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更多的人開始在華爲雲上學習,實踐

今天是2019年7月1日,回顧最近的三個月,感受到很大的一股風潮或是熱情,那就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華爲雲學院或認證課程中進行學習,今天簡單分享下我接觸華爲雲,並在上面學習的經歷。

接觸華爲雲,註冊華爲雲賬號是在今年的3月22日,真正的瞭解華爲雲是在5月9日,“杭州・選擇不凡 華爲雲城市峯會2019”的城市峯會上,聽了華爲雲的戰略介紹,還是挺心潮澎湃的,也對其充滿了期待,覺得華爲雲作爲後起之秀,未來的全球化戰略支撐下,不會亞於哪一個雲廠商,可能是出於民族情結,加上之前非洲的一段工作經歷,對華爲和華爲人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所以更加覺得華爲值得更好的發展,而現在也開始了自己立足華爲生態,創建自我品牌的道路。

從4月份開始,在華爲雲學院上,開始學習各種課程,或許是因爲之前是學技術的,又或許是因爲面試時,面試官覺得我還應該再深入學習技術,我也感覺未來技術會像英語一樣,成爲每個人必備的工具課程,助力每個人的發展。

從最開始的雲學院免費課程,大概學了2個月,中間穿插着要準備南開的金融學碩士全國統考,5月底結束後,6月份開始覺得理論的基礎已經初步具備,開始嘗試着購買了一些微認證的單項課程,截止到6月底,已經順利拿到了多項微認證課程,也隨着單項學習實戰營,學習了一些7天、14天的實踐:

    雲容器快速搭建網站

    使用Python爬蟲抓取圖片

    ModelArts實現零售商客戶分羣

    智能表單和證件文字識別

    基於卷積神經網絡實現景區精準識別場景

    樹迴歸算法分析房價趨勢

    微信公衆號後臺消息回覆

    總的算下來,大概有十幾個吧,從大數據、雲計算、網絡安全到人工智能、微服務、容器、DevOps、DevCloud

    現在加了好多個華爲雲的學習羣,加上每天的實踐打卡,算下來,基本沒怎麼間斷,多的時候,一天要做三個單項的學習和實踐,雖然累點,要抽時間,還得打卡,但是這樣的學習是有輸入、有理解、有消化、有輸出的,理論+實踐效果很好,最重要的是免費,而且小助手們都很熱心和周到!

    在4月初,開始學習的時候,對比了阿里的雲學院,課程也挺多的,而且免費,體系化也很好的,但是有一點,我覺得華爲做的比較好的地方:

    1、職業認證:是先學習、實驗,然後報名交錢考試的,這樣想學的就是隨意獲取,但又設置了門檻,相當於是寬進嚴出

    2、考試次數:微認證的考試次數會有5次,我採用的一版策略是學習之前先做一遍,看看自己的實力到底到什麼程度,然後結合認證視頻再好好學一遍,學完再考一次,或者是實踐後,再考一次,基本上,第二次都會過掉,所以現在採用的是先過理論,再進行實踐,每個月給自己設置一個學習主題

    3、學習的時候,會有微信羣組,可以隨時的交流、溝通,也可以聯繫對應的小助手,服務很周到

    4、華爲現在是保持一種開放的態度,兼容幷包,這個或許有IBM、Google的特色,也服務我的理念,我們可以創建一個個生態,但不管這個生態的主導者是誰,都始終抱着開放的態度和精神在做

    聲明下,這可不是給華爲雲做廣告,只是覺得好的東西要大家分享,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