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

系統
# uname -a               # 查看內核/操作系統/CPU信息
# head -n 1 /etc/issue   # 查看操作系統版本
# cat /proc/cpuinfo      # 查看CPU信息
# hostname               # 查看計算機名
# lshw                   # 查看當前硬件信息
# lspci -tv              # 列出所有PCI設備
# lsusb -tv              # 列出所有USB設備
# lsmod                  # 列出加載的內核模塊
# env                    # 查看環境變量
# sudo passwd root       # 更改密碼
# logout                 # 註銷
# shutdown -h now        # 關機
# shutdown -r now        # 重啓

文件
藍色文件   目錄
白色文件   般性文件,如文本文件,配置文件,源碼文件等
淺藍色文件 鏈接文件,主要是使用ln命令建立的文件
綠色文件   可執行文件,可執行的程序
紅色文件   壓縮文件或者包文件
ls 列出當前目錄文件(不包括隱含文件)
ls -a 列出當前目錄文件(包括隱含文件)
ls -l 列出當前目錄下文件的詳細信息
cd .. 回當前目錄的上一級目錄
cd - 回上一次所在的目錄
cd ~ 或 cd 回當前用戶的宿主目錄
mkdir 目錄名 創建一個目錄
touch 創建一個文件
rmdir 空目錄名 刪除一個空目錄
rm 文件名 文件名 刪除一個文件或多個文件
rm -rf 非空目錄名 刪除一個非空目錄下的一切
mv 路經/文件 /經/文件 移動相對路經下的文件到絕對路經下
mv 文件名 新名稱 在當前目錄下改名
find 路經 -name “字符串” 查找路經所在範圍內滿足字符串匹配的文件和目錄
# chmod 777  /home # 改/home的權限user、group、other權限 r=4可讀,w=2可寫 x=1可執行
# chown root /home # 把/home的屬主改成root用戶
# chgrp root /home # 把/home的屬組改成root組
rpm -ivh 軟件名
./configure --prefix=/opt/gnu
make             編譯
make install     安裝
make clean       刪除安裝時產生的臨時文件
make uninstall   卸載軟件

資源
# free -m                # 查看內存使用量和交換區使用量
# df -h                  # 查看各分區使用情況
# du -sh <目錄名>        # 查看指定目錄的大小
#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 查看內存總量
# grep MemFree /proc/meminfo    # 查看空閒內存量
# uptime                 # 查看系統運行時間、用戶數、負載
# cat /proc/loadavg      # 查看系統負載

磁盤和分區
# mount | column -t      # 查看掛接的分區狀態
# fdisk -l               # 查看所有分區
# swapon -s              # 查看所有交換分區
# hdparm -i /dev/hda     # 查看磁盤參數(僅適用於IDE設備)
# dmesg | grep IDE       # 查看啓動時IDE設備檢測狀況

網絡
# ifconfig               # 查看所有網絡接口的屬性
# ifconfig eth0 192.168.0.1 netmask 255.255.255.0   #設置ip
# ifconfig eth0 down     # 關閉第一塊網卡:
# ifconfig eth0 up       # 啓用第一塊網卡:
#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ip配置文件
# /etc/sysconfig/network # 網關配置文件
# /etc/resolv.conf       # dns設置
#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重啓網絡
# traceroute             # 遠程主機IP地址或域名
# iptables -L            # 查看防火牆設置
# route -n               # 查看路由表
# netstat -lntp          # 查看所有監聽端口
# netstat -antp          # 查看所有已經建立的連接
# netstat -s             # 查看網絡統計信息
# wget                   # 文本上網下載文件到當前目錄-c斷點續傳

進程
# ps -ef                 # 查看所有進程
# kill -9                # 進程號 強制殺死一個進程
# top                    # 實時顯示進程狀態

用戶
#w                       # 查看活動用戶
#skill -kill pts/0       # 註銷用戶
#passwd root             # 修改root密碼
#useradd root            # 添加用戶
# w                      # 查看活動用戶
# id <用戶名>            # 查看指定用戶信息
# last                   # 查看用戶登錄日誌
# cut -d: -f1 /etc/passwd   # 查看系統所有用戶
# cut -d: -f1 /etc/group    # 查看系統所有組
# crontab -l             # 查看當前用戶的計劃任務

服務
# chkconfig --list       # 列出所有系統服務
# chkconfig --list | grep on    # 列出所有啓動的系統服務

程序
rpm
rpm -ivh 軟件名
-i  安裝軟件。
-t  測試安裝,不是真的安裝。
-p  顯示安裝進度。
-f  忽略任何錯誤。
-U  升級安裝。
-v  檢測套件是否正確安裝。
-e  卸載
tar
-c 創建包 –x 釋放包 -v 顯示命令過程 –z 代表壓縮包
tar –cvf benet.tar /home/benet 把/home/benet目錄打包
tar –zcvf benet.tar.gz /mnt 把目錄打包並壓縮
tar –zxvf benet.tar.gz 壓縮包的文件解壓恢復
tar –jxvf benet.tar.bz2 解壓縮
./configure      配置
--prefix=PEWFIX
''--prefix''是最常用的選項.製作出的''Makefile''會查看隨此選項傳遞的參數,當一個包在安裝時可以徹底的重新安置他的結構獨立部分. 舉一個例子,當安裝一個包,例如說Emacs,下面的命令將會使Emacs Lisp file被安裝到"/opt/gnu/share":
./configure --prefix=/opt/gnu
make             編譯
make install     安裝
make clean       刪除安裝時產生的臨時文件
make uninstall   卸載軟件

yum -y install zlib
yum localinstall zlib.rpm
yum -y update zlib
yum check-update
yum -y remove httpd
yum list php*
yum search php
yum info php
yum provides php
yum repolist
yum clean all

發佈了3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5 · 訪問量 1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