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分層模型簡介

這裏寫圖片描述

1.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參考模型

自上而下: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絡層,鏈路層,物理層
這裏寫圖片描述
物理層:最底層或第一層,該層包括物理聯網媒介,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等。物理層的協議產生並檢測電壓以便發送和接收攜帶數據的信號,一般是0 1信號。傳輸這種信息就要用到物理媒體,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等,但具體的物理媒體不在OSI的7層模型內,有人把物理媒體當做第0層。物理層的任務就是爲它的上一層提供一個物理連接,以及它們的機械、電氣、功能和過程特性。如規定使用電纜和接頭的類型、傳送信號的電壓等。在這一層,數據還沒有被組織,僅作爲原始的位流或電氣電壓處理,單位是bit比特。

數據鏈路層:給電信號分組(以太網幀),並以廣播的方式在子網中傳播(每一個接收者比較目標MAC地址和自己的MAC地址可知自己是不是對方要找的人)。爲了保證傳輸,從網絡層接收到的數據被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層傳輸的幀。幀是用來移動數據的結構包,它不僅包括原始數據,還包括髮送方和接收方的物理地址以及檢錯和控制信息。其中的地址確定了幀將發送到何處,而糾錯和控制信息則確保幀無差錯到達。如果在傳送數據時,接收點檢測到所傳送的互數據中有差錯,就要通知發送方重發這一幀。數據鏈路層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質上提供可靠的傳輸。該層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尋址、數據的成幀、流量控制、數據的檢錯、重發等。交換機工作在這一層。數據鏈路層協議的代表有:SDLC、HDLC、PPP、STP、幀中繼等。

網絡層:給主機分配IP地址,判斷兩個IP是否屬於同一子網,是則通過鏈路層發送,否則交給網關轉發,實現了數據從子網A到子網B的傳送。其主要功能是將網絡地址翻譯成對應的物理地址,並決定如何將數據從發送方路由到接收方。網路層通過綜合考慮發送優先權、網絡擁塞程度、服務質量以及可路由的話費來決定從一個網絡中節點A到另一個網絡中節點B的最佳路徑。由於網絡層處理,並智能指導數據傳送,路由器連接網絡各段,所以路由器工作在網絡層。網絡層是可選的,它只用於當兩個計算機系統處於不用的路由器分割開的網段這種情況,或者當通信引用要求某種網絡層或傳輸層提供給的服務、特性或者能力時。例如,當兩臺主機處於同一個LAN網段的直接相連這種情況,他們之間的通信只使用LAN的通信機制就可以了(即OSI參考模型的一二層)。

傳輸層:OSI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層。傳輸協議同時進行流量控制或是基於接收方可接收數據的快慢程度規定適當的發送速率。除此之外,傳輸層按照網絡能處理的最大尺寸將較長的數據包進行強制分割。例如,以太網無法接收大於1500字節的數據包。發送方節點的傳輸層將數據分割成較小的數據片,同時對每一數據片安排一序列號。工作在這一層的協議是TCP(傳輸控制協議)、UDP(用戶數據報協議)。TCP提供面向連接的可靠傳輸,UDP是面向非連接的非可靠傳輸(QQ即時通訊)。

會話層:負責在網絡中的兩節點之間建立、維持和終止通信。會話層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連接,保持會話過程通信連接的暢通,同步兩個節點之間的對話,決定通信是否被中斷以及通信中斷時決定從何處重新發送。

表示層:應用程序和網絡之間的翻譯官,在表示層,數據按照網絡能理解的方案進行格式化;這種格式化也因所使用的網絡的類型不同而不同。表示層管理數據的解密與加密,如系統口令的處理。例如:在Internet上查詢你銀行賬戶,使用的即是一種安全連接。你的賬戶數據在發送前被加密,在網絡的另一端,表示層將對接收到的數據解密。除此之外,表示層協議還對圖片和文件格式信息進行解碼和編碼。

應用層:應用層也稱爲應用實體,它由若干個特定應用服務元素(SASE)和一個或多個共用應用服務元素(CASE)組成。例如文件傳輸訪問和管理(FTAM)、電子文電處理(MHS)、虛擬終端協議(VAP)等。應用層負責對軟件提供接口以使程序能使用網絡服務,應用層提供的服務包括文件傳輸、文件管理以及電子郵件的信息處理等。代表協議有SMTP、FTP、HTTP等。

2. TCP/IP四層模型

自上而下:應用層,運輸層,網際互連層,網絡接口層(主機-網絡層,對應於鏈路層和物理層)
這裏寫圖片描述

3. 五層互聯網協議棧

自上而下: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鏈路層和物理層
這裏寫圖片描述

發佈了3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83 · 訪問量 1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