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010

五月日記

五月二十九

2010-05-29 21:12:05
轉眼間又話月底,五月馬上又燒完。屈指一數,還有一個月我就完成了整整三年的休業長征。按最新的預期,結束還不能十分的確定。逼於經濟的壓力,這兩個月不 得不放下學業的主流--【專業實習】,交替的學習【博客系統CSS】和【初中數學教學】兩條支流,如果不分心學習這兩條支流,或許不用長征三年。

雖然當和尚的日子一再拖延,但研究CSS和初中數學過程中的不少意外收穫讓我感到不少欣慰,有失有得。比如,在研究CSS過程中,我在一貫的哲學嗅覺引導 下再次反覆琢磨邏輯學、語言學和教育的關係,把過去的一些疑問弄明白了。並且這些新認識竟然可以直接用到初等數學的研究中。

截至今天爲止,博客的內容主題和樣式主題已經基本敲定,最後就剩內容的整理,還有域名和空間的收尾問題。一開始本想用 CSS搭一個完全自定的博客,後來覺得沒必要。因爲目前當務急是有一個基本的博客系統,樣式功能當然也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初中數學方面,基本的研究框架已經搭好,兩天我就把代數的內容填上,剩幾何和概率沒幾天。最後簡單做做題,準備一些測試題就可以“開工”了。不過讓我感到 遺憾的是沒趕在中考之前開工,錯過了市場最佳時間。

由春夢頻作所想到的……

2010-05-26 11:53:04
近日春夢頻頻,時已入初夏,看來與季節無關,主要是生理作怪。向來一年都會有數回春作,但很少如此頻繁。此次除了頻繁外,最大特色是夢境深刻,情感真切, 內容豐富;除了有經典的偷情和赤果果的交配情節外,這次創新有初戀表白,神作亂倫激情,人獸戀和同志愛,OMG!都拜豆瓣賜的!

其中一場初戀表白特別讓人回味,因爲初戀表白是我上學時代一直的白日夢,而那種喜歡和被主動喜歡的感覺,暗戀後再表白的感覺都伴隨我每次更換單戀對象。暗 戀是我27以前一直乾的事,而打我參加工作以後,這種暗戀感覺已經慢慢的在我的顯意識中褪去,27歲以後更是消失了。

我的生活經驗總比別人晚一些,原因種種,主要是自閉。第一次會辨別男女是12歲(念小學五年級),16歲看三級片,20打的手槍,27歲主動的拖女人的 手,看來跟女盆友XXOO還得等一陣子。

這次的夢迴XX,沒有讓我春風滿面,卻一點點春心蕩漾。可是我回到現實中來對比後發現一件事實,就是它的一去不復返。因爲女人、愛情或情慾已經漸漸淡出我 的生活主線,我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專業,我熱愛的事業,找到了自己可永久長聊的東西。

最後,以一記祭奠我那懵懂的感性的又未曾開始過的戀愛時代。

函數不是數

2010-05-25 19:20:54
函數是什麼數?整數?有理數?複雜數?答案是,函數不是【數】--數值。有學過用過函數的人(包括程序員編寫的的代碼塊也叫函數)都不會把函數看成數,不 過,雖然他們知道不是數,卻往往說不清楚函數確切是什麼東東。

廣義裏,“函數”是兩【關係主體】的關係(內涵)的描述。

在數學裏,“函數”是【兩個數量】間確定的【數值關係】。其中一個量被稱自變量 X,另一個是因變量Y。
在編程世界裏,“函數”是【編程輸入】與【編程輸出】之間的【計算關係】。【編程輸入】與【編程輸出】都是複合值(語義),這裏不好解釋。

既然函數不是數,爲何如此稱呼?答案是約定俗成了。不好改也不便改。要改,直叫【函】,或【函數關係】會更好。【函】就是關係。

關係的語義
什麼叫關係?關係內涵是很豐富的,取決的關係的分類標準。比如親朋關係、工作關係、位置關係。【兩個數量】間的【數值關係】簡單的理解是,你【大】我多少 多少。而位置關係是,你【在】我的哪里哪里。如此類推。

爲什麼要研究函數?
在初等數學裏,函數是方程的一個延展,函數問題把一維的方程問題擴展到二維。函數關係是研究二維問題的工具。

學會邏輯學

2010-05-24 14:29:01
昨天運用了一點邏輯學知識畫一張【初中代數的概念圖】後發現,我真正的學會了【邏輯學】。在過去兩年裏,我先後幾次閱讀過邏輯學的書籍,並且一直自稱自己 喜歡邏輯學。但直到今天我才發現我從這一刻纔算學會了邏輯學。是會用,而不僅僅是知道部分邏輯學常識。
另外,除了學會使用邏輯學,我還【知道】了【學會】邏輯學的方法。
過去人們常常抱怨說,牛頓和愛因斯坦等只是告訴我一些重要的自然定律,卻沒有告訴我們,他們是怎麼發現這樣定律的。也就是方法論知識。今天我講講學會邏輯 學的方法。
邏輯學,和數學、語言學和心理學一樣,是抽象的基礎學科。基礎學科的特點是它於生活的【間接性】和【通用性】。要掌握一門學科,應用它們是一條必經的路。 基礎學科也必然一樣。我們說基礎學科是每個人必備的,但是不是每種人都能通用應用的過程學會它們。拿邏輯學來說,如果你不做學術研究,你不是學教育的,你 不是律師等,你很難學會邏輯學。當然,我也不是教授研究員,也不是讀師範的,更不是律師,我怎麼學會的呢?我是半個研究員,半個教師,懂了?

人的能力(技能)由什麼組成


人的大部分技能都是邏輯的,不是物理。比如同是兩個成年人,四肢都正常,會出現會駕駛的和不會駕駛的。這證明了,手腳技能是駕駛技能的必要條件,非充分條 件。再進一步抽象,一種複雜的技能,比如自我學習,比如作詩繪畫,是需要多種必要的技能爲前提?!

邏輯學不只是學邏輯

2010-05-17 23:28:41
邏輯一詞的一詞多義現象非常嚴重,以致於很多人搞不清楚邏輯到底指什麼。
我喜歡學習邏輯學;你說話沒有邏輯;這決定了我們的業務邏輯;先驗邏輯,語言邏輯,數理邏輯……
我個人理解應該取最精簡的涵義,因爲這樣在不同的語境,不同的XX邏輯都能解釋。

邏輯指代規律。什麼叫規律,馬哲叫內在矛盾必然聯繫,哲學認識論叫知識,數學家稱引理公理定理。如果邏輯指代規律知識,那麼每一門學科都是研究邏輯,那麼 邏輯學研究什麼?
其實普通邏輯學不是研究邏輯的,而研究思維規律的,所以普通邏輯學應該改名爲思維邏輯學,而數理邏輯則叫數理思維學,更好。

由構思新博客主題所想到的……

2010-05-08 13:21:11
最近一直在構思新博客的主題內容,前後構思了多個博客副標題(包括域名註冊),今天忽然間想通了關於創作的一些玄機,包括作品風格、作品內容、個人能力和 市場需求的制約關係。

如果我們把作品比喻爲產品,並且是廣義的下的“產品”,而與這個“產品”相對的是廣義的“市場”,那麼,我們每個人都在生產各種“產品”,並且丟向這個 “市場”。我們生產的產品依循三條原則,第一滿足最大市場,產生儘可能大的價值;第二,個人喜好;第二,量力而行。

什麼是最大市場呢?
所謂“最大市場”是指市場的需求強度,比如【玉樹救援方案】有需求,但這個產品時效很短,需求強度有限;比如【中國房地產良性發展方案】這個產品價值大, 不過也十到二十年。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很多。

怎麼選擇最大的市場?
這個“最大”是以自己能力爲基礎的,以社會的“最大市場”爲參考。我想所謂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儘可能發揮自己的才能就是找到兩“最大”的契合點吧。

我前後構思了多個博客的主題內容後就發現這個問題,多個標題都是我喜歡的,但不是太小太具體,就是太大太不切實際;更重要的是與的博客內容不太相符。現在 瞭解了一下作品風格、個人能力和市場需求三者的關係,總算確定了個比較適當的博客主題,在此不公佈,怕域名被注掉,拭目以待……

再看能力層次

2010-05-06 13:57:55
“在學習本章以前,學生已經對整式方程特別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基本思路(使方程逐步化爲 x=a 的形式)比較熟悉。分式方程的未知數在分母中,它的解法比過去學過的更復雜,隨着問題的複雜性增加,人們需要不斷提高認識問題是的水平,這裏包括提高對新 事物與已熟悉的事物之間的聯繫的認識。這種認識水平的提高,是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

這段數學教科書上的描述有幾處引起我的注意:
第一,什麼叫問題更復雜了?也就是一個問題比較另一個問題複雜的根據是什麼。
第二,什麼叫認識問題的水平,如何度量;
第三,“對新事物與已熟悉的事物之間的聯繫”是一種什麼樣的能力?

什麼叫問題更復雜了?
我們拿一些現成的具體例子來研究。比如下的數學問題類型的難度排列:
算術問題 < 方程問題 < 函數問題 < 微積分問題

算術問題是沒有未知量的問題;方程問題(包括不等式問題)是未知量與一個特定量(一般是零)之間的數量關係的問題;函數問題是未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數量關 系的問題。另外,方程問題內有:
一元一次方程問題 < 多元一次方程問題 < 多元多次方程問題
由此初步得到,問題的複雜度在縱橫兩個維度復加着。

到此我們已經從性質上對問題的複雜有一些初步的把握,那麼如何能進一步從量的角度比較兩個問題的難度呢?
或者說,如何對一類問題的難度定量呢?
如果【問題】定義爲“初態到目態的障礙”,而【解題】是“有效地將初態轉換爲目態的過程”,那麼【問題】的複雜度可以用【轉換的步驟數】與【每步的可能操 作數】的笛卡兒積表徵。


這又讓我想起【布盧姆能力層次】的描述,得到了對布盧姆能力層次的一種比喻理解:

布盧姆:知識(Knowlwdge)、領會 (Comprehension)、運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綜合(synthesis)和評價 (Evaluation)。

知識(Knowlwdge) = 判斷題
領會 (Comprehension) = 選擇題
運用(Application) = 應用題

分析(Analysis)、綜合(synthesis) = 再學習

評價 (Evaluation) = 元認知


“對新事物與已熟悉的事物之間的聯繫”是一種聯想能力,是【再學習】能力級別。

學習某種複雜知識和邏輯學語言學的關係

2010-05-05 18:44:19
最近一週一直在研究邏輯學和語言學的內容,包括概念及分類,概念與內涵的關係,性質是什麼,語詞、句子以及句羣如何分類,其中的一個目的是要搞清楚當我們 學習一個新事物時如何完備,比如學習XHTML,學習C語言,學習CSS……

這個問題是從學習CSS引起的,學習CSS,需要知道多少東西纔可以工作?

學習CSS和邏輯學和語言學有什麼關係?
第一,學習某一種複雜知識一般都是從教材或專著開始,而這些知識載體【描述知識的方式】是有差異的;辨別教材好壞需要更多的元知識;
第二,複雜知識本身也可用一個【概念】概括之,比如CSS,CSS是一種文檔樣式定義語言,也是一種WEB應用技術;
第三,複雜知識--【概念】本身不會孤立存在,它必然與相關的概念發生關係,與內涵知識相對,關係是知識的另一種;比如 CSS與XHTML的關係,與瀏覽器的關係;

我對【概念】作了一些簡要的分類,像CSS這樣的複雜概念不知道屬於哪一類,它不完全是實體概念,也不完全是抽象概念,感觀中只有視覺和思覺能感覺它的存 在。它是一個非驢非馬的概念……

爲什麼要給複雜概念歸類?
增加元知識,降低學習的難度、增加完備的可能性,提高學習效率(包括下一次學習同類概念)

五月微博

#  05-24 13:14 說:    X
人的大部分技能都是邏輯的,不是物理。比如同是兩個成年人,四肢都正常,會出現會駕駛的和不會駕駛的。
#  05-24 12:50 說:    X
不舒服別人的【自我宣讀】,是因爲你的自我在作祟。
#  05-22 12:45 說:    X
吉它高手只彈一個單音,笑死我了
#  05-21 20:28 說:    X
喜歡吳淡如……
#  05-21 18:11 說:    X
“它的【種】類有……它的【屬】性是……”,不細心不注意原來我們的日常話早已經揭示了種屬關係。
#  05-20 23:19 說:    X
被大家傳頌的經典即便客觀上不是經典的,也是經典,因爲 “約定俗成謂之宜”。經典是一種公共語言,這種語言越普通越有效。
#  05-19 23:25 說:    X
【性質】是客觀存在的,它依附於事物上,而【概念】是性質條件反射到大腦的結果,形成於人的大腦內的一種記憶——關於性質的念。
#  05-17 23:14 說:    X
愛就是要,一種主觀的慾念,如果控制不好,定演變成恨。
#  05-16 00:52 說:    X
我要看好文章,我自己寫。
#  05-14 16:14 說:    X
一個不學哲學的人,他一般只看到自己的主觀需求,看不到他的客觀需求。
#  05-13 19:15 說:    X
教育是一種【活動過程】,過程中【教師】負責引導【學生】習得某種技能。由於教育過程的複雜性,教師有使用【教學策略】的能力,實現有效教學。
#  05-13 17:36 說:    X
忽然對【教師】這種職業好奇心來,按照理論,教師是【學習策略】的助推手,教師是最會學習的人。
#  05-12 23:18 說:    X
要獲得幸福不是研究自己需什麼,而是研究這個世界需要什麼,獲得一項基本技能,從事一份專業的工作。
#  05-11 23:33 說:    X
什麼叫能力?當我們【能解釋】某一個專業術語以後,我們已經算是獲得(acquire)一種能力;只是可能還很小,而當我們【能解釋】一系列專業術語以 後,我們獲得某種能力。 1
#  05-10 17:48 說:    X
這世界有兩種“值”常常掛 在我們嘴邊,一個是正負值,一個是比值;前者叫是非意義,後者叫效率快慢。
#  05-10 17:43 說:    X
人活着就是一種自我膨脹的過程。並且這種膨脹是邏輯的,不能夠單靠記憶,一定要用物質固定下來,你膨脹的證明。寫一篇文章,購一份田產,買一本書等。
#  05-10 02:33 說:    X
在有意無意之間,我開始注意一些一般人習以平常的範疇概念,從中發掘出別意來,比如記得的【有趣】,接着【根本】、【基本】,今天又看到了【喜歡】。爲什 麼會有人說,我喜歡這樣的東西?!人格…… 16
# 05-08 15:04 說:    X
經過我長期的客觀分析,我家的廚房是蟑螂和蜘蛛新品種的孵化基地。
#  05-05 01:46 說:    X
對語詞和句子分類的研究後發現,可以推理得,對句羣,甚至文體也可以進行分類。
#  05-03 23:38 說:    X
創業是可拿上臺面講,不過講得你明白的就不是創業。
#  05-03 00:48 說:    X
日常話語充塞着文藝與藝術、美術與藝術的相互誤用,我想說,文藝不一定是藝術,藝術不指稱美術,表搞錯。
#  05-01 13:22 說:    X
“我是學習專業的,現在在實習學習。”  

五月音樂

John Hughes - [Wild Ocean] Dancing In The Wind
John Hughes - [Wild Ocean] DEO
你的承諾 海鳴威
張學友 - [有個人 #01] 有個人
聖飢魔 Ⅱ - [MOVE #04] 4.空の雫
酷玩 - [Left Right Left Right Left] Fix You
I've - Kotoko - [羽 - Hane -] 冬の雫
羅比·威廉姆斯(Robbie Williams) - My Way
蔡淳佳 - [慶幸擁有蔡淳佳 #06] 女人們的咖啡
莎拉·布萊曼 - [A Winter Symphony(真愛永恆,冬之歌) #14] First Of May

發佈了28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6 · 訪問量 9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