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Innodb數據庫性能實踐——合適的表記錄數

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有同事問道:MySQL Innodb表記錄數多大是合適的?
一般的理解肯定是表越大性能越低,但具體低多少呢,是緩慢下降還是急劇下降,是1000萬就下降還是1億才下降呢?

針對這些問題,我做了一下基準測試,基準測試環境如下:
【硬件配置】

硬件

配置

CPU

Intel(R) Xeon(R) CPU E5620 主頻2.40GHz, 物理CPU 2個,邏輯CPU 16個

內存

24G(6塊 * 4G  DDR3 1333 REG)

硬盤

300G * 3個,SAS硬盤 15000轉,無RAID,有RAID卡,且開了回寫功能

OS

RHEL5

MySQL

5.1.49/5.1.54

【MySQL配置】

配置項

配置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18G

innodb_log_file_size 

200M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3

sync_binlog

100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2

【表配置】

配置項

配置

記錄數

1000萬,2000萬,5000萬,1億

存儲引擎

Innodb

行格式

compact

性能測試結果如下:
1)同一張表,不同記錄數,測試結果如下:


分析如下:
(1)當表大小小於Inndob buffer pool時,整體性能會隨着表記錄數的增加而略微降低,但各種操作的性能差別總體不大(例如1KW/2KW是12000TPS,5KW是10000TPS,相差16%)。

(2)當表大小大於Innodb buffer pool(10KW)時,性能急劇下降(從12000降到1000),性能接近高安全性配置的性能,因爲此時磁盤IO成爲了性能的主要影響因素。

因此,表記錄數本身對性能影響不大,關鍵是表的大小是否小於Innodb buffer pool


2)不同的表,不同的記錄數
爲了進一步驗證表記錄對性能的影響,還驗證了另外一種情況:記錄數很大但每條記錄較短,和記錄數較少但每條記錄很長兩種表對比。

主要對比了Value長度爲10(以下簡稱Value10)和Value長度爲250(以下簡稱Value250)的表的性能。由於Innodb只有在buffer pool大於表大小的時候性能才最高,因此測試對比時爲了滿足這個條件,Value10的表記錄數是10KW,而Value250的表記錄數是2KW。



從上圖可以看出,即使Value10的表記錄數是Value250的表記錄數的5倍,但性能反而高出16%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相比表記錄數來說,行長度對性能影響更大,行越長性能越低


【應用建議】
基於以上分析,對於表記錄數需要考慮的是記錄數的臨界點,即:表達到這個記錄數後,表大小(數據和索引)超過了Innodb buffer pool的大小;而設計時推薦儘量設計和試用行長度小而精的表。


注:

測試數據只爲對比用,不代表一般情況下MySQL的性能就這麼高,因爲爲了能夠對比,測試時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測試操作也是比較特殊的


轉載自:http://blog.csdn.net/yunhua_lee/article/details/7082772

發佈了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7 · 訪問量 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