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NAT

一 理論

工作原理:網絡地址轉換

實現方式:1.靜態轉換
2.動態轉換
3.端口多路複用

包含4類地址:內部局部地址
外部局部地址
內部全局地址
外部全家地址

NAT轉換條目:簡單轉換條目 (基於IP)
擴展轉換條目(基於IP 端口)

NAT優點:節省共有合法IP地址
處理地址重疊
增強靈活性
安全性

NAT缺點:延遲增大
配置和維護的複雜性
不支持某些應用,可以通過靜態NAT映射來避免

NAT配置步驟 1:接口IP地址配置
2:使用訪問控制列表定義哪些內部主機能做NAT
3:決定採用什麼共有地址,靜態或地址池
4:指定地址轉換映射
5:在內部和外部端口上啓用NAT

二 實例

基於IP地址轉換

靜態NAT

實驗拓撲圖如上所示,將局域網主機192.168.10.10地址轉換爲公網地址12.0.0.10,192.168.10.20轉換爲公網地址12.0.0.20。

1 配置三臺PC機

靜態NAT

靜態NAT

靜態NAT

2 配置交換機R3,路由器R1,R2

靜態NAT
靜態NAT

靜態NAT

3 測試互通

靜態NAT

靜態NAT

4 做nat地址轉換

靜態NAT

5 測試結果
靜態NAT

靜態NAT

靜態NAT

靜態NAT

靜態NAT

NAT靜態端口映射

靜態NAT

按以上拓撲圖配置
靜態NAT

靜態NAT

靜態NAT

靜態NAT
靜態NAT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