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網絡七層分層理解

什麼是OSI七層模型?

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簡稱OSI)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CCITT)聯合制定的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爲開放式互連信息系統提供了一種功能結構的框架。,它從低到高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我覺得就是將上網的過程從底層到應用分爲七個層級結構

物理層:模型的最低層,也是OSI模型的第一層
功能:利用傳輸介質爲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連接,實現比特流的傳輸。(就是傳輸信號的)
建立 維護 斷開物理連接。
物理層的設備:物理接口(網線,網口,插口)。

數據鏈路層:是OSI模型的第二層,負責建立和管理節點間的鏈路。
功能:建立邏輯地址尋址,進行硬件地址尋址,差錯效驗等。
檢錯糾錯、流量控制,無差錯的傳輸幀。(數據幀封裝結構)

在計算機網絡中由於各種干擾的存在,物理鏈路是不可靠的。因此,這一層的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層提供的比特流的基礎上,通過差錯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錯的物理線路變爲無差錯的數據鏈路,即提供可靠的通過物理介質傳輸數據的方法。

數據鏈路層的具體工作是:接收來自物理層的數據,並封裝成幀,傳送到上一層;同樣,也將來自上層的數據幀,拆裝爲數據轉發到物理層。

我們說的物理地址就是MAC地址,MAC地址是不可變的 是十六進制 48位(1字=8位)。
數據鏈路層 有兩個MAC地址 :源物理地址(MAC地址)和 目標物理地址(MAC地址)。

數據鏈路層的設備:交換機。

網絡層:是OSI模型的第三層
功能:(數據包)的傳輸 進行邏輯地址尋址,通過綜合考慮發送優先權、網絡擁塞程度、
以及可選的路徑來決定從一個網絡中 到另一個網絡 的最佳路徑。
邏輯地址就是IP地址,IP地址是可變的
網絡層有連個IP地址:源邏輯地址(IP地址)和目標邏輯地址(IP地址)。
網絡層的設備: 路由器。

傳輸層:是OSI模型的第四層
功能:定義傳輸數據的協議(TCP/UDP協議) 端口對端口的傳輸,以及流量控制和差錯 效驗
主要是從下層接收的數據進行分段和傳輸,到達目的地址後再進行重組 承上啓下
常常把這一層數據叫做(數據段)
傳輸層設備: 防火牆

會話層:是OSI模型的第5層。
功能:建立、管理和終止表示層實體之間的會話連接
允許不同機器上的用戶之間建立會話關係。 負責網絡中兩點之間建立、維持和終止會話
( 數據的傳輸是在會話層完成的,而不是傳輸層,傳輸層只是定義了數據傳輸的協議。)

表示層:是OSI模型的第六層。
功能:該層負責協議轉換、數據編碼和數據壓縮。定義傳遞星系的語法和語義。

應用層:是OSI模型的最高層(第七層)。
功能:它是計算機用戶,以及各種應用程序和網絡之間的接口,其功能是直接向用戶提供 服務,完成用戶希望在網絡上完成的各種工作

所謂的網絡七層協議就是OSI模型:
7——應用層
6——表示層
5——會話層
4——傳輸層
3——網絡層
2——數據鏈路層
1——物理層

比如:應用層——電商平臺(應用軟件中對應的 應用層協議)

       表示層——木匠(負責數據壓縮、編碼)

       會話層——祕書(負責文件發送 / 接收)

       傳輸層——快遞公司(EMS——TCP;順豐——UDP)

       網絡層——分撥中興(路由器)

       數據鏈路層——快遞小哥(交換機)

       物理層——司機大哥和交通工具(網線 / 光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