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小時定律

來源:百度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sNDUTYV6thF0hm75YjQZsIp7p_1wk3kUwm6OysmCBtVyCUTAyW0LHBsOiPfCabiGPP0Ovnm4Wuhl4x13j_kx6q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
”他將此稱爲“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爲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週工作五天,那麼成爲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這就是一萬小時定律。
其實對於成功者來說,不管練習的過程枯燥與否,有趣與否,他們都必將付出遠遠超出常人的代價。心甘情願花上一萬個小時來打通任督二脈的人,大都不是尋常之輩。
  從心理學上分析,用上千上萬小時來做一件事並不是一件理性的事。常常會產生困擾,還會被人家認爲是死心眼。但這種極端的感受卻正是才能的組成成分,因爲這裏包括我們不能完全控制的力量;我們的情感、我們的個性、我們的激情。這是維持與激發激情的鑰匙。
  其實一萬個小時還有另外一種表述方式,那就是“十年”。早在上世紀90年代,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瑞典科學家赫伯特·西蒙就和埃裏克森一起建立了“十年法則”。他們指出:要在任何領域成爲大師,一般需要約10年的艱苦努力。不難讓人聯想到中國的古話“十年磨一劍”,其實是同樣的道理。人們都羨慕那些成就非凡的弄潮兒,可是有沒有想到,他們其實大多數也和我們一樣是平常人,其所以能脫穎而出,就是因爲他們有超人的耐心和毅力,肯花一萬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來訓練和學習積累,所以才水滴石穿,終成正果。如果人們也想像那些傑出人物一樣出類拔萃,就先別埋怨自己沒有機會,不逢貴人,懷才不遇,而是先問問自己功夫下得夠不夠,有沒有付出過一萬個小時的努力。無數事實證明,一個人只要不是太笨,太不開竅,有這一萬個小時的苦練打底,你即使成不了大師、巨匠,至少也會成爲本行業的一個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但是要成爲你想成爲的人,就必須走上這條路。而在成功的諸多要素中,唯一能爲我們所掌控的,恐怕也就是這一萬個小時了。




發佈了2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