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調研與分析

      數字化校園是以數字化信息和網絡爲基礎,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上建立起來的對教學、科研、管理、技術服務、生活服務等校園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和應用,使數字資源得到充分優化利用的一種虛擬教育環境。通過實現從環境(包括設備,教室等)、資源(如圖書、講義、課件等)到應用(包括教、學、管理、服務、辦公等)的全部數字化,在傳統校園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空間,以拓展現實校園的時間和空間維度,提升傳統校園的運行效率,擴展傳統校園的業務功能,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從而達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服務於教學,擴展傳統的教學方式;服務於師生,方便師生生活和學習等各個方面爲準則。

以光纖爲主,校園骨幹網採用千兆交換以太網,二級網絡採用快速以太網,100M到桌面。

 

一、應用場景

  1. 用戶(學生或教工)進入個人門戶後,進入數字圖書館(原本的信息系統或重新設計的系統),借閱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借閱記錄可以供圖書館決策分析。
  2. 用戶的個人空間,可以上傳課程和講義供學生學習。

二、國內外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概述與趨勢

    1. 國外著名高校:
      1. 數字化校園視爲一種技術應用項目,注重教育技術與實際教學需要的結合,強調項目的應用效果[1]。
    2. 國內高校
      1. 強調體系的完整性和技術新穎性,對技術的應用效果關心不夠[1]。

三、網絡計算和雲計算在數字化校園建設中的作用

        1,在圖書館中的運用:在圖書管理檢索等服務中,爲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及服務的可靠運行,服務器都會限制最大服務響應數量及接入終端數量。而“雲”端擁有超大的服務器羣,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幾乎無限的帶寬能保證數據的安全和高併發性

       2,資源“雲”環境。雲計算使用集中存儲方式,可以跨平臺在各種終端之間同步,大幅提高資源共享率,消除教學資源孤島。

       3.科研“雲”環境。

 


 

四、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成果的評估體系

  1. 建成後,用戶體驗後便捷後,登錄的次數比以前的登錄方式多很多,明顯感覺方便很多。

五、參考文獻

  1. 萬里鵬,中國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與思考
  2. 基於雲計算的數字化校園的研究 
  3. 高校數字化校園雲計算應有探討
  4. IBM:   數字化校園雲計算平臺建設方案
  5. 華中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電子校務綜合管理信息平臺
發佈了6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6 · 訪問量 2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