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APP的4大發展方向

很好的歸類總結,有一些思路目前在PC產品上也有體現。

移動互聯網仍然是個炙手可熱的戰場,但是移動APP已經不是當年單兵作戰的節奏了,小而美的APP可以繼續搶佔藍海,而大而全的APP纔會更深度的滿足用戶剛性需求。APP需要提供更多更有價值的服務,需要不僅僅拘泥於一個小小的手機屏幕,需要解決不同平臺不同尺寸的適配問題,需要與兄弟APP形成合力共同爲用戶提供服務集羣。隨着不斷的迭代迭代再迭代,功能越來越多,慢慢變成一個胖APP,胖APP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又需要面臨什麼樣的轉型呢?
 
本文主要講述胖APP的4大發展方向——1.APP插件化;2.APP互通化 3.APP破殼化 4.APP擴展化。這4個方向,能讓胖客戶端更好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仍然能保持輕量化的良好用戶體驗。
 
1.APP插件化
隨着移動APP的版本迭代,僅僅滿足基本功能的APP,在發展路徑上多少都會受挫,而提供更多的增強功能又會讓APP變得臃腫。怎樣平衡用戶的需求與APP的臃腫度呢?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打造APP插件化,給瘦APP增肥,給胖APP瘦身,而這一切,都是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的選擇。
百度雲
百度的工具包,就是這樣一種插件化的手段。你可以把你的通訊錄、短彩信都備份到雲上,可以安裝在線視頻播放插件、圖片處理插件,而這一切,都是根據你的需求來獲取的。當你需要的時候,經過授權,纔會安裝相應的插件。這樣就能保證,APP的功能是完整的,而安裝包還是足夠的小。也不會有太多的干擾因素割裂主任務。
微信
微信也是如此,隨着不斷迭代增加的新功能,勢必會導致APP變得臃腫。爲了使產品使用起來更加輕量化,微信就把一些不重要的功能隱藏起來,把一些不常用的功能做成插件,用戶可以選擇性安裝。比如語音輸入、QQ郵箱提醒等等。只不過到了微信5.0版本,這些插件大部分變成了服務號,比如QQ離線消息、QQ郵箱提醒,我想這是微信儘量把插件從SDK這種客戶端形式轉化成WebAPP這種輕量化形式的一種轉型。同時用戶也不需要理解插件這種技術化的概念,只是當你需要的時候,能獲得對應的服務就可以了。
 
2.APP互通化
單一APP難以行成強大的氣候,也很難滿足越來越複雜的深度需求。而拆解成多個子APP,則可以互相借力,可以互帶流量。尤其是當兩個APP處於需求鏈上下游的時候,如果能互調調用解決某些特定的需求,則是非常提升用戶體驗的事情。APP之間的互通,即是APP互相帶量的手段,也是用戶需求滿足的手段。
Google+、照片、環聊
Google系的產品互相之間能形成推廣鏈條,利用各自的側邊欄用做互推資源位。從Google搜索首頁可以點擊進入Google+,從Google+的側邊欄,則可以點擊調起相冊或者環聊,而從相冊的側邊欄,還可以再次點擊調起Google+。
這是Google產品互調的邏輯圖,可以看到Google產品其實也是缺乏完全統一的佈局和思考的。雖然利用各APP之間的跳轉能帶來一定的量,但是互調既有調起APP的邏輯,又有切換標籤的邏輯,就會導致返回邏輯往往是錯亂的。但是相對來說已經算是APP互調手法裏最好的了。
微信、微視
微信可以調用多種第三方APP,其中結合的比較好的案例,就是微信調用微視,拍攝視頻後再分享到微信的過程。
微信調用微視,是屬於中間插入任務堆疊類的插入式流程,一旦調用流程結束,微視也就完成使命了。這種調用方式,是以完成任務爲使命的。
 
互調無論是爲了帶量,還是爲了滿足需求,都要非常仔細的去處理APP之間的返回邏輯,這樣才能讓用戶體驗行程閉環,避免APP切換產生的割裂感。
 
3.APP破殼化
每個APP都是一個信息孤島,當用戶下載APP之前,根本無法知道APP裏面到底有多少有價值的信息。而APP的下載、安裝、登錄成本又是極高的。試想一想,你想看一視頻,需要十幾個APP一個一個的去搜,想看一本電子書,也是需要下載十幾個APP一個一個的去找。所以APP破殼檢索的確是一個厄待解決的問題。怎樣在不安裝APP的情況下,可以快速知道APP裏的內容?怎樣在裝了APP的情況下,可以快速索引到APP裏的內容?
 
Google的爲解決這個問題,推出了App Indexing,APP Indexing是同時有網站和App的開發者用的,它是將一個網頁和一個App頁面對應起來,於是現在你搜索網頁也相當於同時搜索App的內容,如果搜到了,它會顯示一個“Open in App”的按鈕。但是,如果你沒有下載該App,它就不會顯示這個按鈕了。
 
Google搜索
 
百度APP
Android平臺系統級別的應用均可以被檢索到,比如用Google搜索,你就能搜到聯繫人信息、索引到所有應用、找到chrome瀏覽歷史等等。而iOS平臺也是,僅有系統級別的APP,能被更好的索引到內容,用百度APP搜索某個聯繫人,可以直接索引到通訊錄。而其他的第三方APP,則很難破殼索引到內容,這種情況厄待解決。
豌豆莢
豌豆莢的應用內搜索,也是跟Google APP Index類似的解決方案,不同的是Google APP Index是需要APP配套網頁來實現檢索的。而豌豆莢的應用內檢索並不需要網頁支持。通過內容來進行索引,再調起對應的APP來瀏覽內容,這大概是目前爲止最有想象空間的方法了,但徹底打破APP孤島壁壘,還需要更多的APP一起來支持應用內搜索。
 
4.APP擴展化
隨着時間的推移,各大廠商的不斷迭代,平臺越來越豐富,分辨率越來越多樣,歷史版本越來越多,維護成本和適配成本也越來越高。爲此不得不在開發版本的時候,充分考慮到APP的擴展性。APP是否能兼容多種不同的分辨率,一套設計是否能適配多個平臺?是否適合小屏幕大屏幕穿戴屏幕多種使用場景?
Google Now
Google Now是考慮擴展性的最好案例,不僅僅是移動端全平臺的考慮,Google Now適配Google Glass、Android Wear貌似都很輕鬆,甚至Now這種語音交互的形式,簡直像是考慮可穿戴先行而設計出來的。
百度雲
百度的Android版、iPhone版、PC版、Mac版、TV版相繼推出,如果不考慮擴展性的化,設計師和產品團隊都會心力交瘁的。好在目前去做設計架構的時候,都是最大程度的考慮全平臺擴展性,甚至未來可穿戴市場的適配。APP功能多但結構仍然要維持簡單。
 
最後讓我們來回顧一下,胖APP發展下去,一定會成爲用戶的負擔的,所以我們不得不考慮胖APP瘦身,或者胖APP拆分,主要可參考本文提到的手法——1.APP插件化;2.APP互通化 3.APP破殼化 4.APP擴展化。這4個方向,能讓胖客戶端更好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仍然能保持輕量化的良好用戶體驗。 
發佈了10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9 · 訪問量 8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