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蘋果30年最偉大的20個瞬間

福布斯:蘋果30年最偉大的20個瞬間作者:上方文Q 編輯:上方文Q 2006-4-3 18:08:00 
 
新浪科技報道:2006年4月1日,蘋果電腦迎來了成立三十週年紀念日。在三十年的時間裏,蘋果由一家創建於車庫的小公司發展成爲計算機和數字娛樂巨頭,同時也留下無數個值得回憶的精彩瞬間。4月3日,《福布斯》近日評選出了蘋果歷史上最偉大的二十個瞬間。


蘋果
(1)蘋果成立
1976 年4月1日,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和羅納德·維尼(Ronald Wayne)共同創建了蘋果電腦公司,他們銷售的第一臺計算機在喬布斯父母家的車庫中組裝完成。蘋果I計算機售價爲666美元,它的主頻只有1兆赫,內存只有8KB。按照現有標準,它只相當於一個動力不足的便攜計算器。

蘋果
(2)Lisa計算機
1983年1月19日,蘋果推出了Lisa計算機,它以喬布斯的女兒命名。Lisa是全球第一臺採用圖形界面的計算機,它的售價爲9995美元,主要面向企業市場。由於價格過於昂貴,很多用戶轉而購買IBM PC。業內人士一致認爲,Lisa計算機是蘋果最大的失誤之一。

蘋果
(3)商業廣告
1984 年1月22日,蘋果在美國超級盃橄欖球大賽的電視轉播中播出Macintosh廣告。這則廣告的名字爲“1984”,以一部同名小說爲背景。廣告一經播出,立即造成了空前的轟動,贏得了評論家經久不息的掌聲,多年來被媒體譽爲20世紀最傑出的商業廣告。與此同時,“1984”也爲蘋果今後20年的廣告確定了基調。

蘋果
(4)Macintosh計算機
1984 年1月22日,蘋果還推出了Macintosh計算機,這是該公司歷史上最爲成功的產品之一。Macintosh的售價爲2495美元,是全球第一款支持圖形界面,同時價格相對較低計算機。隨着Macintosh的推出,圖形界面逐步取代了基於文本的系統,最終成爲計算機世界的主流。

蘋果
(5)在商業市場遇阻
1985 年5月27日,當時唯一比微軟大的美國軟件公司Lotus面向Macintosh推出了Jazz軟件。Jazz包含了文字處理、數據庫和電子表格等多種應用,Lotus希望它能成爲投向企業市場的“重磅炸彈”。然而事與願違,Jazz最終成爲了一款令人失望的產品。一位Lotus高管以開玩笑的方式表示: “第一個月我們售出了6.2萬套Jazz,但第二個月返回了6.4萬套。Jazz是如此的失敗,以至於用戶把盜版也給我們送了回來。”在商業市場, Macintosh未能取得同教育和圖形設計市場一樣的成功。

蘋果
(6)桌面出版
1985 年5月27日,Aldus公司面向Macintosh推出了PageMaker 1.0(第一個面向Windows的PageMaker版本直到1987年1月才發佈)。PageMaker同售價7000美元的蘋果 LaserWriter相結合,Macintosh最終擁有了自己的“殺手鐗”應用——桌面出版。

蘋果
(7)喬布斯退出
由於在一個財季中虧損了1720萬美元,蘋果CEO約翰·斯庫裏(John Sculley)開始領導公司進行重組。1985年9月17日,當時擔任蘋果董事會主席的喬布斯選擇了退出。離開蘋果之後,喬布斯創建了NeXT計算機公司,減持自己的蘋果股份至1股,並以1000萬美元收購了Pixar動畫公司。

蘋果
(Mac Plus計算機
1986 年1月16日,蘋果推出了Mac Plus計算機。Mac Plus打破了512KB內存限制,採用了1MB內存。除了可升級到4MB內存之外,它還具有速度更快的SCSI端口,可以外接硬盤或打印機。Mac Plus直到1990年才“退役”,銷量達到100萬臺。

蘋果
(9)PowerBook 100筆記本
1991年10月21日,蘋果推出了PowerBook 100筆記本。事實上,蘋果早在兩年之前就推出了重15磅的便攜Mac,但由於速度慢、價格昂貴,該產品未能在市場上取得成功。PowerBook 100可以看作是很多現代筆記本的前身。

蘋果
(10)成立蘋果聯盟
爲了在個人計算機市場回擊英特爾和微軟聯盟(Wintel聯盟),蘋果、IBM和摩托羅拉等公司於1991年10月2日成立了技術共享同盟,PowerPC芯片就是這一同盟的產物。

蘋果
(11)PowerPC芯片發佈
1994 年3月14日,在Mac計算機發布10週年紀念日上,蘋果推出了最早採用Power PC芯片的三款Mac計算機:Power Mac 6100、7100和8100。這三款計算機的售價同當時Wintel聯盟的產品相當,隨後由於英特爾召回部分奔騰處理器,以及微軟推遲發佈 Windows 95操作系統,Power Mac成爲了很多用戶的首選。

蘋果
(12)“克隆”Mac
1995 年1月4日,蘋果宣佈向Power Computing和Radius公司提供Macintosh操作系統授權,允許這兩家公司生產“克隆”Mac。毫無疑問,蘋果希望通過此舉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但不幸的是,“克隆”Mac的功能更加強大,而價格則低於Mac。受此影響,蘋果的銷售額持續下滑,即使獲得一部分授權費用也無濟於事。1998 年,蘋果的年度營收爲59億美元,遠遠低於1996年的98億美元,市場份額也降至4.1%。

蘋果
(13)“炭火盆”PowerBook
1995 年4月28日,蘋果發佈了PowerBook 5300,這一產品隨即成爲行業笑柄。PowerBook 5300存在一個重大缺陷,充電可導致電池起火燃燒。儘管蘋果之後修復了缺陷,並降低了產品價格,但PowerBook 5300仍然成爲一款失敗的產品。與此同時,曾被蘋果嘲笑爲“拙劣仿製品”的Windows 95上市僅四天就賣出了100萬套。

蘋果
(14)喬布斯歸來
1996 年12月20日,蘋果以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NeXT公司的產品和技術,但獲得的最有價值資產是喬布斯。表面上看來,喬布斯當時只是Mac OS的顧問,但實際上並非這麼簡單。隨後不久,蘋果當時的CEO吉爾·阿梅里奧(Gil Amelio)出局,喬布斯就任臨時CEO。喬布斯就任後第一件事就是結束了“克隆”Mac協議。

蘋果
(15)微軟入股蘋果
1997年8月6日,喬布斯宣佈微軟將買入價值1.5億美元的無表決權股票。從此以後,微軟和蘋果長期敵對的關係略有緩和。

蘋果
(16)iMac發佈
1998 年8月15日,蘋果發佈了首款iMac。Macintosh重新回到全集成設計,並開始採用不同顏色的機箱外觀。iMac在消費市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從發佈到2003年初退出市場,原始版本的iMac共售出了600多萬臺。喬布斯剛剛回歸時,蘋果的市值不足20億美元,目前已經增至520億美元。

蘋果
(17)iPod發佈
2001年11月10日,蘋果發佈了iPod數字音樂播放器。過去幾年裏,蘋果的PDA(Newton和eMate)及遊戲系統也採用了各種創新,但並未獲得成功。iPod則完全不同,它是Mac精神的延伸,其設計和發佈時機堪稱完美。

蘋果
(1Mac OS X發佈
2001年3月24日,蘋果發佈了Mac OS X操作系統。對於蘋果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舉措,因爲這意味着該公司將“拋棄”老版本的操作系統。Mac OS X主要基於喬布斯在NeXT公司期間從事的工作,紮根於Unix使它具備了強大的功能和高超的穩定性。

蘋果
(19)iTunes發佈
利用iPod在市場上的成功,蘋果於2003年4月28日發佈了iTunes音樂商店,開始銷售網絡音樂。通過iTunes,用戶只需支付99美分,就可以將音樂直接下載到自己的iPod。這是業界第一個合法的音樂下載服務,截至2006年2月,iTunes已經售出10億首歌曲。

蘋果
(20)同Intel合作
2006年1月10日,喬布斯同Intel CEO奧特里尼一起展示了第一款採用Intel處理器的Mac計算機,這令很多Mac迷難以想象。喬布斯表示,蘋果放棄PowerPC芯片主要由於該產品開發過於緩慢。
發佈了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