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開發全流程中的測試活動

項目立項時即任命TSE角色,在需求分析完成,即TR1時TSE開始介入,由SE向TSE介紹設計需求,保證TSE對設計需求的充分理解,反過來TSE也對設計需求的清晰性和合理性進行把關。這個階段TSE的輸出主要是總體測試策略和跨團隊的測試分工方案。

設計規格完成,即TR2時TSE要輸出系統測試用例。總的來說,流程還是體現了一個大瀑布流程。這個階段SE和開發代表還要輸出跨團隊的聯調計劃(BBIT),因爲對於跨團隊協作完成的特性,需要保證一個統一的開發計劃。

 

軟件需求規格(SRS)完成,即TR3時,開發組要輸出系統測試用例。

軟件設計(SD/HLD/LLD)完成時,開發組要輸出單元測試用例。目前集成測試(IT)多數都被裁剪了,HLD和LLD也多數合併成SD。

 

編碼階段開發組要完成單元測試用例(UTC)的執行,保證100%通過。

 

TR4前開發組要完成系統測試用例(STC)的執行,STC 100%通過是轉測試的入口條件。

 

TR4到TR4A之間要完成必要的BBIT聯調。

 

TR4A-TR5之間,測試部要完成2+1的SDV測試,就是兩輪的完整測試和一輪迴歸測試。

理論上,TR5意味着開發完成,產品質量達到一定的水平,進入維護流程,但實際上在緊迫的開發進度下,理想化的開發流程總是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因此在TR5後肯定還是還是瘋狂測試、瘋狂改問題單。

發佈了9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2 · 訪問量 3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