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信息學國際研討班(IWMI 2011)

     今天下午三點半,IWMI研討班第一次講座如期進行。參與的同學沒有原來估計的人多,呵呵,從這裏就可以看出關注醫療信息化的人還是不夠多呀,主力軍都是我們教研室的。

     研討班的第一講是信息中心的甘主任,他介紹了四川省醫療信息化的現狀以及對現狀分析後的醫療信息化建設方向。從他的講座中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科研和實際應用之間的差距。

 

      隨着新醫改的推動和醫療行業對信息化的極大需求,國家對醫療信息化方面的投資越來越大,各種863項目各種試點也越來越多。同時,衛生部也對醫療信息化的建設提供了“3521”綱領,即建設國家級、省級和地市級三級衛生信息平臺,加強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新農合、基本藥物制度、綜合管理5項業務應用,建設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2個基礎數據庫和1個專用網絡建設。

      四川省醫療信息化現狀同國內其它省市一樣,普遍存在孤島、煙囪數據,仍然有很多醫療機構沒有基礎醫療信息系統,大約40%的縣醫院還沒有采用HIS系統,同時上PACS、LIS系統的就更少了。

      醫療信息化的需求是很迫切,但是這是一個非常長的過程。歐美國家醫療信息化已經搞了很多年,而且他們的醫療信息標準比中國更全面,IT技術也更強大,但是仍然沒有做得很好。我們國家相比起來醫療信息化還處於起步階段,衛生信息標準不完善導致的孤島、煙囪現象是不可避免的。同時法律、法規不完善,衛生信息化資源不足成爲信息化建設的大難題。

      

      衛生部提供了“3521”工程建設,這可以說是國家的一個方向吧,對於具體實施起到了指南的作用。就像我剛開始說的,科研和實際應用之間是有差異的,如果不根據區域具體情況進行醫療信息化建設,肯定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四川省根據具體市、縣的特殊性,對建設方案進行了具體調整。我在學習醫療信息化知識的時候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這是我的失誤,以後要注意了。

 

      甘主任提到的醫療信息化人才資源缺乏確實是個問題,國內院校開設醫療信息化這種專業方向的本來就比較少,可以說是非常大的缺口,供不應求。醫療信息化需要的人才不僅僅是軟件工程人才,還需要有一定的醫療背景,這一點我也深有體會,我們就非常缺乏醫療背景,所以在很多問題上都考慮不全面。

 

      嗯,就簡單總結這麼一點吧。今天看到一條微博,說是3月17日“金蝶”宣佈成立醫療軟件公司,未來將致力於提供醫療信息化整合解決方案,我就笑了······繼用友之後,又一家國內搞ERP的大公司投身醫療行業。最近幾年很多公司都開設了“醫療事業部”,這塊蛋糕的誘惑力還是夠大。IBM醫療、GE醫療、用友醫療、TCL醫療。。。。現在是羣雄割據的狀況,不知道什麼時候纔會有個巨頭出來~~~



 

發佈了2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6 · 訪問量 1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