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危機也是新機遇

 

        眼下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被炒得沸沸揚揚,這場來自美國的“流感”讓中國企業有些許感冒也未嘗不是好事
        《電子商務世界》08年第4期        文/李銀蓮
        眼下關於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被炒得沸沸揚揚,這場被視作美國經濟“感冒”症狀的危機儼然正被誇大爲世界經濟的“流感”。
        次貸危機,全稱次級房貸危機(Subprime Lending Crisis),是指隨着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以及短期利率提高,次級抵押貸款的還款利率大幅上升。同時,購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過抵押住房再融資變得困難。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級抵押貸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進而引發“次貸危機”。
        表面上看,這場發生在大洋彼岸的經濟事件和我國沒有多大關係,但將其放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看,就不僅僅是和美國有關。中國國家海關總署在2008年1月11日發佈的統計數據表明,2007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達2.1738萬億美元,全年出口總額爲1.21802億元,累計貿易順差爲2622億美元。其中美國作爲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從美國進口693.8億美元,出口2327.0億美元,順差1633.2億美元。這意味着,中國出口的產品一半是在美國市場上被消費的。


21_19292_27229a6326a0710.jpg

        根據通常的情況,一個家庭最大的支出是購房和教育投入。後者相對來說比較固定,而前者則受政策以及市場的影響較大。一旦還款額度增大,那家庭日常開銷的預算就會削減。海關總署公佈的最新統計也似乎印證了這一點——2月份我國貿易順差爲85.55億美元,是自2007年10月以來連續第五個月下降。在企業面臨人民幣升值、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壓力的同時,這場來自美國的“流感”已經讓不少中小企業出現了“感冒”的症狀。
        然而世界能不能離開“中國製造”呢?答案是否定的。暢銷書《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裏,作者薩拉向我們展示了在這場冒險中,她不得不讓兒子穿68美元的“意大利”鞋;爲該選人道的“中國製”捕鼠器還是非人道的“美國製”捕鼠器而掙扎。顯然,在日常消費品的選擇上,價廉物美是所有人的選擇。而中國企業出口到美國的產品中,絕大多數正是玩具、服裝和日用品等產品。也就是說,這場次貸危機儘管讓美國消費者花錢更謹慎了,但對於“中國製造”的產品而言,反而可能是一個新的機遇。
        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一直是中國企業出口的主要形態。一把在加州商場售價7美元的玩具劍,在義烏爲其加工的企業每件產品只賺1分錢,但是貼牌之後經銷商可以賺5美元。目前減少的訂單中有不少部分是因爲貼牌經銷商無法保證利潤而退掉的。換個角度想,要是這家加工企業自己出口產品給加州的商場,哪怕只是賣5美元,都是一個雙贏的結果,這中間雙方差的就是一個接洽的通道。在過去,這個通道中擠滿了各級經銷商,而電子商務的應用,則給了企業一個直接面對終端市場的機會。
        中國企業能從這種直接的交流中賺錢,美國消費者能省錢是電子商務在外貿應用中能產生的第一重效應。中國企業藉由這個機會,嘗試改變在貿易鏈中受制於人的末端地位,是第二重效應。第三重效應則是通過互聯網這個廉價卻影響力廣泛的平臺,企業能夠跳脫貼牌經銷商桎梏,低成本創立和樹立自己的企業品牌,爲“中國製造”與我們周邊正虎視眈眈製造業市場的越南、印度甚至柬埔寨之間的競爭搶佔制高點。
        在醫學上,感冒其實是一種人體免疫力被攻擊的信號,表明身體的某一部分出現了隱患。從這個角度看,這場來自美國的“流感”讓中國企業有些許感冒也未嘗不是好事。中國經濟在過去迅猛發展而產生的例如產業升級緩慢等問題在這次危機中顯出端倪,也讓一些更好的發展途徑得到重視。畢竟,要到了“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纔是真正可怕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電子商務世界》雜誌打造電子商務世界網(www.ebworld.com.cn),全新改版,講述網上做生意的故事,歡迎訪問。我們正在努力將其將其爲建設爲電子商務時代的權威網站 
電子雜誌在線 http://ego.ebworld.com.cn/

次貸危機也是新機遇 電商網 -《電子商務世界》打造電子商務大社區

發佈了12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2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