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der 機制流程分析

        前面我們對着代碼分析了整個 test_client 和 test_server 的整個流程,下面我們再來總結下整個流程。

        假設我們有此種服務場景:test_server 提供 HelloService 服務,還有 GoodbyeService 服務;test_client 來使用服務。

    

        對於 test_server 來說:

            1. addService:

                a. test_server 爲每個服務構造 flat_binder_object 結構體。它裏面中含有的 binder 指針和 cookie 指針 指向不同服務;

                b. 調用 ioctl 發送數據:

                    b.1 數據中含有 flat_binder_object + 服務名稱;

                    b.2 數據中含有“目的地”:handle = 0,表示發給 SM;

                c. 上面調用 ioctl ,那麼驅動程序對每一個 flat_binder_object 構造 binder_node 結構體。它裏面中含有的 ptr 和 cookie 指針是來自於 flat_binder_object 結構體裏的 binder 和 cookie 指針;

                d. 驅動程序根據 handle = 0 找到 SM,然後把數據發給 SM 並且創建 binder_ref 結構體;

                e. 在 SM 裏記錄服務的名稱及 desc 值。

        對於 test_client 來說:

            2. getService:

                a. test_client 構造數據。數據 = 名稱 +“目的(指的是 handle = 0)”;

                b. 調用 ioctl 發送數據;

                c. 那麼驅動程序根據 handle = 0 找到 SM 並把數據發給 SM;

                d. SM 從 svclist 鏈表中找到對應項。比如根據名“Hello”找到第一項,handle = 1;

                e. SM 通過 ioctl 返回數據。數據 = flat_binder_object,flat_binder_object 結構體中的 type 表示引用 binder_ref,handle = 1;

                f. 驅動:發現數據中含有 flat_binder_object,且 type 爲引用,從 SM 的 binder_ref 鏈表中找到對應項(傳入的 handle == binder_ref.desc),再找到 binder_node,最後爲 test_client 建立 binder_ref;

        對於 SM 來說:

            3. 那麼 test_client 是怎麼使用 HelloService?

                a. 構造數據,數據中含有 code(調用哪個函數),“目的”handle = 1;

                b. 使用 ioctl 發數據;

                c. 驅動:去除 handle = 1,找到 binder_ref,進而找到 binder_node,再找到 test_server;最後把數據傳入給 test_server,並且在數據中設置(ptr 和 cookie) 等於 binder_node 的(ptr 和 cookie);

                d. test_server 根據(ptr 和 cookie)知道調用的是哪個服務;

        1、那麼在 test_server 中,驅動構造出 binder_node 結構體(放在鏈表中)包含有 HelloService 和 GoodbyeService 服務。binder_node 結構體中包含的 ptr 和 cookie 和 proc,proc 結構體指向的就是進程 test_server;

        2、在 SM 中,驅動同樣也構造出 binder_ref 結構體(也是以鏈表的形式)包含有 HelloService 和 GoodbyeService 服務。binder_ref 結構體中包含的 desc 和 node,此 node 指向的便是前面的 test_server 中的 binder_node 結構體找到對應服務;

        3、在 test_client 中,驅動同樣也構造出 binder_ref 結構體(也是以鏈表的形式)包含有 HelloService 和 GoodbyeService 服務。binder_ref 結構體中包含的 desc 和 node,此 node 指向的便是前面的 SM 中的 binder_node 結構體;

        同樣 test_client 根據 desc 找到對應的具體服務名(哪個服務,Hello 或 Goodbye 服務);

        此時 binder 系統的流程調用已經非常明瞭了,那麼此係統中的最核心的函數是 ioctl;test_client 端中最核心的數據是 handle,test_server 端最核心的數據是 ptr 和 cooki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