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荷軒裏的耕耘者

藕荷軒裏的耕耘者
“藕荷軒”是何三伏爲自己的書房起的名字。在我市,可能知道何三伏的人不是很多,但他對書法的癡愛以及對書法獨到的理解,卻是比較突出的,他的淡泊名利更是難能可貴。上個週末,記者來到翠園小區採訪了他。
年屆花甲的何三伏戴着一副眼鏡,身體瘦長,黑白相間的頭髮有些捲曲,一臉的書卷氣。他告訴記者,他從小喜歡看連環畫,常常照着畫,後來喜愛上了書法。他反覆臨帖,以古帖爲主,如王羲之的《聖教序》、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蘇軾的《寒食詩》、黃庭堅的《太白億舊遊詩》、米芾的《蜀素帖》等。幾十年來,他臨的帖不下五六十種,楷、草、隸、篆等書法體全部涉及。此外,他還經常向我市書法名家請教。
通過長期潛心鑽研,他的書法功底日積月累,逐漸深厚。他用筆側筆多,頗承我國傳統書法之風。他寫的隸書“心有三愛奇書俊馬甲山水,苑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蘭”(方誌敏語),字體清瘦,筆畫含有一股骨氣,反映了方誌敏的氣節。他寫的隸書“太虛觀象,菩提悟憚”,字體粗大,不留天不留地,幾乎滿紙,顯得大氣。他寫的行書結構嚴謹、字體舒展、灑脫、雅俗共賞。他寫的楷書筆畫紮實,結構穩重,疏密均勻、適當,佈局合理,在靜穆中給人一種美感。我市書法名家祁惠民、尚仁義等稱何三伏的書法字體間架結構合理、獨到,在我市書法界獨樹一幟。他的一些書法作品被我市以及鄭州、洛陽等地的書法愛好者收藏。
何三伏把書法作爲一種學問來研究,努力探求書法的源流和真諦。對書法理論他有自己的一套獨到的見解。他甚至敢於挑戰全國書法界名流,他認爲某位名流對傳統書法“永字八法”的理解不準確。另一位名流認爲“書法屬於線條的藝術”,他也不敢苟同。他認爲書法應是點畫結合的藝術,書法是有形、有志、有姿的藝術,其每一筆每一畫都有講究,不是單純的字符號。
5年前,他退休後每天在自己的“藕荷軒”臨帖,創作不少於五六個小時。他從不張揚。他說:“我衣食無憂,不以書法求名利,我的快樂就在對書法藝術的追求中。”
來源: 開封日報 作者: 李佔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