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項目成敗關鍵點

K公司的SAP CRM升級7.0已經有半年多了(從項目啓動計),雖然沒有參與,但因爲從顧問到使用方,都有不少業內的朋友,所以也有所關注。作爲家電售後服務的信息平臺,從源頭講,選擇SAP CRM就是很不靠譜的事情,但這要說到其公司信息化平臺的問題,以及自身軟件公司的主打產品推廣,已經是木已成舟的事實。

 

SAP的CRM並不是不好,這是市場份額僅次於Oracle Sieble的CRM產品,關鍵是客戶的需求---家電售後服務系統和呼叫中心,對系統的靈活性,可定製性,接口開放性等需求,與SAP CRM本身的定位於高科技、快速消費品行業相差太遠。CRM更多的是管理客戶和挖掘客戶數據,而強項不是管理信息流和單據流。售後服務系統和連鎖超市系統有些類似,這都是由一些行業沉澱很深的公司在做一些專業系統,它的後臺數據是可以放到CRM或BI中來處理的。但是,如果前臺使用SAP的系統的話,估計結賬排長隊的後果,最終造成客戶的流失。

 

服務系統升級是切換系統(如果最初的選擇不合適)的時間窗,這次機會錯失了,以後推倒重來的可能性很小,代價很大,升級維護成本很高,也很痛苦。

 

如果只能從CRM5.0升級SAP CRM7.0,也許較好的方式是在舊版CRM裏面,把已有的流程理順,把未上線的流程實現,然後試運行,等穩定後再升級7.0。實際實施時,需求方在系統功能方面會貪多求全,顧問不顧實際一味滿足,加上SAP系統相對封閉,流程變通不靈活,結果可能造成流程複雜。K公司總部把分公司人員調回來制定流程和關鍵節點,似乎是讓瞭解業務的人員來優化流程,但崗位職責決定思維,勢必把很多控制的工作從總部、分公司層面,下放到了辦事處,服務商,這可能是造成系統操作複雜的根本原因。雖然SAP CRM根本不適合家電服務行業,但如果能做到後臺管理複雜,前臺另外獨立開發,通過接口實現數據更新,保持工作界面簡潔,也許也能走出一條最佳應用的路子。
 
簡單總結一下,檢驗家電服務系統成功與否的標誌:
1. 系統自動派單率是否達到90%以上;
2. 客戶指標(如:投訴判定標準)是否量化,並且訂單跟蹤由系統自動執行並觸發相應處理流程;
3. 維備件計劃是否由系統數據通過BI運算產生(消耗和BOM);
4. 呼叫座席是否能作到客戶需求的信息一臺清(維修進度,備件進度<在途情況>,保修政策和維修工時價格,元器件等級&價格等)。
 
從這四個方面看,家電服務系統上線運行,一般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各業務流的協同、整合,建模,系統實現和不斷改進是關鍵。適合自己的系統,從來是買不來的,Lenovo整合IBM的PC服務業務,已經通過實踐說明了一切。

發佈了28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0 · 訪問量 15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