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人生訓練營】4組+空空一籮筐+《弗蘭基的藍色琴絃》書評

有一個孩子出生於德國,從小他的父親便對他給予了厚望,希望他可以成爲像莫扎特那樣的音樂神童。可是,他的父親卻是一名酒鬼。

這個孩子四歲的時候,他的父親便經常把一大沓的琴譜放在他面前讓他彈奏,若是彈不好便不準休息,小小年紀的他經常把手都彈腫了也不敢停下。

有一天,已經過了凌晨十二點,他還在練習鋼琴,孩子的母親見他眼睛都快耷拉下來了,便讓他去睡覺。可孩子卻搖頭:“若是父親回來見我沒有練琴,會打我的。”

母親搖頭嘆氣,滿臉的無可奈何,伸手將孩子攬入懷中。就這樣不知過了多久,孩子迷迷糊糊的在母親的懷裏睡着了。

他的父親醉酒回來時,見他沒有練琴而是在呼呼大睡,一把將他提起,開始了一頓毒打,母親攔不住,孩子淚流滿面的坐在鋼琴前開始彈奏,即便面對這樣的環境,孩子依然流暢的彈完了一首曲目。

這個擁有悲慘童年的孩子便是歐洲音樂史上最著名的音樂家之一貝多芬,近日閱讀的一本書《弗蘭基的藍色琴絃》也是講述的一位極具音樂天賦的吉他手,他也有着坎坷的童年經歷,即便人生路途坎坷,但依然堅持着自己的音樂夢想。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米奇·阿爾博姆,出生於1959年,他是一位電臺主持、電視評論員,同時也是一位活躍的慈善活動家。迄今爲止已出版多部暢銷著作,《弗蘭基的藍色琴絃》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弗蘭基的藍色琴絃》以“音樂”爲視角講述了弗蘭基的一生,從他的人生經歷中告訴我們一定要找到自己追求一生的人生志願,也許在尋找中的過程中困難重重,但依然要學會堅持、學會專注、更要學會掌握自己航行的方向。

堅持,是尋找與實現人生志願的基礎

如果換做是你,每天經歷着像貝多芬那樣的童年,你會如何選擇呢?相信大部分的人都難以堅持下去,會認爲練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可是,正因爲逆境,纔會激發人的潛能,創造出奇蹟。

在《弗蘭基的藍色琴絃》中,尚在襁褓的弗蘭基便被人遺棄在了河中,因爲河水的刺激感染了他那雙漂亮的藍色眼睛,一點陽光便刺得他睜不開眼,角膜變紅,有時候完全看不到兩側的東西。醫生警告說,他隨時可能失明。

撫養弗蘭基的巴法見狀,一直爲孩子的未來擔憂。後來想起,也許弗蘭基可以從事音樂方面的工作,於是帶着他去了音樂學校。可是,因爲年紀太小與弗蘭基愛揉眼睛的習慣,學校拒絕接受弗蘭基。

無論巴法如何不屈不饒的與校長爭論,學校依然不肯收弗蘭基爲學生。看似弗蘭基唯一的出路就這樣被阻斷了。但因爲巴法的堅持,弗蘭基最終得以拜師一位琴藝高超的盲人吉他手門下。在而後的流浪歲月裏,無論去到何方,弗蘭基一直將老師送他的吉他帶在身邊,並且每天都堅持刻苦練習吉他,無論條件多麼艱辛。

也許人生志願無法輕易尋到,但若沒有堅持尋找的力量,奇蹟便不會降臨,也許弗蘭基的命運會就此改變。若是尋到後依然沒有堅持,那麼尋到的人生志願也不能隨意實現。堅持,是實現一切理想的基礎。

專注,是實現人生志願的力量

米奇·阿爾博姆在書中描述了一段令我記憶深刻的對話。

當弗蘭基爲老師唱起一首歌的時候,老師告訴他會遇到一個問題,因爲弗蘭基的歌聲特別的美。於是,弗蘭基將面臨一個選擇,究竟是做一名偉大的歌聲還是做偉大的吉他手?

正如大部分人的回答一樣,弗蘭基反問老師:“可以兩個都做嗎?”

巴菲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成功的奧祕在於,專注的做一件事,並將它做到極致,那麼你就會成爲這個領域的專家。弗蘭基的老師也是這樣的觀點,他嘆氣說:“兩個都做,等於哪個都做不成。”

如果心踏兩條船,最後正如老師說的那樣,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當目標確定後,是需要一步一步的實現,而非一步登天,如果同時走兩條路,結局可想而知。

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在發明燈泡時,超過一千次的實驗都是以失敗告終。如果不是因爲專注,也許就不會有成功的那一天,因爲愛迪生知道,他沒有失敗,他只是發現了一千多種不適合做燈泡的材料而已。

在很大程度上,專注對我們的目標與志願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每一步的積累都決定着未來我們將成爲誰。

成功時,掌握好人生航行的方向

年少成名的事情在現今社會中比比皆是,有些人卻因爲出道早而大紅大紫,可是有些人卻慢慢地走向墮落。

在《弗蘭基的藍色琴絃》中弗蘭基是一位天才吉他手,書中描述道,只要給他演奏的時間,你便會愛上他的音樂。自然而然,弗蘭基成爲了一位名聲大噪的明星。

可是,出名會上癮,人生中沒有指引的力量,便容易隨波逐流。弗蘭基便是這樣一個例子。成名後,弗蘭基爲了利益接受經紀公司的建議,放棄了自己的吉他,開始唱歌、跳舞甚至演電影,他與當紅演員結婚,放棄了已與自己成親的初戀女友。

看似弗蘭基的星途一帆風順,可漸漸地他迷失了自己,他丟掉了自己最喜愛的音樂,他開始酗酒、吸毒,原本幸福的生活,因爲成名,弗蘭基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後來,當有三個年輕人因爲想寫出讓大衆喜歡的音樂而在一個小島上找到隱居的弗蘭基時,他告訴那些年輕人,要做自己喜歡的音樂,永遠不要因爲迎合他人而放棄自己的初衷。

尋找到人生的志願就是爲自己找到了一盞引路的燈,在尋找與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一定要帶上堅持,相信那是一切的基礎。同時,當面臨岔路口時,一定要遵循自己的內心,專注的去做一件事。若是小有成就時,永遠不要迷失了自己的初衷,自己內心的方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