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知識筆記2

1.傳輸層:提供數據的可靠或不可靠傳輸。(TCP,UDP)

2.TCP/IP分層:鏈路層->網絡層(IP層)->傳輸層->應用層

 3.UDP發送的數據報,每個數據報有“消息保護邊界”,一次收發數據報不會跨越邊界,如發送方發送大小爲20,40,80三個包,發送方會依次發這三個包,大小不改變,接受方也是按發送的大小依次接收(哪怕三個報都同時到達了接受方),TCP是面向流的協議,它發送和接受的都是數據流,它可能先把三個包緩存起來,然後再分成很小的片發送,接收方接收就不會按發送的片接收,可能一把把所有的片一次性接收完。並且接收方在超過一個等待時間或者超過緩衝空間大小之前一直等待下去,不會來一個分片就接收一次。

 4.TCP連接編程時,調用send後,數據不一定會馬上發送出去,可能先緩衝起來再分片,所有一定要在一個循環裏send,判斷要發送的字節是否都發送完。   UDP調用一個Send後至少有一個數據報發送出去。   所以發送小包時,UDP可能比TCP慢,發大包時(比如大於10K)時UDP快

5.MTU:最大傳輸單元,IP層會對超過MTU的數據分片和重組,TCP也會根據MTU制定一個算法對數據分片,所以TCP數據一般不會在IP層分片了,UDP則會需要IP        層分片,但是IP層分片和重組都是IP層做的事情,對上層是透明的。

6.NAT:網絡地址轉換,a是私網IP,b是公網IP,a的包先發到網關,網關把源IP改成自己的IP,源MAC改成自己的MAC,源端口號改成一個與源MAC有關的算法算成的端口,這樣回來的包就先發給網關,網關根據端口號可以算出源MAC。

7.WINSOCK處於回話層和傳輸層之間。

發佈了4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 · 訪問量 6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