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觀花: ACM SIGCOMM 2019的黑科技(含資料下載鏈接)

在互聯網誕生50週年,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25週年之際,由國際計算機學會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數據通信專業組SIGCOMM(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Data Communication)主辦、清華大學承辦的全球網絡通信領域頂級會議ACM SIGCOMM 2019於8月20日-25日在北京隆重舉行。此次會議恰逢SIGCOMM組織成立50週年,這也是ACM SIGCOMM會議舉辦30多年來首次在中國大陸舉辦。

縱觀這場爲期六天的盛大會議,SDNLAB整理了會議中較常出現的一些高頻詞彙,或許能夠一窺今後網絡的發展趨勢。

  • 可編程網絡
  • 物聯網
  • 邊緣計算
  • Kubernetes
  • 機器學習
  • 無服務器計算

可編程網絡
隨着基於x86的中間件和虛擬交換機數據包處理的興起,這些趨勢指向了整個網絡可編程的未來。目前的編程語言只是針對單個網絡設備,例如Tofino可編程交換芯片和Netronome SmartNIC。但是目前還沒有統一的編程模型來表示和實現整個網絡層次上的通用數據平面功能。之前的可編程網絡技術專注於特定功能或任務,未來可能會變得更加通用。

物聯網
物聯網是一種基礎廣泛的技術,是由傳感器、機器和相機等智能設備組成的網絡,它們可以自動連接到互聯網並共享信息,驅動巨大的網絡流量並生成zettabytes數據用於監控和分析網絡。隨着物聯網變得越來越重要,Gartner預測,物聯網設備將在2019年達到142億,到2021年將增長到250億,IDC 估計到2025年,將有416億臺連接的物聯網設備產生79.4zettabytes的數據,另外有人預計到2020年IOT相關解決方案將產生3440億美元的收入,同時將減少1770億美元的成本支出。

查看更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