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概述

一、概述

先說一下什麼是網絡,網絡由若干結點和連接這些結點的鏈路組成。網絡中的結點可以是計算機、集線器、交換機或路由器等。網絡和網絡還可以通過路由器互連起來,構成範圍更大的網絡。因特網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絡。

由工作方式可以把因特網分成兩大塊
(1)邊緣模塊 由連接在因特網上的主機組成,用戶直接使用。
(2)核心部分 由大量網絡和連接這些網絡的路由器組成。爲邊緣部分提供服務(提供連通性和交換)

邊緣部分
端系統之間的通信方式一般有兩種
客戶-服務器方式:進程之間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
對等連接方式:兩個主機不區分哪一個是服務請求方還是服務提供方。

核心部分
路由器實現分組交換,是網絡核心部分的關鍵構件。
交換方式有三種: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

性能指標
速率:主機在數字信道上傳送數據的速錄,也成數據率或比特率。 b/s,Mb/s,Gb/s等
帶寬:網絡中某一點到另一點所能通過的最高數據率。也是b/s,帶寬相當於水管的大小,傳輸速度就像水龍頭,有的出水量大,有的出水量少。
吞吐量: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絡的數據量。
時延:有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時延帶寬積:時延帶寬積代表發送的第一個比特即將達到終點時、發送端就已經發出了多少個比特。因此時延帶寬積又稱爲以比特爲單位的鏈路長度。對於一條正在傳送數據的鏈路,只有在代表鏈路的管道都充滿比特時,鏈路纔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往返時間RTT,利用率(信道利用率,網絡利用率)

協議與層次劃分

這裏寫圖片描述

物理層:通過傳輸介質發送和接收二進制比特流。屬於物理層定義的典型規範如RJ-45等。傳輸數據是比特。

數據鏈路層:數據的封裝成幀、數據的透明傳輸、數據的差錯檢測。傳輸數據是幀,協議的代表:PPP、幀中繼等。

網絡層:負責對子網間的數據包進行路由選擇,爲分組交換網上的不同主機提供通信服務。網絡層把傳輸層產生的報文段或用戶數據報封裝成分組或包進行傳送。在TCP/IP體系中,分組也叫做IP數據報。主要協議有IP、ICMP、IGMP等。

運輸層:負責向兩個主機中進程之間的通信提供服務。運輸層還要處理端到端的差錯檢測(與數據鏈路層不同)、擁塞控制、流量控制等問題。協議有TCP、UDP等。TCP中數據傳輸單位是報文段,UDP的數據傳輸單位是用戶數據報。

應用層:爲操作系統或網絡應用程序提供訪問網絡服務的接口。用戶層交互的數據稱爲報文,協議有FTP、HTTP、SNMP等。

發佈了5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4 · 訪問量 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