通,從嚴格的意義上看來,這表示,這個人還是有點自私的。若換成這麼說,說通一時跟不上走在前的宗通,但之後會快步跟上,若心態是這樣的,我就不會說這是自私的了,而會說這是因應調濟的需要,而一時之間會有前後的差距。

  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很微細,不可不辨,免得誤會人,或因爲被人誤會而難過。只要分辨得了這裏頭的微細處的人,就絕對不會再中套!

  至於,摒棄了宗通的說通,純粹只是個沽名吊譽的人,名利兩關都過不了,像這種人的說通,就沒什麼好看的了,無非只是炫弄一堆沒有系統的知識罷了,不值一哂。


  從我以上的反思之後,我想,未來,我會這麼地看人…

  對待①,我將緊緊跟隨。將他所顯化的擅說與擅作,作無縫式的緊緊密合,流暢地互作咬合。……【這是第一層功夫】

  對待②,我首先當保持適當距離。其次,再見機而作,順便練習自己從①那兒學到的說通及宗通,練得到位,我就能幫到②。不練這個功夫,算是我虧大了!……【這是第二層功夫】

  對待③,我要懸置他的不擅說,但仍得用心觀察他的擅作。要是我…看不見他的擅作、不學他的擅作,也算是我虧大了!……【這是第三層功夫】

  實話實說,愈往下層,眼力要愈來愈微密,對自身的要求也就愈高了。因爲,愈到後面,愈隱。就是因爲隱,纔不好練。但要能練到,那就真的是…賺多多的啦!


  無論如何,要真的得受用,實作,還是要比說的重要。有了實作的實務經驗後,後面的老實話,纔會說得…老實在的。

  隨着我的敏銳度的提高,凡是在我水平以下的…他人的胡說,無論他多有名,我可以確定,我可以在幾眼當中,就瞄出來。畢竟,不比我明嘛!我不過是一時之間,不名而已。沒事,有明就好!有明就好!

  當斷能斷,必不受其亂。
  見機適作,功必不唐捐!


  終於,可以對以上的文字,就由自我來作個講評了。

  以上的文字,就算在實質上還沒有做到實際的功,但由於在脈絡上的陳述,是諳合理則的。而且這理則,有一定的高度,所以,其適用面,極其之廣。於是,在導致功必不唐捐的見地及進路上,我都鋪就了一個從正、由正、入正、和其正的康莊大道了。

  這條道,誰走,誰就得受用。誰嚴格地守這準則走,誰就愈得大受用。誰的心就愈分明!

  如此地…分外…分明!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凡屬善人,無不感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