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Pro 入手一年了,到底香不香?

最近又有小夥伴問到底值不值得入手一臺 MacBook Pro,鬆哥自己在 2018 年 10 月份的時候入手了一臺,到現在爲止,也用了一年多了,今天就來和小夥伴們聊一聊使用感受,至於到底值不值,需要大家自行判斷。

我的第一臺筆記本是大一第二學期(2012 年 4 月份)入手的,是一臺 Sony 的 VAIO,這臺電腦現在也一直在用,給大家錄製的視頻教程都是用這臺電腦錄製了,在接近 8 年的時間裏,這檯筆記本一直是我的主力機,更重要的是從來沒有拿去修過,質量很棒,因此當我想要換電腦的時候,首先考慮的還是 VAIO,可惜 Sony 在 2014 年將 PC 業務整體出售,VAIO 這個品牌也賣給了 JIP(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 Inc.),從此退出了筆記本電腦市場。

排除了 VAIO 之後,剩下的選項就是 MacBook Pro 了。其實很早就想入手一臺 mbp 了,2016 年那會,剛畢業一年,薪水翻了三倍,我想入手一臺 mbp 獎勵自己,但後來還是控制住自己了,買了一個固態硬盤給我的 Windows 裝上了,然後就把買 mbp 這個慾望壓下來了。去年 10 月份的時候,我的第一本書剛剛交稿給出版社,還是蠻激動的,心想這下可以買一個 mbp 了吧,這次沒能成功控制住自己,於是就買了,要買就買好的,於是我在 Apple 官網定製了一臺 32G 內存的 mbp,當時還送了一個 beat solo 耳機。

耳機一直是女票在用,我就不多說了,我這次主要和大家說說作爲一個程序員,我比較關注的開發工具的使用感受。

idea 秒開

第一次知道原來 IntelliJ IDEA 可以秒開。最早用 Windows 的時候,那會還不是固態硬盤,每天到公司後,先按下開機鍵,然後去打杯水,回來電腦剛好開機,然後點下 idea 圖標,再去上個廁所,回來後 idea 也開好了,後來換了個固態硬盤,Windows 開機基本上可以控制在 10s 之內,所以每條到公司的流程也調整了下,先開機,然後等一會開機完成後,開 idea,然後再去打水,回來的時候 idea 就剛好開好。

用了 mbp 之後,idea 和 webstorm 這兩個平時開發用的最多的軟件,基本都可以秒開,相應的,idea 在項目編譯運行的時候,也要快很多。這樣開發效率提升可不是一丁半點。

不用關機

mbp 還有一個非常有用的地方就是不用關機,想想你做開發,idea、webstorm、vscode、sequel pro、postman、命令行等等開了一堆,現在下班了,全部關掉回家,明天來了再挨個打開,不是很費事麼?mac 用完了,直接合上蓋就可以了,下次再打開蓋子,這些東西都還可以接着使用。不用再一個一個打開。

我剛開始用的時候,對這個功能很不習慣,每次用完還是習慣性的關機,後來時間久了,慢慢就接受了,現在我的 mbp 估計都快一年沒關過機了,依然用着很流暢。

命令行好用

mbp 裏邊的命令行也是非常方便,遠程連接 Linux 服務器時,甚至不需要額外準備第三方工具,直接在命令行用命令連接。

但是在命令行連接遠程服務器,如果 ssh 連接空閒一段時間後,就會自動斷開,下次又得重新連接,我在網上看了一些方案之後,後來還是決定用一些工具得了,綜合比較後,使用了 Royal TSX,既可以做遠程連接,又可以方便的上傳文件。

Adobe Pr 真快

因爲我今年一直在錄視頻教程,視頻要二次處理剪輯啥的,二次處理我使用了 Adobe Premiere Pro ,剛開始我是在 Windows 上處理的,但是太慢了,一個 10 分鐘左右的視頻,渲染起來的時間接近 20 分鐘,漫長的等待實在有點受不了,後來就把視頻的二次處理換到 mbp 上來處理,10 分鐘的視頻,大概一兩分鐘就可以渲染好,速度非常快。

不過在 mbp 上處理視頻,也有一個問題,就是視頻長的時候(10 分鐘以上),可以明顯的聽到電腦風扇呼呼響,渲染完成後,電腦又會慢慢冷靜下來,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這個讓我有點吃驚,因爲我印象中,mbp 應該比較擅長做視頻處理,但是這塊實際操作起來,感覺它還是有點壓力。

至於爲什麼不在 mbp 上使用 FINAL CUT,這是因爲有的時候我還需要搭配着 Windows 使用,爲了能夠在 Windows 和 mbp 之間平滑切換,選擇了 Adobe Pr。

Docker 必備

個人覺得,使用 mbp,一定安裝一個 Docker,Docker 在 mbp 上安裝非常方便,比 windows 省事很多,Docker 裝好之後,以後的 MySQL、RabbitMQ、Redis、Nginx 等工具,都可以直接使用 Docker 來安裝,方便了很多。我一直就是這樣搞的。

不過 Docker 使用過程中,遇到過一次超級耗內存的情況,就是有一次突然電腦風扇呼呼響,檢查之後發現是 Docker 的問題,關掉的 Docker 之後就好了,不過後來使用 Docker 沒再遇到這個情況。

Sequel Pro

數據庫連接工具我使用了 Sequel Pro,在 Windows 上,我一直是 Navicat 和 SQLyog 兩個切換着使用,mbp 上也有 Navicat ,但是搞起來比較麻煩,我就懶得去弄了,於是入鄉隨俗,選擇了 Sequel Pro。

Sequel Pro 其實用着也沒啥不方便的地方,感覺我自己的平時的需求都夠用了。

mbp Vs Ubuntu

在公司做開發的時候,用 Ubuntu 做主力系統也用了很長一段時間,這也是我後來切換到 mbp 上之後,沒有太多的陌生感的原因之一。個人感覺 mbp 和 Ubuntu 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相比於 Ubuntu ,mbp 最大的優勢在於軟件生態豐富,像 Adobe 全家桶,微信這些東西,在 mbp 上安裝就不用折騰。

小夥伴們要是未來有入手 mbp 的打算,我建議現在可以在 Windows 筆記本上整一個雙系統,裝上 Ubuntu,這樣有一天當你想切換到 mbp 上時,就可以平滑過渡。

還要 Windows 系統嗎

老實說,Windows 還是離不開。至少我這邊有不少事情還是需要在 Windows 上做,例如平時給大家錄製視頻教程,mbp 當然也可以錄,但是錄出來的視頻文件超級大,不利於分發和傳播,所以我一直選擇在 Windows 上錄製。不過我不太喜歡在 mbp 上搞 Windows ,所以現在是兩臺筆記本,mbp 是主力,之前那臺用了八年的 Windows 打輔助,兩臺設備切換着用。

其實在電腦上我不太喜歡折騰,一般能滿足需求,我就會一直先用着。換了 mbp 之後,使用最多的軟件還是那幾個開發工具,其他 mbp 上的功能發掘的少,不過也在慢慢摸索。

整體來說,還是比較香的。

掃碼關注鬆哥,公衆號後臺回覆 2TB,獲取鬆哥獨家 超2TB 免費 Java 學習乾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