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也需要創新(二)

     什麼是產業鏈中最肥的肉?

      大家都知道,一流公司做資本,二流公司做品牌,三六公司做銷售,四流公司做產品,五流公司做生產,六流公司做服務;

   

     通用電氣做資本,通過不斷轉賣和收購來達到的。

     耐克、星巴克做品牌;耐克甚至都沒有自己的設計師,耐克的設計都是邀請國際頂級設計師,這些設計師並不屬於耐克。耐克也沒有自己的生產,它的所有產品來自代工廠。它也沒有自己的銷售,它採取銷售代理機制。而這樣一個公司,一個品牌卻是世界500強。

    現在是銷售爲王,渠道爲王的時代。看國美、沃爾瑪、聯想、Dell,再看TCL、海爾、長虹。現在的大賣場,今天過節費,明天進場費,這費那費,而且強制大降價,讓生產商叫苦不迭。爲什麼呢,因爲誰離客戶近,客戶對誰熟悉,客戶就買誰的。還有一些網絡口碑營銷公司,整天就是銷售和尋找槍手。

    做產品,很著名的就是Apple。每次推出新的東西,都會讓全世界追捧,消費者抱着被子大半夜排隊,水貨都賣的商家合不攏嘴。iPod、iPhone、Air、iPad,推出一樣火一樣。

    別看生產感覺很受罪,但能做代工也是有門檻的。印度就是軟件的代工,臺灣就是硬件的代工。生產也很有門道,典型的就是豐田公司。其核心之處就是精益生產和JIT生產,全是生產流程的管理改造,但就是這兩大流程,是豐田汽車市場反應快,速度快,成本低,質量優。

    服務是需要勞動力最大的一個環節,也是五花八門最多的一個環節,也是利潤最低的一個環節。服務就是靠量大,持續服務收費來支撐的。如果能夠做到無限量(例如全國有一億人買你的服務,就可以算是無限量了,支撐你一個公司存活,保持規模,保持利潤都沒問題),可以靠服務模式運營。典型的,現在的QQ、網遊都是如此。 而針對企業用的服務,範圍就狹窄了很多,所以百度、SaaS(軟件即服務,例如SAP、用友、金蝶等)、門戶廣告的收入規模都無法和QQ之類抗衡。

    服務有很多種,家電維修是服務,但你看,有人靠家電維修發財嗎?攜程也是服務,諮詢行業例如IBM諮詢也是服務。差異性很大,種類很多。 服務是可以持續性收費的,但是我們要考慮到:什麼是規模可複製的,什麼是不受資本嚴重約束的。   

      思考中,一個做管理軟件的企業,我們有什麼不能扔的?我們爲什麼不能扔掉我們賴以基礎的軟件開發、軟件定製、IT服務、IT服務外包?我們有衆多實施人員和服務人員,我們話費了大量力氣進行標準化,可替換,但這是我們的核心嗎?雖然我們的實施人員和服務人員已經成本比較低,但是架不住人數規模的增長。我們爲什麼不能扔掉可替換的業務類型呢?

發佈了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