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操作

Redis是一個開源的使用ANSI C語言編寫、支持網絡、可基於內存亦可持久化的日誌型、Key-Value數據庫,並提供多種語言的API。

redis是一個key-value存儲系統。它支持存儲的value類型相對更多,包括string(字符串)、list(鏈表)、set(集合)、zset(sorted set --有序集合)和hash(哈希類型)。這些數據類型都支持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並集和差集及更豐富的操作,而且這些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在此基礎上,redis支持各種不同方式的排序。爲了保證效率,數據都是緩存在內存中。redis會週期性的把更新的數據寫入磁盤或者把修改操作寫入追加的記錄文件,並且在此基礎上實現了master-slave(主從)同步。
Redis 是一個高性能的key-value數據庫。 redis的出現,很大程度補償了memcached這類key/value存儲的不足,在部 分場合可以對關係數據庫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它提供了Java,C/C++,C#,PHP,JavaScript,Perl,Object-C,Python,Ruby,Erlang等客戶端,使用很方便。[1] 
Redis支持主從同步。數據可以從主服務器向任意數量的從服務器上同步,從服務器可以是關聯其他從服務器的主服務器。這使得Redis可執行單層樹複製。存盤可以有意無意的對數據進行寫操作。由於完全實現了發佈/訂閱機制,使得從數據庫在任何地方同步樹時,可訂閱一個頻道並接收主服務器完整的消息發佈記錄。同步對讀取操作的可擴展性和數據冗餘很有幫助。

    ——摘自百度百科



首先是redis的安裝,可以參考: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bad08e1ee14ae409c85121cf.html

啓動: 

redis-server

然後:

在控制檯輸入命令 redis-cli
會打開一個Redis提示
127.0.0.1:6379>
表示已經鏈接上ip:127.0.0.1,端口:6379的Redis服務。
使用“ping”命令來檢查Redis是否在工作,如下所示:
127.0.0.1:6379> ping
PONG
127.0.0.1:6379>
表示Redis運行正常。
常用指令:
1、查看當前redis的所有記錄keys *
2、查看當前所有數據庫 info keyspace
3、改變當前數據庫環境 select XXX (eg: select 1)
4、FLUSHDB 清除當前環境的數據庫,
5、FLUSHALL清除整個 redis 的數據。https://redis.io/documentation/
6、增加和修改使用“SET”命令
       set key001 val001增加一個鍵爲“key001”,值爲“val001”的數據
7、獲取使用“GET”命令    get key001
8、刪除使用“DEL”命令     del key001

9、 exists key001 判斷某個key是否存在

10、rename key newkey 改名,renamenx key newkey:如果newkey不存在則修改成功

11、move key 1 將key移動到1數據庫

12、當前數據的 key 數量 DBSIZE

更多請參考:


PS:在Redis裏,“(nil)”表示不存在該鍵。

發佈了85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848 · 訪問量 13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