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如何摸石頭過河?

本文轉自:http://www.huxiu.com/article/4397/1.html

這家典型“鼠標+水泥”、不願複製Cragslist模式的創業公司,摸爬滾打間的經驗教訓

自樂的平臺,連偶爾登錄都懶得去了。唯一還用用的團購,也慢慢消失了……”

這是用戶層面的感覺。同時,在媒體報道中,今年的58也夠亂的:團購裁撤、資金鍊斷裂、不規範用工、轉型電商……

繼2011年在市場上大肆燒錢(有說法稱58去年總支出達1.1億美金)、與對手(主要是趕集)大打卡位戰之後,58又一次走到選擇的路口、或者說是調整的路口。

爲什麼說“又一次”?因爲58創立七年以來一直在摸石頭過河。儘管人們普遍認爲國內這些分類信息網站58、趕集、百姓網等都不過是美國分類始祖Cragslist的學徒,但在姚勁波看來,Craigslist的存在及成功,只是告訴了58分類信息是一個可行的方向,但如何建立可以滿足中國市場的用戶體驗與商業模式,則是58團隊在7年的摸爬滾打中自己探索出來的。他說,58成立兩年後,即與Cragslist模式漸行漸遠。如果一定要說58在商業上參照誰,姚勁波認爲,是“阿里巴巴B2B+淘寶+百度”(分別對應58“會員收費、增值收費、點擊付費廣告”三種收入模式)。而Cragslist,現在“一年也打不開那個網站兩回”了。

58具不具備自己的個性不是問題,58模式能否持續是個問題。從某種角度來看,58這個“神奇的網站”跟中國這個“神奇的國度”的過去30年發展模式有點像:實用主義佔上風,先活下來再說;靈活,小步試錯;資金密集與勞力密集推動;先污染,後治理。

不帶褒貶,這就是現實的中國互聯網創業。如果說58不能完全代表中國互聯網創業公司,它至少代表了“鼠標+水泥”、強運營的一類互聯網創業公司。

回顧58這7年經歷過的路口與選擇,有的是經驗,有的是教訓。迄今爲止,58同城案例帶給我們的標本意義遠談不上“成功”,而是“摸索”——這“摸索”有兩個指向:既有普遍意義上的“創業”指向,也有更狹窄的“如何用互聯網服務線下、並在線上建立自己商業模式”的指向。

我們來看一下。

定位摸索:做綠色、免費道路還是燒錢、收費道路?
選擇:後者

2005年11月底,58同城完成了公司註冊,初期58個成員,網站還沒上線就拿到軟銀賽富500萬美金投資。那時,Web2.0與UGC概念很火。姚勁波與投資人心裏有的概念僅是:Cragslist做分類信息,三年就成了,我們也趕緊做一個吧!但是客觀情況是:全中國有無數個姚勁波與賽富。跟幾年後的團購類似,2005、2006年,呼啦起來幾百上千個分類信息網站。

這種趕風扎堆、資本與創業者相互吆喝忽悠的狀況,是驅動姚勁波們走向日後“重資金”路線的首要原因。姚勁波想:如果拿不到融資做到100萬用戶,沒有生路,必死無疑。

趕集網楊浩涌也曾說:

“Craigslist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於很長時間內沒有競爭對手,所以它能夠輕裝上陣、小步慢跑,但在中國就不一樣了,2005年可以說是分類信息網站的誕生元年,一出生就一二百家,不到一年就達到2000家的規模,VC也很快注意到這個市場,很像當下團購網站的氣勢。但當初誰敢完全免費?誰敢走非營利路線?”

此外,姚勁波一切入分類信息市場即發現,這是一個與Cragslist在美國所面臨的市場完全不同的市場:中國沒有在線黃頁、中國垂直網站也沒美國發達,這意味着可以上網發佈的生活信息更多;但中國有很多服務是有專門機構與公司提供的,美國沒有(比如中介就不發達),所以58不能只做C2C,B2C有很大空間。

兩條路:一條路是“小而美”、C2C,Cragslist未接受VC投資(eBay佔了25%股份),未上市;據Business Insider估計,2010年收入約1.25億美元,員工到現在也只保持在30來人的規模;在2010年37signals的一次統計中,Craigslist成爲了美國人均營收最高的網站,該數值高達333萬美元,是位列第二的谷歌的3倍;市值現在約爲20億美元。

另一條路是高舉高打,資本與人力消耗、衝規模、B2C,直至走到今天的電商化。

58選擇第二條。

現在,58同城上C2C的比例已經不到一半了,剩下的都是B2C。5千人員工總數裏,3千人是銷售。

自評:
對這個路口的選擇,姚勁波認爲是完全正確的:“在中國,有的(美國)路其實不成立的,看起來有這條路,其實沒有這條路。比如,你相信有另外一個網站會在淘寶之下活着麼?以另外一種方式——低成本、免費——這種方式活着麼?當我們用大規模市場與推廣,把海量的用戶與信息都吸過來的時候,是沒有其他人生存空間的。現在我們市場份額佔到50%以上,後面所有的公司份額加起來都沒58大。”

業務摸索:要不要做線下收入?要不要做獨立團購?
選擇:先要,後放棄

先說第一個“要不要”。

從2005年底到2007年,58積累的用戶量並不多(姚勁波認爲這是分類服務市場缺乏教育所致),日用戶訪問量只有百萬。這讓58在線上幾乎找不到收入。

爲了給投資人“交待”(可能是爲了說服它們繼續投資),58決定到線下去創造收入。那時,姚勁波到日本去考察了最大的分類廣告集團Recruit,看到它的紙媒收入還佔他的收入一半以上,決定照它學習(後來,Recruit成爲58一個小股東),稱要在中國各城市裏劃分出若干片區,發行1萬本不同的DM雜誌,刊登相應區域的分類廣告信息。

58決定這麼做的依據是:該線下業務與線上業務高度相關;而且,當時商家儘管有廣告需求但並不認可互聯網,但假若告訴他在雜誌上投遞廣告,他的接受度會高得多。

果然,線下業務給58帶來了第一筆百萬級別的收入,從2007年開始做,做到2008年年中時,月收入已有200萬元。線下收入佔了58收入絕大部分,但投入也不小,全公司三分之二的人在做線下,這部分業務沒虧也不賺。

金融危機的到來讓58不得不審視線下業務必然帶來的高成本。線下業務,投入與收入是線性增長關係,要繼續做大就得加大投入,但危機來了,投不起了。而且,這時線上收入增勢看上去還可,這讓58下定決心於2008年底停掉線下業務,全力“撲”線上。好在公司收入短暫掉下來之後,又上去了。

“我記得特清楚,2009年初,我們現金流第一次‘平’了,這使得我們在2009年開始成爲盈利的公司。”58高級副總裁陳小華說。

線下業務被砍後,58逼迫自己在線上改進產品、找模式。模仿阿里巴巴B2B的會員產品“網鄰通”,就是從2009年開始發展起來的。

再來看關於“團購”的業務選擇。

一年多以後,58又一次面臨要不要做一個“新形態”業務的選擇——就是新興的團購。58決定跟,於2010年6月上線團購業務。根本的原因,姚勁波們擔心:同在生活服務領域裏,團購對分類信息是互補品還是替代品看不清;一旦團購蔚然成風,58既有業務會沒有立足之地。

但58也沒有想到後來的團購市場會發展到“變態”。

虎嗅以前報道對此曾有涉及:

“(58)當時只是想佔個坑,所以初期的投入並不大,但市場變化實在太快加上姚勁波自己也沒太想好,更沒想到美團和拉手瞬間就起來了,等58自己想砸錢做大時發現已經來不及了。”一位已經離職的58同城員工王秋(化名)回憶道。

於是58於2012年決定取消團購業務的獨立性,將它縮減融合爲58的一個促銷平臺。

自評:
對當時選擇做“線下”,姚勁波認爲最大的壞處就是分心了。“3/4的精力都去關心媒體。當一羣沒有媒體經驗的人去討論媒體,去討論紙要漲價、要不要囤幾十萬元的紙的時候,我意識到這不該我們這些做互聯網的人討論的話題。這太可笑了。”好處是,通過做DM雜誌,積累了一個很強大的銷售團隊。

對“團購”,姚勁波仍認爲“該做”,但“不應該用原來(獨立)的方式做,應該一開始就和我們的主營業務融合在一起。”他認爲在團購業務決策上,大的方向並沒有犯錯誤,團購業務的調整對58來說談不上“傷筋動骨”,因爲它的收入始終沒能超過58收入的10%,投入人力最多時800-900人(佔58 5000人員工總數15-18%)。

競爭摸索:要不要跟趕集拼燒錢?
選擇:要!

到2010年結束的時候,58每日活躍用戶已到400萬,用戶數、流量與信息發佈量在分類信息領域中遙遙領先。這一年58完成了兩輪融資,58團隊認爲下一年就該衝上市了。

當時有樂觀心態的不僅僅是姚勁波,整個董事會都是這麼想的。我們從58同城天使投資人蔡文勝在2011年1月12日的一條微博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剛剛到軟銀賽富開58同城董事會,大家倡議拍照合影。哈! 做爲上市敲鐘的預演。”

但轉眼間,58的步調被打亂。2011年的春節,姚勁波面前亮起了紅燈。從大年三十起,無論是地鐵、公交,還是中央一套、三套,六套,都在以每天六十多次的高密度播放58最大競爭對手趕集網的廣告,告訴電視面前的觀衆們:“趕集網,啥都有!”這是分類信息網站第一次高密度出現在公衆的視野中。

在那之前不久,趕集網宣佈獲得今日資本和紅杉7000萬美元的C輪風險投資。儘管58的C輪(6000萬美元)融資先於趕集完成,但市場戰是趕集網率先開打的,據58方面說,本來打算用融到的錢去做產品。流量與收入比58低很多的趕集“希望用錢來改變這個格局”。

“他們希望拿這個錢去翻盤,但他們低估了58迎戰的勇氣。”姚勁波說。

姚與董事會臨時決定轉換2011年的方向。

58用最快的速度請代言人、拍廣告、投放,不計成本。兩個月後,從2011年4月24日起,北京的公交車、地鐵、所有熱門電視節目上同時出現58同城的廣告,新星楊冪是其代言人,吆喝着:“58同城,一個神奇的網站!”
 
姚勁波說:

“我們從沒想過,去做拍一段廣告在電視裏播這麼離譜的事情。但即便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我們也會跟着一起錯下去,因爲我們不想出現任何因爲我們沒看到、而讓對方超越我們的情況,不會給競爭對手任何機會。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
“當時投資方給我的指示很簡單,就是Double-Down。華平說:‘趕集投1個億,我們投兩個億,他們投兩個億,我們投四個億。58市場份額是第一,你不要錯過一個時代,不要犯錯讓對手饒過你。’我認同這個判斷。”

他承認,
“當時是比較浮躁的,錢都投在市場上,公司的精力50%都在市場上。如果把錢投在產品可能用戶增長是1%,市場投進去增長就是100%。產品是慢慢來的,是內功,廣告就是一劑猛藥。”

自評:
明知“浮躁”、是“猛藥”也要往裏砸錢的原因,是要“保證公司安全”。姚勁波說:“我們不管公司是不是掙錢,我們只是管這個錢是不是該花的——不管是對市場還是產品的投入。我們又不是做給華爾街看的。”

事實上,姚勁波在2011年作決定與趕集重金PK時,心裏不可能不打鼓。他無意中透露的話是“當時也無法證明那個錢該不該花”,正確與否只能交給時間去證明, “再過5年回望的話,也許去年在廣告上的投入會是一個很正確的決定。”

58電商化是個噱頭?

整個2011年,58投入重金砸廣告,壓制住了追兵趕集。但也“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廣告支出上去了用戶體驗下去了、市場上去了產品下去了、規模上去了管理下去了,本來想在2011年把經營踩實幾腳準備上市結果迎來創業以來最大年度虧損。不到一年,市場戰把2010年底融的6000萬美元全花光了,58被迫在2011年第四季度又搞了D輪融資。

在2012年58同城年會上,姚勁波公開承認,58的飛速發展的確帶來了“飛速發展的問題”,包括管理、企業文化、效率效益上的,“(這些方面)和58小時候相比,有些缺失”,爲此,他宣佈2012年一是要成爲58的管理優化年,向人頭要效益;二是要努力將用戶在58的體驗從“完美-勉強解決問題-沒法解決問題-上當受騙”這個鏈條的後端向前推移。

接受虎嗅採訪時,姚勁波否認了58同城要向電商平臺轉型的說法,稱這是“媒體揣測”,他稱,58的定位仍是“生活服務平臺”而非“電商”。但轉型這話可不是媒體憑空捏造出來的。2012年年初時,姚勁波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親口做如此表示:58要從一個信息發佈平臺轉型爲電子商務平臺。不知爲何半年後又不願沾染電商概念?

先拋開電商概念的爭議,看下58事實上的做法:從部分二手產品裏開始推廣“在線交易”(擔保支付)及“同城快遞”,以保證交易在線上完成閉環,同城快遞費用目前由58承擔。

據58透露,現在40-50%的二手產品支持“在線交易”,但只有不到10%的二手交易用戶會選擇線上交易。所謂的“電商化”遠未冒頭。

姚勁波說,“做閉環只是爲了‘用戶體驗’、保證用戶安全。我們真心不想做交易,你知道交易多難嗎?以前我們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信息平臺,只要50多個產品經理就夠了。現在光做支付就要有30-50人。但不做不行啊,否則最高水平的用戶體驗就這樣了。”“做交易和我們的收入沒有任何關係。”

58得補課。其實姚勁波團隊在2010年底就清楚,頭兩年跑馬圈地、不論真假質量先圈用戶圈信息的玩法已用到極致,但是2011年一半精力都放在跟趕集的市場戰上,對信息質量與產品體驗根本無暇顧及,而且市場大戰對用戶體驗不佳的情況是加劇惡化——因爲廣告戰後大量用戶連同大量騙子、違章廣告一塊涌入。這是本文開頭提到的、用戶對58信息質量與體驗方面的抱怨越來越多。

今年,58把市場投入削減到去年一半;控制員工總人數,但在產品技術團隊這一塊,把團隊規模翻番;不再增加銷售人員,但加大銷售力度。

加大銷售力度、控制總人數的根本原因是——58需要養活自己,IPO之前,再沒有外部資本的錢可拿來燒了。

姚勁波確認:“58上市前沒有任何融資計劃了”。此前,有消息稱,在華平的D輪融資(5500萬美元)時,投資方即要求持續虧損的58確認:這是上市前的“最後一輪”。

不管“最後一輪”是58團隊的主動或被動,這都意味着58已沒有退路。

怎麼養活?58方面確認的收入模式包括:會員(認證服務)、增值收費(信息置頂、競價排名)、廣告(按點擊付費)。姚勁波說,這是58從2009年起就已穩定下來的商業模式。現在會員收入佔總收入約50%,增值收費約30%,其餘的是廣告收入。另外,據58同城高級副總裁陳小華透露的數字,現在58“在全國有十幾萬付費會員,一年平均交3000左右”,綜上推算出58當前全年營業收入能到6億元人民幣。如果擠出58對媒體有可能浮誇的水份,那麼58今年應該能做到4-5個億。

這應該是國內分類信息起家網站裏最大的營收。但盈利情況不明。

58要到美國資本市場上去講一個與Cragslist相關、但又不同的成功故事,還需要時間。
發佈了44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80 · 訪問量 266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