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總結並分享下自己找工作的經歷

前言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1. 是爲了記錄下自己的經歷,做一下總結
  2. 因爲在找工作中其實有不少的坑,記錄下來,爲了以後不再掉進去,也爲給後來人分享下經驗

介紹一下自己

本人三流本科學歷,大學裏也是個渣渣,大一大二的時候混學生會,大三的時候自學的是Python,爬蟲,在大四初期的時候找了一個Python爬蟲實習生的工作,實習時間有5個半月,想要了解我找實習經歷的,可以點這裏:記錄一下自己找“python爬蟲工程師實習生”崗位的經歷(2018年9月11號)

實習到3月左右,回學校弄畢業論文,之後也參加過校招,不過校招是Python或者爬蟲方向的根本沒有(也有可能是學校比較菜),沒有找到工作嘛,我這人有時候性子慢,也不是很着急,在大概5月份左右,找了原來的實習公司,準備去原來的公司,因爲某些原因,原來公司沒去成,就步入一個尷尬的狀況:那就是應屆生社招

(ps:說實話,應屆生還是比較推薦走校招,社招你要和社會上的人競爭,別人有工作經驗,你沒有就很難競爭的過別人。我沒走校招是因爲之前學的Python爬蟲,校招幾乎沒有,其他的基礎也不是很好,所以沒走掉,在9月份的時候開始實習,其實那個時候是很多大公司開始校招的時候,自己也不知道,三流本科,身邊的人也沒啥動靜,沒有準備,從9月份實習到19年3月,基本是錯過了大部分校招)

正文

正式找工作

正式說找工作,我從五月開始,找到7月初,一個多月,算真的是經歷世間的滄桑,生活已經對我們這些95後開始下手

我主要是投的合肥這邊,因爲離家比較近點。但是呢,二線城市要Python的是真的很少,Python爬蟲的就更少了所以說我並不是很建議應屆生走Python,走爬蟲這個方向。一個多月來在加上中間有段時間耽擱了,一共才面試了十家。

其實如果你應聘的崗位比較多,簡歷篩選過了,約時間面試,一天安排個2到3次是沒有問題的,一週下來都能面試個十多家。然而我這小衆崗位,就比較難受。

我把我面試幾家公司做了個表格,看下面:

一共面試的是十家公司,從開始投簡歷到面試第一家公司,大概有一週多的時間,說實話,我那時候還是挺慌的,畢竟投簡歷之後一週都沒有面試機會。其實在這期間也是有人打電話過來了解情況的,大概有個三四家,全部都是來了解了下情況,問我什麼時候去面試,我那時候也不在合肥或者上海(也有投上海的公司),我就老實的說我不在本地吧,這時候人事都會說之後再約面試時間,畢竟人不在本地嘛,之後通常就沒之後了,所以說有面試機會的時候,一定不要說你不在本地,要第一時間就把面試的時間定下來,不然之後再邀約通常都是遙遙無期。

幾家比較坑的公司

十家公司也不全都介紹了,說幾家比較坑的公司,以後有遇到這樣的也有所準備。

前兩家:上市+外包之隨意約面

前兩個面試都是合肥的,說實話,是比較坑的,一個是上市公司,一個是外包公司(我並不是很想去外包,不過面試之前也不知道),這2個公司坑的就是:明明不招Python爬蟲,只要java爬蟲,我簡歷的崗位也是寫了Python爬蟲,然後還打電話讓去面試,面試就是去做了個筆試,就讓走了,真是的是實坑;我這網上也瞭解了一下,因爲有公司對於人事招人這塊有要求的,公司人事很有可能就是說爲了刷績效然後讓你過來面試,也不管你是不是符合這個崗位。

所以說在面試之前最好了解下崗位的要求,和人事那邊也溝通一下,瞭解相關的情況,我之後面試也遇到過類似的:

  1. 人事讓我過去面試,約好了時間,之後我看了下招聘要求,不是很放心,就聯繫她,跟她介紹了我的基本情況,我有說到我是應屆生,然後她來了一句我們這不招應屆生,你說是不是毛病,我簡歷上面明明寫到應屆,而且我還特意寫在最前面;
  2. 第二次也是差不多的情況,我說我做Python爬蟲的,然後說搞錯了,公司不招這方面的。

說實話,我感覺有的人事可能根本就沒有看你的簡歷,所以面試之前最好還是要確認一下,免得白跑一趟;當然了,如果你想增加面試經驗,知道自己的不足,那就不用在意是不是符合崗位要求,只要是面試,咱就去,我還是比較傾向於這種的,但是像前2家公司,技術面都沒有,純屬浪費時間。

第三家:青少年編程教育(非坑)

澄清下這家公司不算坑,是正規公司,只是介紹一下

第三家公司是做青少年編程教育,總部是在上海,面試的崗位是少兒編程老師,其實我還是比較看好這個行業的,少兒編程在中國興起於2014年,這家公司是最早做這個的,編程教育本質上其實還是教育,和傳統教育相比,因爲是剛剛興起,人才比較稀缺,所以說門檻相對來說要低一點,我是這邊培訓了4天(帶薪培訓),最終沒有正式入職的原因是這家公司做得是在線教育,不用去公司,在家就可以辦公,其實這樣是很好的,不過我覺得我還年輕,想多出去看看世界;再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做技術這一塊,可能以後年紀大點在考慮做講師之類的,那都是後話。所以在糾結的思考之後,最終我還是放棄了這家。

第四家:傳統電商之不籤合同

先看一下面試邀請:

img

第四家主要做電商這一塊的,爲什麼說這家呢,這家我是通過了面試,在剛去的那天,就是坑了:

  1. 我去辦入職的時候,那邊竟然說忘了今天的入職,明明約好的時間,這就看的出來公司的不靠譜。
  2. 因爲這遲遲沒簽合同,也沒說,在當天中午的時候我就問他,回答的情況是這樣的:說是在你工作3個月之後纔會籤合同,前一個月連個實習協議啥的都沒有

這其實是違反勞動法規定的,看一下

第十條 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建立勞動關係,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係,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係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條 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規定: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而這邊是說三個月,就已經是違反了勞動合同法。

當然,你也可以在公司幹個幾個月,保留證據,然後去舉報他,可以有雙倍工資。(哈哈哈,不過這是玩笑之言,其實在中國,維權這個東西,有時候代價比收穫還大,所以不少人都不願意)

詳情勞動合同法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修正)

最後一家:數據諮詢之培訓機構

這家公司其實就是個培訓機構,打着招聘的名義來招人,這不是坑娘嘛。

我並不反對培訓,培訓的確能省不少時間,少走點彎路,但是像這樣打着招聘的名義來招人的,實在是令人很反感。而且像這樣需要打着招聘的名義才能招到人的,肯定很垃圾。而且現在的培訓市場一團糟,想找到好的培訓,也是不容易的。

img

去面試的時候,先簽了到,然後把我帶到一個單獨的小隔間做面試題,我看旁邊還有不少隔間,有得還有人。這裏得插一句,一般公司不會弄這樣一個專門招聘的,畢竟不是天天招人,除非那種大型公司,但是大型公司應聘的人多,也沒成本單獨的小隔間來一個個面試,而且還要面試官跑。所以說像這種有很多小隔間面試環境,很有可能是想在你身上賺錢。

其他的就不多做介紹了,都是正常的公司,寫這篇文章也是爲了經驗分享,還有埋坑!

總結

面試前

  1. 投簡歷的時候看看公司的招聘信息,那些招大量員工的,而且還有很多類似職位的公司,很可能就是外包公司

  2. 投簡歷的時間儘量在週一到週四的早上8點半到9點半,這個時間hr開始工作時間,被看中的機率比較大,週五即使投了,週末一般公司不上班,就只能拖到下週了

  3. 人事打電話約面試時間的時候,最好直接能定下來,不給公司反悔的機會

  4. 你對一份工作幾乎零瞭解,公司卻讓你去面試,那你就要小心了,不排除是培訓機構的可能(除非你是校招,社招正常都是爲了招直接能做事的人)

  5. 在面試之前一定要做準備,準備的和沒有準備的面試結果可能就是相反的

  6. 能走校招,儘量走校招

面試中

  1. 面試過程中涉及到到的東西,很有可能就是你以後入職這家公司所要接觸的,所以在面試的就可以大致的瞭解到工作要用的知識
  2. 面試的時候要不卑不亢,要有自信,最好能做到侃侃而談
  3. 面試的時候可以帶個筆記本,偶爾的記下面試官的問題,顯得你很認真
  4. 技術面的話面試官,很有可能就是你之後的上司,或者一起工作的人

面試後

  1. 面試要多面,熟能生巧,面試多了你可以知道怎樣去面試,也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然後去彌補

  2. 面試過後不要等公司的消息,只要你還沒正式入職,就一直面試下去

  3. 面試過後,大致就能知道你是否會通過面試,你要是和面試官聊得很嗨,那基本是沒有問題(不排除其他情況的可能)

  4. 入職之前,一定要了解下公司的情況,在網上看看對公司的評論如何

  5. 入職之前,一定要問清楚合同的事

附:面試可以問的一些問題

這是我自己做的一些小總結,僅供參考:

  • 能介紹進入的團隊的情況嗎?
  • 我在該職位需要做什麼?
  • 您面試的時候最看中什麼?
  • 企業對員工是否有什麼培養計劃?
  • 待遇相關的問題
  • 您在公司的職位,工作的感受
  • 我今天的表現有什麼優點或者缺點麼

寫在最後

工作很好找,但是想找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就比較難,需要機會、能力、甚至還有運氣,真的是這樣,找工作有時候真的需要那麼點運氣。

即使你現在還沒有找到,沒有關係,花個一兩個月的時間,但是你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那你就是值得的。所以說不要着急,時間真的還很長…

最後的匆匆結尾:祝大家都能找到一份心滿意足的工作。加油!!!

發佈了8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6 · 訪問量 16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