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底盤市場潛力巨大,助力機器人企業快速搶佔市場先機


機器人產業熱潮,催生“機器人底盤”這一細分品類

據瞭解,到2013年消費級機器人市場價值將達到150億美元左右,尤其在我國將面臨人口老齡化、勞動力成本上升及人工紅利逐漸消失等問題,因此,我國迫切需要加快“機器換人”的速度,在智能化浪潮的推動下,機器人相關企業爭相佈局賽道。

當然,機器人行業技術門檻相對較高,雖有政策的支持和資本的青睞,但技術比拼纔是硬實力。從目前來看,我國機器人企業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較低、利潤率不高的中下游,對掌握技術的入行者來說,選擇上游的軟硬件市場或許會有更多機會,其中就包括了機器人底盤,兼備自主定位、導航的基礎硬件模塊,同時也是服務型機器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硬件之一。

機器人底盤市場

機器人底盤對於機器人本體的重要性,不亞於雙腿對人的重要性,換句話說,服務機器人除了語音交互、內容生態等軟件層面實現的功能外,其他重要的部分都在機器人底盤這個模塊上,機器人底盤重要性的凸顯,致使越來越多企業涌入其中,其中還包括了一些傳統巨頭騰訊、百度及多家A股類科技公司出資入股了一些機器人底盤企業,也從側面反應了該行業的重要性。同時,機器人底盤市場的向好也預示着下游產品的需求正處於上升趨勢。

 

機器人底盤技術壁壘高,產品落地難

機器人底盤雖有較大的開發潛能,但從技術落地到產品上,具有較高的行業壁壘,需要具備自主定位、建圖、導航等多種功能,並能做到自主路徑規劃及自動避開障礙物,實現機器人的智能行走。

其次,機器人底盤的技術壁壘還在於不同場景下的多傳感器融合,從物體層面上來看,機器人底盤主要是衆多傳感器的集成,包括激光雷達、深度攝像頭、超聲波、紅外、防碰撞跌落等,以及輪轂電機、輪子等必要的懸掛。而如何將物理層面的硬件進行集合,則需要相應的算法及對應的軟件等相關技術。

機器人底盤市場

另外,機器人底盤的研發屬於高端製造行業,研發週期長,試錯成本高,如沒有固定的資金供應鏈及技術積累,對初創企業來說,將很難實現盈利增收,需要投入的技術研發、材料等成本費用較高,資金迴流也將會是很大的難題。所以,並非所有的入局者都能成功領跑,在實際的應用場景中,對機器人底盤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保證機器人的平穩運行,同時又要對其成本降低。因此,低成本、高性能且通用的機器人底盤將是全行業的研究方向。

 

企業紛紛入局機器人底盤賽道,爭奪底盤市場

據統計,目前國內涉足機器人底盤的企業已有10餘家,其中不僅有專注於機器人本體的企業,也有像思嵐科技這種專注於機器人定位導航領域的企業。

機器人底盤市場多家企業佈局

從上表中可看出,除了思嵐科技,國內的布科思、雲跡、EAI等廠商也涌入其中,大部分企業都以輪式機器人底盤爲主,且應用在服務機器人上居多。相比來說,輪式機器人底盤運行速度更快,運動噪聲更低,應用在服務型機器人上更爲適合,而履帶式機器人底盤由於牽引力較大、不易打滑、越野性能好等優點,因此在特種機器人身上更爲適用。

作爲我國最早入局機器人底盤賽道的企業,思嵐科技在實現機器人自主行走技術中具有豐富的研發及實踐經驗。以思嵐科技爲首的機器人底盤ZEUS已能做到自主定位建圖、路徑規劃及自主避障等功能,不僅知道周邊環境還能識別自己所在位置,同時採用SharpEdge構圖技術,構建釐米級高精度地圖。

ZEUS不僅採用了國內領先的SLAM技術,還融合了激光雷達、深度攝像頭、超聲波、防跌落等多種傳感器數據,配合導航算法,更能靈活的規劃行走路線。

思嵐科技機器人底盤ZEUS

當雷達掃描區域上方出現障礙物時,將使用融合導航技術,通過深度攝像頭、超聲波、雷達等傳感器全面感觀周圍環境,規避障礙物並重新規劃路線。利用超聲波傳感器精準探測玻璃、鏡面等高透材質障礙物,從而再靠近這些物體前及時避讓。

在獲取自身定位、地圖數據後,配合思嵐科技自主研發的SLAMWARE自主定位導航算法,融合多傳感器數據,可實現自主避障、規劃路線,在各種障礙物之間穿梭自如。

因思嵐科技本身是一家專注於機器人定位導航技術的企業,所以,旗下的機器人底盤產品在環境感知、路徑規劃、避障等功能上也更具優勢。如今,思嵐科技的機器人底盤已成熟的應用於餐廳、商場、銀行、超市、機場等服務型機器人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