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巨頭入局,先進場的中小充電樁玩家憂慮了

“如果開發商能在商廈、小區住宅的停車場全部配置充電樁,那我們充電就方便多了。”

“我當然希望自家小區能儘快安裝公共充電樁啦,而且越多越好!”

“這些開發商這麼搞,不僅對我們是一個衝擊。他們不懂這個行業,如果亂搞一氣最後又不弄了,等於是把我們的市場也攪黃了!”

前兩段話,來自部分萬科、碧桂園等開發商所建小區的業主,他們同時也是純電動汽車的車主。最後這一句,則是一位充電樁行業的中小企業負責人,他的意思很明顯,不怕業內巨頭的擴張(至少還有合作和併購的機會),就怕跨界來搗亂的……

早入場的充電樁玩家有苦難言

所謂“跨界來搗亂”,指的就是前不久與國家電網合資成立“國網恆大智慧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的恆大集團,以及先後與國網簽訂服務合作協議的碧桂園、萬科和融創等房地產巨頭。

四大房企陸續牽手國家電網布局充電樁,一些新能源車主(也是業主)都拍手稱好,但是充電樁行業內,卻是衆說紛紜。

“外界說充電樁行業或許面臨洗牌,我們更擔心是打亂仗,這個行業需要理性發展。”有部分從事新能源充電樁建設的中小企業負責人,向懂懂筆記表達了憂慮。

尤其是先行佈局電樁的中小企業,非常擔心在“財大氣粗”的房企入局之後,原有的充電業務會受到嚴重衝擊,甚至面臨市場淘汰。而這種淘汰,在之前的入局者看來是攪亂市場,因爲跨界而來的巨頭目的可能只是“圈錢”,而不是促進充電樁行業的發展。

“對於這些跨界資本的入局,我們既擔心會對現有業務有衝擊,又期盼着也許會是一個新機會。”

李曉越是深圳一家新能源機構的聯合創始人。他告訴懂懂筆記,在佈局電動汽車充電樁業務前,早在2014年,公司就開始在深圳羅湖的部分住宅小區,架設、安裝了大量可用於電動摩托車(兩輪和三輪)的充電設備。

運營一年多後,隨着純電動汽車開始頻繁出現在深圳街頭,不少出租車、網約車都換上了純電動汽車,這讓他和創業夥伴看到了新的市場機會。“我們馬上決定,轉而加大投資純電動汽車的充電樁站,這個風口不能錯過。”

李曉越表示,自己的企業雖不敢說是深圳最早入局純電動汽車充電樁的,但也是第一批佈局壁掛式交流慢充業務的先行者。在投資人追加投資後,公司前前後後投入了將近400萬元,與相關物業公司合作,引進了一批充電樁設備。

爲了吸引用戶,他們在深圳部分社區投入了地推宣傳,對首批註冊並充電的用戶給予了較大的優惠補貼,“這是個要培育的市場,而且我們投入了就要不斷升級,早期有部分設備還是國標2011的,後期全部更新爲國標2015了。”

李曉越告訴懂懂筆記,此後他們在羅湖、福田的20多個住宅區、購物商城停車場,安裝了兩百多臺充電樁設備。採取的是和小區物業、商城物業公用電力管道(慢充模式),收入則與對方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分配(快充使用專線電路)。

“但這個行業坑真的很多。早期的設備故障率非常高,維修的成本也讓人崩潰。”李曉越表示,公司當初安裝的設備剛剛上線不到半年時間,故障亮燈的充電樁就已經超過一半以上。

此後,噩夢隨之開始。運營人員每天不是在檢修充電設備,就是在檢修充電設備的路上。爲了能維持設備的正常使用,公司的維檢人員數量一度高達30人。

“一度電服務費才5毛錢,早期電動汽車電池大多是磷酸鐵鋰,續航短,充滿只需要20度電左右。”因此,每車平均只有十元左右的充電費,“被物業公司分走三、四成後,剩下的尚不足支付人員薪資。“

由於持續虧損,公司不得不從2018年年中起減少維檢投入。李曉越透露,目前近兩百臺純電動汽車充電樁中僅有不足三成能夠正常使用,絕大部分都存在無故跳槍、無法充電等問題。

“原打算今年初換新設備,但經營狀況入不敷出,投資人也感到沒有信心,所以一直沒有更換。”李曉越告訴懂懂筆記,目前公司的盈利業務主要是電動摩托車的充電站,而汽車充電樁業務仍然處於持續虧損中。

據他分析,一些同期佈局充電樁的中小企業,目前經營情況大致相同,有的甚至已經倒閉,變賣了所有的充電設備;有些尚能維持的企業只能開展其它業務,用以補貼電樁維檢的巨大成本。

那麼,除了設備故障頻繁、充電服務費低問題之外,很多早期佈局電動汽車充電樁的企業,還遇到過什麼樣的問題?他們是在等待併購還是等待新的生機?

建樁補貼門檻高,各種成本成重壓

據多家媒體報道,截止2018年底,國內已經有超過10家充電樁企業,在經營兩年時間內宣佈解散、倒閉。

“這個數據很保守了,過去兩年,我們這邊最少就有四家企業倒閉。”在廣州某新能源充電樁企業擔任運營主管的馬經理表示,就在半年內,廣深地區就有兩家充電樁企業關張了。

他向懂懂筆記透露,近兩年不少新能源企業、服務機構,包括小創業公司都紛紛入局充電樁,跑馬圈地佈局架設樁站。廣深地區雖有扶持政策,能給建樁企業一定補貼,但補貼的金額卻是杯水車薪。

當地的要求,是建樁總功率需要達到2000kw,才能拿到“交流慢充樁150元/kw以及直流快充樁550元/kw”的補貼,“建一個充電樁站,通常場地租金加上充電設備要投入150萬元以上。”

馬經理透露,有深圳的充電樁同行表示,在深圳只有建成、運營總功率達到8000kw以上的充電站,才能獲得200~600元/Kw不等的補貼,“的確有難度,可以說建設運營充電樁扶持的門檻太高了。”

“即便用補貼解決了場地、設備的啓動難題後,運營又是一場持續的拉鋸戰。”在他看來,政策對於充電樁站的補貼都是一次性行爲,建成之後企業如何尋找盈利模式、產生持續的利潤,纔是良性發展的關鍵。

但充電樁站想要在短期內盈利是“癡人說夢”,尤其是對於早期入局的中小充電站玩家。不少早期建設的充電樁站面臨的租金成本壓力、市場不規範已經成爲重負,“當時很多企業是與小區、酒店、商業場所的公用停車場合作,但是酒店和商場來消費的顧客大多是胡亂停車,導致佔樁現象嚴重。”

只要充電樁被佔,電動汽車就無法充電,也就無法產生營收。這讓很多充電樁企業爲之苦惱,物業方几乎很難配合引導車輛合規停放,而燃油車車主更不會在意佔用了充電車車位。馬經理表示,他們公司位於廣州天河區、海珠區的部分充電站,佔樁現象一度高達90%,部分燃油車一停就是整整一天。

“雖然和物業有分成協議,但物業方只能規勸,不能禁止佔位的發生。”車主素質和物業管理的問題,導致充電樁企業盈利受阻。馬經理強調,這也是後期很多企業選擇承租獨立場地建樁的原因。租用場地建樁,除了可以較輕鬆達到政策要求的總功率補貼,更能夠管理入場車輛違規佔樁的難題。

“但整租場地的租金很貴,小企業玩不起。如果租在增城、南沙等偏遠地區,又面臨着使用率低,難盈利的問題。”他坦言,如今充電行業的新玩家要麼是大企業,有背景有資金;要麼是已經拿到融資的中小企業,硬扛着不退場等待機會。

在他和周圍的同行看來,如果未來房地產巨頭頻繁入局,那些中小企業將面臨巨大的衝擊,隨時會在價格戰中被打趴下,“我們公司現在融了B輪,但堅持得也很辛苦。那些地產巨頭勝在場地不用租借,可以降低鉅額成本,未來在價格上更有優勢。這纔是讓我們感到壓力的地方。”

無論合作場地建樁,還是租用場地建樁,第三方充電企業都要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燃油車佔樁、租金居高不下、邊遠區域使用率低等問題,都在隨時威脅着中小玩家的生存。

那麼,在地產巨頭入局、政策補貼門檻走高的大勢下,已佈局充電樁的中小企業是會採取哪些方式自救?

邊緣機構盼收購,中小企業錯位競爭

“房企入局是因爲財大氣粗,我們目前肯定不敢繼續追風口了,看看市場變化趨勢吧。”

當被問及,房地產巨頭入局電樁行業會產生哪些影時,李曉越堅決地表示,首先不會在充電業務上增加新的投入,不妨靜觀其變。

 “房企有資源,國網有實力,我們什麼都沒有,只能見好就收、看看新的機會。”他告訴懂懂筆記,如果充電樁行業迎來新一輪的“圈地”建樁潮,他與合夥人只希望能夠成爲巨頭收購的對象,畢竟公司的電樁設備和充電業務還是有一定價值的。

李曉越坦言,除了運營越來越困難,目前很多充電樁企業還面臨用電難的問題,尤其是三級快充直流充電站,“深圳最近天炎熱,是用電的高峯,因此很多充電站總是跳閘。”

他向懂懂筆記透露稱,前不久深圳有一家充電站發公告,宣佈在工作日的工作時間停止服務,只在晚上、週末提供充電,原因便是站內用電導致了周邊產業園跳閘。

“設備投入了,只能營業晚上和週末,這基本是血虧了。”李曉越表示自家的交流充電樁也曾遭遇業主投訴,最後被物業停電,導致損失慘重。

對於“缺電”影響充電站營業的情況,馬經理也表示認同。儘管他所在的企業後續仍會根據行業情況適當更新設備,但在擴張、選址上會更加謹慎,會做足前期市場調研再“動手”。

“大企業有資金可以燒錢,我們要活下去就得善用有限的融資了。”馬經歷表示,爲了避免與大企業競爭,公司或將考慮差異化服務,集中在工業園、物流園附近建設新的充電樁站,爲新能源貨車提供平價充電服務。

【結束語】

充電樁之於新能源汽車,猶如加油站之於燃油汽車一樣,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運轉的重要基礎。但是目前充電樁市場仍然面臨諸多困境,包括佈局不均衡、偏遠站場持續虧本、市區站場一樁難求等現象,以及人工、運維、租金、佔樁亂象,都在加重充電樁企業的經營難度。有些癥結,是中小機構和行業巨頭同樣都要面對和解決的。

如今,房地產巨頭宣佈攜手電力巨頭涉足新能源充電市場,似乎是在嘗試樹立行業規範,建立新盈利模式。但這種探索前景尚未明晰,同時也引發了部分先行佈局充電樁中小型企業的混亂和擔憂。有業內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哪些玩家、多少玩家入局並不是行業發展關鍵,最關鍵的是行業主管部門需要出臺引導新能源配套建設指導,做到統一區域規劃,統一相關標準和規範。

如果只是在市場一味地“圈地”,至少一段時期內可能很難整體解決新能源車充電難的根本問題,也難以避免資源浪費和重複建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懂懂筆記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