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效能”的ICT技術競技

網界網>>網絡設施頻道>>

CNW.com.cn 專稿】隨着各種ICT(信息通信技術)不斷地融合發展,中國電信市場日益成爲“ICT競技場”。傳統電信運營商及新興服務商借助ICT技術具備了更強的服務行業用戶能力,從而激發了用戶的生產和經營效能。

對於最終用戶來說,各種ICT技術帶來的直接價值是:可使用戶獲得更佳的業務體驗;獲得端到端的QoS保障及更高品質的服務;可以在日趨統一的業務終端上使用各類業務。另一方面,ICT技術的廣泛使用,也使得中國電信運營商能開源節流,有效增加自身業務收入,提高ARPU值。

爲了更好地進行業務承載,中國移動運營商正致力於移動網絡覆蓋優化,提高客戶滿意度及大力發展移動數據增值業務,增加用戶黏度。隨着10城市TD-SCDMA擴大規模試驗網絡建設的進行,TD-SCDMA未來演進、TD-SCDMA終端和業務的發展將是中國移動(負責其中8城市)下一階段考慮的重點之一。除此之外,中國移動仍會着力發展其夢網業務,併發力手機視頻業務、手機遊戲、中央音樂平臺、二維碼憑證業務,且會利用RFID等新技術,推廣相關行業應用方案。

中國固網運營商也正在致力於提供差異化業務承載,提升用戶的感知體驗。

以中國電信爲例,在業務網絡轉型方面,其通過實現統一門戶、統一客戶端、統一支付、統一鑑權;加快重點轉型業務平臺建設;重點發展號碼百事通、商務領航綜合信息應用、互聯星空和全球眼業務;開展“我的e家”寬帶終端(家庭網關)定製和網絡側改造工作等,以提升最終用戶業務體驗。

在基礎網絡轉型方面,中國電信積極推進現有網絡的IP化、寬帶化、融合化和扁平化;實現高帶寬的互聯網接入,有線、無線多種接入方式支撐高質量互動視頻業務;構建融合、統一、扁平的核心網,實現對各類寬窄帶業務的靈活集中控制,並且積極拓展企業/家庭用戶市場,掌控終端價值鏈。

分析各電信運營商目前網絡優化的現狀,我們不難發現,在基礎網絡優化改造領域,各運營商的工作重點不僅涉及核心網絡,還涉及城域網和最終用戶接入等層面的網絡優化,試圖能提供端到端的QoS保障,端到端的網絡與業務管理能力。下面將對電信城域網、電信接入網和業務應用的變化分別進行闡述。

電信級城域網的“維新運動”

隨着用戶規模的擴大,高帶寬新業務(視頻、在線娛樂)的不斷出現,每用戶帶寬需求成倍增長,原有城域網建設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因此,城域網優化成爲各固網運營商關注的重點之一。

在城域網優化過程中,城域以太網技術也將扮演重要的角色。當前,電信級城域以太網技術正處於多種技術頻繁演繹的階段,各種技術標準均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如北美運營商較多采用RPRResilient Packet Ring,彈性分組環),歐洲較多采用VPLS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虛擬專用局域網服務),英國電信則更多采用北電提出的PBTProvider Backbone Transport,運營商骨幹網傳輸)。

北京電信規劃設計院的陳萍建議:具體採用什麼城域以太網技術,須綜合考慮業務承載能力(尤其對組播多媒體業務的支持)、可擴展性(是否可以滿足已有和未來網絡需求)、安全可靠性(網絡是否健壯並在發生故障情況下快速恢復)、標準規範性(是否有具體的標準規範從而易於互聯互通和業務擴展)、易用性(可以快速建網和維護方便)等多方面技術角度考慮;另外,還須考慮成本、對運維的要求及是否便於開展可贏利業務。

中國電信在過去幾年中,其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接入帶寬不足,不能有效支撐流媒體等高帶寬業務的提供;在開展IPTV的地區問題比較突出;一些城域網沒有部署QoS,無法提供差異化承載和對關鍵業務的保障,也沒有部署MPLS,無法提供三層VPN;城域網網管能力普遍有待提高,對業務和網絡的可管可控有待加強。

去年,中國電信重點推進了27個省會城市和大型城域網的優化改造。改造後,其城域骨幹網全部具備了QoSVPN和組播的提供能力。其中開放MPLS VPN的佔全部城域網的93%,開放IPTV業務或試點的佔59%。城域網改造助力了中國電信業務的增長。至去年底,中國電信寬帶接入及互聯網應用收入260.8億元,佔總收入比重爲15%,拉動收入增長4個百分點;商務領航客戶超過50萬;號碼百事通日均呼叫量超過300萬次。

多維接入法則

下一代無縫接入網是下一代網絡重要的組成部分。多種無縫接入手段的並存將會有利於最終用戶無論何時何地、以何種接入方式都能獲得業務服務,並能滿足其差異化需求。WiMAXWi-Fi等無線寬帶技術和各級VDSL及無源光網絡的發展使不同特性的用戶可以獲得無線或者有線的寬帶接入,並可基於不同的帶寬實現不同層級的應用。目前中國電信市場上,多種接入技術的發展呈現出一些值得關注的演變特點。

光進銅退趨勢顯現

據悉,中國網通將建設幾個高品質的奧運網絡,重要區域採用直接光纖到桌面的技術,實現到桌面帶寬速率達到2.5Gbps。光纖技術得以助力奧運會,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其可以更好地保障用戶實現視頻點播、三重播放、遠程視頻交互等高寬帶業務。

作爲光纖接入的重要技術,無源光網絡採用無源光功率分配器/耦合器,支持點到多點的拓撲結構,並且易於用戶擴容和拓展新業務。早期的無源光網絡基於ATM技術(即APON或稱爲BPON),其標準爲ITU/FSAN定義的G.983。隨後,ITU/FSAN2003年提出了替換APON的基於G.984GPON標準。與此同時,爲解決城域骨幹網的接入瓶頸問題,IEEE 802.3工作組從2000年開始研究“第一英里以太網”(EFM)技術,並在20046月通過了802.3ah標準,確定了EPON的技術規範。這些標準在傳輸速率和距離上都有不小的差別。

2007年中國電信網絡發展重要舉措之一即:持續推進IP網絡擴容優化和寬帶接入網提速工作,其中包括推進“光進銅退”,接入帶寬提速工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電信2006年銅纜長度明顯縮短。據粗略測算,全國主幹電纜平均長度相比2005年縮短約400;銅纜投資得到控制,2006年銅纜投資比2005年下降22.6%。接入光纜同比增長12.4%

今後兩年,中國電信強調,光進銅退實施中應重點加強接入網點的統籌規劃,根據業務發展的需求分步驟實施;積極探索引入新技術和新的建設模式,使光纖儘量靠近用戶、縮短用戶銅纜接入距離,降低建網成本。

試點WiMAX+ Mesh Wi-Fi

在服務奧運的建設背景下,“數字城市”的建設正火熱進行。北京市政管委科技處副處長宋剛曾在移動信息化峯會上提到一種追求“全要素、全時段、全覆蓋”的“城市管理和諧模式”(GBCP)。這個模式的實現需要多種ICT技術的支撐。

在美國等地“無線城市”的發展一度蓬勃,後又面臨阻滯。目前,中國正在試點固定WiMAX(基於802.16d+ Mesh Wi-Fi的無線城市模式。

由於在中國發展移動 WiMAX的頻段和運營政策都還未確定。在此前提下,對於中電華通提交的“固定 WiMAX+ Mesh Wi-Fi”無線城市組網方式,即利用固定WiMAX作爲城域傳輸、回程技術, Wi-Fi做接入。北京郵電大學宋俊德教授認爲:“目前是可行的”。概括而言,這個模式解決的是無線城市的城域覆蓋與局域覆蓋相結合的問題。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的李珊女士說:“隨着802.11n以及WiMAX的商用腳步加快,‘無線城市’將朝着混合組網的方向發展”。

據悉,在這個模式中,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術也很關鍵。Wi-FiMIMO技術的結合可提升Wi-Fi的覆蓋能力。Mesh與傳統的無線網絡不同之處在於:在無線Mesh網絡中,每個節點都可以與一個或多個對等節點進行直接通信。有業界人士評價,正是Mesh技術的出現使得Wi-Fi的室外應用獲得了新活力。

融合推動應用

使用多種ICT技術、集合“移動+固定+無線複雜基因”、跨領域應用逐漸成爲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的重要特點。

北京郵電大學譚炎明博士說:“移動、固定及無線傳輸技術的綜合應用使行業用戶從業務現場到服務器端的數據管理,及到上下游的工作或者產業環節的流程更加順暢、高效”。這裏我們呈獻幾個應用案例。

二維碼+移動網絡助力“溯源”項目

在提升農產品安全質量保障的進程中,二維碼(2-dimensional bar code)正在“溯源”項目中體現價值。農業部與中國移動進行的“動物標識溯源系統合作”,是“溯源系統”項目的又一次突破。目前,全國已有2800多個縣、300多個地區、31個省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和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與中央數據中心聯網。

二維碼+Wi-Fi 減少醫護人員誤操作

據悉,浙江邵逸夫醫院採用了二維條形碼技術加Wi-Fi的無線醫療解決方案。住院病人將被佩上粘貼有二維條形碼的腕帶。腕帶條形碼已經進入醫護人員日常工作流程。當護士當班的時候,她們手腕上會套着一隻企業數字助理(EDA),該設備帶有掃描槍,只要對準病人腕帶上的條形碼,EDA上就會顯示出病人醫囑執行情況和生命體徵各種情況。只有信息匹配了,醫務人員纔會進行下一步工作,由此避免人工覈對產生的差錯操作。此外,醫護人員在醫院內部的任何地方,都能夠隨時連接無線局域網,查詢和執行醫囑等。

移動平臺的行業潛行

近一年,移動技術平臺、智能手機(或者特種終端)與行業應用軟件的結合的案例在保險、汽車等領域都有應用,且已經日益深入到關係民生的關鍵領域。福建省平均每年正面遭遇颱風襲擊就達34次。福建省防汛指揮部建設的“福建省防汛PDA綜合應用系統”將基於桌面操作系統的防汛指揮決策支持系統的應用擴展到基於微軟的Windows Mobile操作系統中去,在智能手機上實現對防汛信息的查詢、分析、統計、預警、通信以及防汛指揮移動辦公。

福建省防汛辦副主任吳金塔稱:“系統確實提高了我省防汛指揮調度的快速反應能力。”

 

源文章地址:

http://www.cnw.cn/cnw07/NetInfrastructure/advanced/htm2007/20071024_27098.shtml

其它推薦優秀文章:網絡設施頻道>>技術值多少錢

                                >>專題:什麼是QoS?

                                >>WiMAX產業化及商用部署依然面臨挑

 

 

 

 
發佈了4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