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IT行業的未來一點小小的想法

          目前各行各業都遇到了技術上的瓶頸,IT行業從微軟,蘋果以及android等都已經到了一個頂點了,自微軟win7,蘋果4s,安卓2.3以後都很難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了,目前許多公司推出的所謂的新產品不過是把硬件資源利用最大化,在技術方面並沒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因此造成了win8的“不倫不類”甚至win7這個所謂的過渡版反而比正式版win8的用戶更多,其服務器windows server 2008也並沒有什麼實質的進展,只是優化了下許多服務的性能,以及執行力而已;蘋果更不用說了,蘋果感覺就是在4S的基礎上把硬件優化了下並開發出與5S對應的應用,這導致4S的用戶感覺手機不似當年那麼流暢了,以爲是自己的手機過時了5S更牛B了,其實不過技術更成熟了些,優化了組件而已;至於Google更是在軟件沒什麼進展,想要進駐硬件開發了。

         這些難道不是標誌着信息時代高潮已過;以點概面,其他行業也沒什麼實質性的發現和突破。這也許標誌着將要進入下一個時代“大數據時代”,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加里·金說:“這是一場革命,龐大的數據資源使得各個領域開始了量化進程,無論學術界、商界還是政府,所有領域都將開始這種進程。”

        但是個人感覺這些貌似沒給普通的絕大多數底層人民帶來什麼實惠,我們中國普遍地方網速堪堪達到穩定的2M;這也算是中國很多企業拖了自己國家發展的後腿,使繼南北地理差別後的又一東西經濟與信息科技差異。我個人感覺大數據時代無非是一個過渡,比如電子信息技術方面不能達到一個嶄新的層次,所以只有不斷優化已有的服務與硬件設施;造成的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因爲現在的人們普遍在搞軟件開發,但是硬件沒實質性的進展,這樣頂多可以開發到完美使用硬件,至於以前提出的智能“給人遙不可及的感覺。

       當然也不能妄自菲薄,畢竟進入信息時代也沒多長時間。我覺得問題的關鍵就在於硬件的開發,沒有一個好的硬件支持,怎麼能有一個強大牛B的OS及應用服務;希望以後的人們能躲培養這一類的人才,不要一談到計算機之類的信息方面的東西只有軟件開發開發開發;也許是所謂的信息時代的光環太過耀眼,讓實質性的東西被埋沒;未來是不可預測的,只有多一點“革奴”這樣的組織才行,用開發Linux的方法開發硬件或者去研究新的領域。相信一定有所成,相信突破這個瓶頸之後又會贏來一個嶄新的世界,就像當年的工業革命一樣。

 

 

 

 

發佈了2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