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思考生命週期-在工作中如何用生命週期概念指導做事行爲?

2018年9月14日寫過一篇關於生命週期的文章,現在又再次接觸到生命週期這個概念,覺知到這個概念還是很重要的。

 

這次再接觸到這個概念,是來源於使用SpringBoot框架開發項目的過程中,因爲對Spring的框架了解的不是很透徹,只是熟悉一些以前自己用過的部分模塊,所以去查了一些資料,過程中關聯到了生命週期這個概念。

 

回顧所有的軟件開發項目,幾乎都離不開生命週期這個概念,不管是前端框架、後端框架,還是做項目工程。比如說:前端框架Vue、React、Angular,其組件都有生命週期函數,生命週期的說法。編程中,生命週期函數就是讓你在合適的階段做合適的事情,以到達效果、實現功能。

 

再次思考生命週期-在工作中如何用生命週期概念指導做事行爲?

Vue生命週期函數

再次思考生命週期-在工作中如何用生命週期概念指導做事行爲?

React生命週期函數

再次思考生命週期-在工作中如何用生命週期概念指導做事行爲?

Angular生命週期函數

 

對於產品開發者來說,能清楚的知道,什麼階段做什麼事情是很重要的。記得四年前我剛開始接觸Spring的開發框架,看到spring-xxx.xml文件中的各種配置,就一頭霧水。不知道它們是什麼,爲什麼會出現在那個位置,爲啥要那樣。看到別人那樣寫,自己也就學着那樣寫。到後面慢慢的隨着經驗積累,瞭解了一些其中概念,但始終沒抓到精髓。

 

直到在離開這個行業一段時間後,在投資交易領域思考時纔想到:“呀,我之前用的前端開發框架Vue.js裏面不是有生命週期函數的概念嗎?我在投資交易領域是不是也可以運用這個概念呢?”因爲投資交易也是有開倉、持倉、平倉的過程。於是就開始思考關於投資交易的生命週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之前的那一篇文章。《關於生命週期投資法的思考》

 

瞭解了生命週期這個概念,讓我有了一個全局觀,全局視角。這對於學習各種技能來說是非常實用的,比如說,在軟件開發領域,我學一個新的開發框架,就可以從生命週期的視角切入。先理清框架從啓動到結束的整個流程,再分別看看每個過程。所有的程序,其實也就只有三個結構:順序結構、條件結構、循環結構,你可以去確認下自己寫的程序是不是都被這三種結構包含了。

 

以前剛接觸Spring框架時就感覺它好複雜、好難啊,各種晦澀難懂的概念、比如說IoC(反轉控制)、DI(依賴注入)、AOP(切面編程)等等一些概念,看了幾次都沒看懂。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再去看以前的學習路徑,發現有個不足點:“自己陷入某個問題或者不能理解的某個知識點就跳不出來。”一陷就是好長時間;並且還不能覺知到已經過了好長時間。一頭栽裏面廢了很長時間才能走出來,看不到全態。

 

現在才知道,這和自己的思考方式、學習方式及習慣有很大關係。面對這個不足點我想到的解決方法,就是套用生命週期概念,讓大局觀來提醒自己已經陷入坑裏了,得馬上跳出來。其實也就是使用觸發的方式,讓我知道了目前的狀況。

 

舉個例子:我剛開始弄Spring得框架,可以先了解整個Spring框架的生命週期,按順序瞭解每個生命週期函數作用及意義,最後再深入的跳進每個坑中。因爲了解了整個流程,以及每一個環節可以做什麼,在實際編程開發的時候就知道某個想實現的功能或者需求可以再那個環節進行了。這樣肯定是思路清晰、用時很短的,效率會大大提高;就不容易陷入問題中跳不出來。像是一把鎖把門鎖住了,開鎖的鑰匙肯定不會插在鎖孔裏,而我卻一直在那研究鎖孔,想從鎖孔中找出鑰匙。哈哈,想想感覺以前的自己挺笨、挺荒誕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時是危險的。

 

記得2017年的時候,自己弄個用遞歸算法實現的多級分銷利潤結算功能,算了半天硬是算不對,最後自己把自己都繞暈了。當時瞬間感覺自己的邏輯思考能力很差。最後還是同事的幫忙下停下來在紙上劃清楚、想清楚了纔算對了。其實當時也就是思路不清晰,就開始敲代碼,浪費了很多時間。

 

所以,在開發軟件項目的時候,可以先提前瞭解下所用技術框架的生命週期,對其有一個全局的瞭解,以及各個生命週期函數的作用;再去動手開發,會大大減少我們的時間投入,提高效率。比如說,我打算用SpringBoot、Vue等框架開發一個前後端分離的Web系統,我會先列下大概的功能模塊、看下自己有哪些是熟悉的,有沒有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模塊,先有個整體觀再來局部觀,這樣當掉坑裏的時候能知道自己已掉坑裏了。沒有接觸過的就先去調研,看這模塊在整項目中處於那個環節,是不是會影響後面的部分。在整體和局部都大概瞭解時,就可以先開始從簡單熟悉的功能開始了,儘量把不熟悉陌生的功能模塊放在後面,這樣做可以人很容易的獲得成就感,如果一開始就把不熟悉的模塊放在前面,一來就扎進難題中,會大量消耗我們的精力、時間。並且會覺得進度很慢,大大降低了成就感。

 

那我們要如何在生活中運用生命週期這個概念來實際指導我們的工作呢?

 

其實也簡單,現在我們知道了生命週期的概念,然後在做一項工作或者事情時,先看看我們的工作或者事情有沒有存在生命週期,然後用一個觸發器提醒我們,我們已經陷入某一個環節很長時間了,這樣我們就能跳出陷阱。番茄鍾是一個不錯的工具,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它會強制你跳出工作環境,放鬆下自己。然後在接着開始。

 

寫到這裏,感覺以上內容還有缺陷,但先發表吧,因爲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情。如果你看了內容感覺那裏不對,請留言評論。

發佈了30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56 · 訪問量 17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